- 註冊時間
- 2006-3-31
- 最後登錄
- 2025-7-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7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0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煉金術真的能實現?新核融合技術概念,發電同時還能將汞變成黃金
歐洲啟蒙運動年代,一群煉金術師曾夢想將普通物質轉變為珍貴物質,雖然潮流迅速沒落,但為現代化學基礎奠定基礎。如今製金風潮再起,核融合發電新創公司 Marathon Fusion 近日聲稱發現一種方法,能在核融合技術發電過程的同時將汞轉化為黃金,雖然論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但該領域一些專家對此發現接受度相當高。
太陽、其他恆星發光發熱根本原因來自內部核融合反應,指 2 個較輕原子核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結合形成較重核,同時釋放大量能量的過程。由於核融合反應釋放的能量比核分裂反應(當前核能)更龐大,且不會產生大量放射性廢料,是解決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的關鍵推手。
然而地球環境極難控制像太陽內部的高溫高壓條件,科學家雖已投入研究數十年,核融合能源目前仍處於實驗和研發階段。
多數開發中的核融合反應爐主要使用氘(Deuterium)、氚(Tritium)這 2 種氫同位素,於融合過程釋放巨大能量,而核融合反應產生的高速中子攜帶大部分能量,需要防護牆將其動能轉化為熱能,進而驅動渦輪機發電;此外,防護牆上需覆蓋含鋰的繁殖氈(breeding blanket),當中子撞擊鋰會生成更多氚(該過程稱為核嬗變),從而維持反應進行。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核融合發電新創公司 Marathon Fusion 便將注意力放在「核嬗變(nuclear transmutation)」——化學元素轉化成另一種元素(或一種化學元素同位素轉化為另一種同位素)的過程,並提議將穩定的汞-198(Mercury-198)同位素引入繁殖氈,讓中子轟擊後轉化為汞-197。
由於汞-197 是一種不穩定同位素,約 64 小時後就會衰變成穩定的金-197 同位素,我們就能利用這組快中子反應製造大量黃金,同時又能滿足系統的燃料需求。
核融合發電同時還能生成黃金
利用這種方法,Marathon Fusion 估計一座 1 GW 核融合發電廠每年可產出高達 5,000 公斤黃金,以當今市場價格推算,相當於每年額外產生超過 5.5 億美元價值的黃金。
考量該過程也可能產生其他放射性金同位素,公司可能需要先儲存這些黃金長達 18 年(放射性半衰期),待其放射性消失才能釋出。
儘管這種新穎製金(Chrysopoeia)過程尚未得到證實,但科學角度看來並非不可能實現,最大挑戰仍在於如何建造出可行的核融合系統。除了黃金,類似過程也能用來製造鈀等其他貴金屬,以及生產核電池材料。
現代煉金術
把土練成黃金仍難以辦到
但利用核融合
可以把水銀變成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