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識分享] 知足的人生最富足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27 08:05: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持戒嚴謹,淡泊無求,一雙破布鞋,一條舊毛巾,一領衲衣,補丁二百多處,青白相間,襤褸不堪,還視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鹽不用油。信徒供養香菇、豆腐之類,皆被謝絕。
  
  這是弘一法師出家之後的生活。弘一法師名聲在外,又加上在家時家產豐厚,即使出家,他也一樣可以過著優渥的生活,至少也不應該如此清苦。但大師拒絕了一切利養,決意要做一個苦行僧。
  
  弘一法師說:「出家人的生活在人們看來是相對清苦的,但對於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們並不會認為苦,而是把苦當成樂,並且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在弘一法師看來,真正的快樂並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在世人的眼中,物質匱乏的生活就是苦的,這是因為我們把快樂建立在身體的享受之上,如果我們能夠像弘一法師一樣,那麼艱苦的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就不再是苦。
  
  世人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永不知足,永不停止。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但在這個追求的過程裡,他們要忍受著得不到和失去的痛苦,更不要說每天為了那超出人本身需要很多的物質財富所受的苦和累。我們頭上的白髮有多少是為了那不必要的東西一點點累白的呢?而那些尋求精神世界富足的人,精神上的快樂常常使他們看起來那麼自在、從容,一身的輕鬆,一臉的愜意。
  
  曾有這樣一句俗語:「知足常樂。」「布衣桑飯,可樂終生」,這是弘一法師一生的志願。弘一法師在講解《佛遺教經》的時候曾說:「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他也曾勸誡世人:「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幸福快樂由哪裡來呢?絕不是由修福而來,今天的富貴人或高官厚祿者,他們日日營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並不快樂。修福只能說財用不算匱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塵。無憂無慮,沒有牽掛,所謂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實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迷,處世待人接物恰到好處,自然快樂。」
  
  法師這段話給世人的啟示是:人要少欲。少欲,人的牽掛就沒有了,憂慮也沒有了,心就安了,人就快樂了。
  
  古人說:「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偽,利欲之心過盛則偏執。」凡事都是過猶不及,所謂欲火焚身,過於強烈的欲望會毀滅掉人的生命。即使你的欲望並不多,但如果時時處於不滿足的痛苦狀態中,對我們的身心也是有害而無利的。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知足常樂。知足,並不是要我們沒有追求、沒有想法、停滯不前,而是不要為欲望暫時的不能滿足而感到痛苦,乃至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身體。
  
  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佛陀在《因緣品》中說:「即使天上降下金銀珍寶之雨,貪婪之人也不會滿足。」不知足,正是我們感到不快樂的根源。「得失從緣,心無增減」,知足的人,因為放下執著,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標不能完全實現,他也會覺得人生是一樣的美好。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2:1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