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我們認同自己是瑪爾大還是瑪利亞呢?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31 00:40: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我們認同自己是瑪爾大還是瑪利亞呢?


在《路加福音》, 瑪爾大和瑪利亞的故事是緊接着《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 (參 路 10:30-37)。撒瑪黎雅人服從愛的誡命,積極幫助一位遭遇強盜的受害人,雖然受害人是猶太人, 是撒瑪黎雅人的敵人。但路加從瑪利亞身上刻劃出另一種仁愛的表現 — 她坐在耶穌的腳前,聽他講話。耶穌固然對瑪爾大的殷勤待候感到欣慰,就像讀經一裏面,那「三人」對亞巴郎的接待和慷慨大方感到欣慰一樣 (參 創 18:2)。耶穌輕責瑪爾大的「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 不是因為她的服侍,而是提醒她,不要因為忙碌的事奉,而不能專心與主相伴 (路 10:41)。

如果耶穌今天來探訪我們,我們認同自己是瑪爾大還是瑪利亞呢?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是完全像瑪爾大或完全像瑪利亞。在我們內,可能都有他們兩人的存在,在行為上,我們可能有時會交替地肖似瑪爾大或瑪利亞。有些人直接事奉窮困和患病的人,但有些人沒有機會直接服務。例如隱修者,他們一生在修道院裏工作、祈禱或默想天主聖言。但他們被視為珍貴,是為教會和世界祈禱的「能量所」。

聖女小德蘭有一個惴惴不安的渴望,她嚮往成為傳敎士。 但作為一位在法國里修修院的隱修女,她的願望沒有什麼可能實現。然而在 1927 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册封了聖女小德蘭和在世界各地致力傳教並使亞洲很多人皈依基督的聖方濟沙勿略,同為傳教主保。在閱讀《聖保祿致格林多人前書》,當聖保祿說,大的恩賜(如成為殉道者或宗徒),若沒有愛,是什麼也不算的(參 格前 12, 13)。聖女小德蘭終於找到她的聖召和在教會的位置 — 在教會的中心,以仁愛, 藉着祈禱和犧牲來救靈的傳道者(參 聖女小德蘭 《一個靈魂的故事》 第九章)。所以,隱修生活不僅是為自己的成聖,而是為教會和全人類的成聖。在福音?,瑪利亞同樣地找到了她的位置 — 就是坐在主人的腳前,聽祂講話。

明顯地,做耶穌的門徒不單包括認識祂,例如知道祂的過去、學習祂的行實和話語,最重要的,是認識祂本人,意思是跟祂建立關係。耶穌是天主子,當祂在世的時候,在忙於教導、傳敎和治病時,祂也經常找時間與祂的天父靜靜地單獨相處 ( 參考 瑪 14:23, 谷 6:46, 路 6:12 若 6:15)。所以作為真正的門徒,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跟隨耶穌的表樣,也要有時間在靜默、祈禱和朝拜中與祂在愛內相伴。

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第一步是聆聽,但若四週都充斥着令人分心的事物,又如何聆聽呢?同樣,事奉是好的,但有時過度熱衷使我們陷入危機,忽略了與主相伴的時間。毫無疑問,修道院是一個成就豐盛的隱修生活的理想環境,但這並不是帶領我們與天主親近的唯一生活方式。基督徒的靈修,包括每天的靜默靈修練習,可達致默觀的境界,有同樣的機會與天主發展良好的關係 。善功會從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自然流露出來,沒有基督臨在的善功,不會成就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人生。當我們留下空間,讓天主臨在,祂一定會指引我們,使我們更有力量去服務他人。

(恩泉啓迪)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19: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