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7-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住手!不要再這樣給咖啡加糖啦!
糖,是抑苦增甜的最佳調味料。對於大部分的朋友來說,它是降低咖啡品嚐門檻的絕佳選擇。因為糖的加入可以平衡咖啡的苦味,這讓喝不了苦的朋友也能夠輕鬆享受咖啡的美味。
除了自己手動在咖啡裡加糖以外,咖啡店也會設有一些加入糖漿的風味咖啡。由於製作十分簡單,所以很多朋友也開始自己復刻在咖啡店喝到的美味。但大家知道嗎?雖然風味咖啡只是在原有的咖啡基礎上加入了風味糖漿,可對於部分的咖啡而言,風味糖漿的加入方式是很有講究的!
由於風味糖漿屬於額外的添加物,如果想讓糖漿的風味能與咖啡的味道完美融合,那麼就需要透過攪拌,或者在製作過程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加入節點。對於大多數的咖啡而言,因為最終都需要攪拌,所以並不需要太過注重糖漿加入的時機。
而前面所提到的「部分咖啡」主要指的是熱奶!因為熱奶咖對比起其它的咖啡製作多了一個打發奶泡的步驟,所以這就導致很多朋友會誤認為,如果將糖漿加進牛奶裡一併打發,那在蒸汽漩渦的攪拌下,糖漿能與牛奶融合的更加全面,最終也就可以與咖啡融合的更加均勻。
但事實是,這樣做的結果並不能讓糖與咖啡融合的更均勻,反而促使了不均勻的融合出現!
是不是感到很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進行了相關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將糖漿加入牛奶裡打發後做出來的風味拿鐵其咖啡與糖並不能很好的融合。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咖啡油脂和牛奶之間無法很好的融合。因為表層的油脂奶泡喝起來是苦的,而處於油脂下面的牛奶咖啡則是甜的,整杯咖啡喝起來十分突兀!
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油脂的品質較輕,浮在液表的它並不會與牛奶完全融合!這就導致,沒有與牛奶融合的部分無法被“消苦”,然後就出現了一杯咖啡的上下兩層是兩種不同的味道。而這種味道間的差距會根據融合品質而改變,當融合品質越低的時候,差距越大,突兀感越強,反之亦然。
除此之外,在牛奶裡加糖漿的做法還會產生另一個缺點:增加了需要深度清潔的物件!當糖漿加入牛奶裡以後,與之接觸的拉花缸、蒸氣棒在打發過程中都會沾染上糖漿及其風味。我們無法再像平常一樣透過簡單的沖洗、噴射來進行簡單清潔,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可能會導致糖漿的味道殘留在缸中、蒸氣棒裡,對下一份出品造成影響。
而如果是深度清潔,對於出杯量較大的咖啡店來說並不是友善的選擇。所以,結合以上兩點,會更推薦另一種更省事且融合更加均勻的加糖方式–將糖直接加在咖啡杯裡。
雖然看起來有點太簡單,但正是這種簡單的方式反而會讓糖與咖啡有更高的融合度。咖啡在倒入以後就能與糖漿直接融合,即便是漂浮於咖啡液面的油脂,也會在衝擊力的帶動下與糖漿混合。
而這種加糖方式並不會太注重牛奶與咖啡融合的質量,即使你融合的不那麼好,但糖也能與整杯咖啡融合的非常均勻(當然,還是建議提升融合的質量)。然後因為糖漿是倒在咖啡杯裡的,所以這並不會增加你的清潔工作,可謂是一舉兩得~
(前街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