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4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白玉蟾祖師,謫降神仙如何修道升天!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30 01:19: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白玉蟾祖師,謫降神仙如何修道升天!

神仙信仰是道家的核心信仰,列於世俗塵囂之外的神仙是道家彼岸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謫仙”則是道家神仙中特殊的一類,他們是因過失而被謫降到人間的,具備超凡神性,同時又兼具不同程度人間化的特質,是一種具有不完美神性的人。

現以南宋著名道士、道家內丹派南宗的創始人白玉蟾真人的修道思想為例,剖析道家中的謫仙觀念。


在白玉蟾祖師的作品中,其自封的謫仙形象不止一種,在天庭被貶之前所擔任的職務也不止一種。

他在《贈陳高士琴歌》中說:“我昔神霄西台裡,雪肌玉膚冰霜齒。長歌一曲驚帝閽,解使八鸞舞神水……瓊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筆墨仙。昔為東華校籍吏,屢亦舞筆靈君前。”

這是一篇系統描寫謫仙經歷的七言詩,其中就提到了“神霄雷霆吏”、“筆墨仙”、“校籍吏”這三個主要職務。以不同的身份謫降人間,這是白玉蟾祖師謫仙觀念的特點之一,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其修道、傳道的需要。

如在行雷法過程中,需要調動雷部各將兵,“神霄雷霆吏”的身份可以使其具有絕對的指揮權;而且他封徒弟為雷將雷兵,自己掌管其升降。而“翰墨仙”與“校籍吏”都屬於文職官員,突出他具有文人才能。

謫仙是被貶謫到人間的,然而,人間也可作為修仙的洞天,只要勤苦修道,就能得道成仙,對於在世俗間修道的道徒來說,不但要接受來自外在環境的磨煉,更要接受萌發於內心深處的魔障的考驗,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則就會與道疏離,無論多麼險惡的環境和心魔,都是神仙被謫到人間必經的磨煉,也就是對救贖之路的尋求與實踐。


在白玉蟾祖師的謫仙觀念中,救贖之路可以分為兩部分,即修道之法與濟世度人之路。

白玉蟾祖師要求修道之人一定要堅信自己可以成仙。

所謂“學道學仙須篤志,堅然一念無疑意”,既然因錯被謫,想要成仙就要加倍努力。“我輩何人,生於中華,誕于良家,六根既圓,性識聰慧,宜生勤苦之念,早臻太上之階。”

神仙本是圓滿之體,即使謫降到人間,仍然具有“六根既圓,性識聰慧”的仙質,所以只要勤修苦煉,便可早日回歸仙界,這也體現了白玉蟾祖師心性理論的特點。
所以他說:修真之士,誠心以立其志,苦節以行其事,精思以徹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白玉蟾祖師認為,早期謫仙事例中的自我修煉之法,無論是通過“夢”的方式,還是通過“步虛”,都只能得到短暫的回歸,要實現永恆的回歸,就要修煉金丹。

白玉蟾祖師在《金液大還丹》中明言“願飛升于玉闕,必須修煉于金丹”,在《水調歌頭》中也說:“昔在虛皇府,被謫下人間。笑騎白鶴,醉吹鐵笛落星灣。十二玉樓無夢,三十六天夜靜,花雨灑琅玕。瑤台歸未得,忍聽洞中猿。也休休,無情緒,煉金丹。”

從虛皇府被謫到人間,心中懷想著天上的種種情狀,若要歸還,唯有煉金丹,明確表達了煉金丹對於謫仙由人間重返天庭的重要性。

而“煉金丹”主要是修煉內丹,所謂“自家屋裡,黃金滿地有誰知”,在《沁園春》中,他還指出煉丹的最好時間是冬至,這時一陽複來,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所謂“既這回冬至,一陽來複,便須修煉,更莫疑猜”。

此外,傳道濟世也可以得道升遷,他在《木郎祈雨睨並注》中說:“輔我救旱助勳隆,雷神、風神、雨神、電神,助吾救旱。按《法書》雲:救旱一次,以其陰功升轉一階,准活一百二十人。大旱過兩旬者,遷三階。”

救民間旱災一次,其陰功可轉一階,如果救持續兩旬的大旱,功勞更大,可以升遷三階。


白玉蟾祖師還有很多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這也是謫仙觀念的一個重要體現。

他在《神霄吟三絕》之二中說:“紫瓊飛清都,翠雲護絳闕,不見有星辰,俯視但日月。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說,吾已成金丹,留下飛仙訣。”

指明自己在凡間兩千年卻不敢向別人說起,金丹已經煉成,於是留下飛仙口訣成仙,白玉蟾祖師一直在尋覓故里,尋覓託付,尋覓自然人格與社會人格的雙重安頓,自然人格的安頓之處是故鄉,而他少時因罪離鄉,現實的家鄉帶給白玉蟾真人的只有痛苦,所以社會人格的安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傳統文人的社會人格的安頓在仕宦,白玉蟾祖師已無緣此道,他十二歲舉童子科,然而因乘興作詩,得罪主考官,前途盡失,所以感慨“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

白玉蟾祖師是一個生命漂泊感非常強的人,懷有對“道”執著的追求,漂泊成為他的心中之憂,謫人的身份可令其漂泊的精神有所寄託,為其漂泊感找到一個可以言說的安頓之處,彰顯其內心近乎仙人的高貴精神。

天庭是他心靈的家園,他一生漂泊、歷經磨難,只為能回到久違的故鄉。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19: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