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研究曝「塑膠微粒」可侵入大腦,醫:嚼口香糖也恐中招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2 09:23: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研究曝「塑膠微粒」可侵入大腦,醫:嚼口香糖也恐中招

塑膠不只污染海洋,也遺害人類大腦。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分享一項研究,指過世者遺體的大腦組織竟可發現塑膠微粒(MNPs)堆積,且失智症患者體內的塑膠濃度明顯偏高,引發全球醫界高度關注。

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寫道,這項美國研究今年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內容聚焦「微塑膠」的風險,指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塑膠微粒,在環境中無所不在,食物、水、空氣,或每天使用的牙膏、化妝品等,都可能含有。

此外,這些微粒可透過飲食、呼吸與皮膚進入體內,並隨著時間逐漸累積於重要器官中,例如大腦中最常見的塑膠類型為聚乙烯(polyethylene),即為塑膠袋、食品包裝的主要材料。

蔡明劼寫道,目前雖無證據證明塑膠微粒會直接引發疾病,但專家認為,能穿越血腦障壁的塑膠絕對不容小覷,這不再只是環保議題,對於神經退化、免疫功能都可能造成威脅。

針對生活中的暴露來源,蔡明劼指出,包括用塑膠杯裝熱飲,或食用以塑膠袋包裝的外帶便當,或飲用瓶裝水,以及洗衣時衣物釋出塑膠纖維、空氣中的塑膠粉塵,與含有「塑膠膠基」的口香糖等,其每日暴露雖有限,但長期累積下來的風險難輕忽。

蔡明劼建議,民眾應盡量使用玻璃、不鏽鋼容器,少用塑膠袋和保鮮膜,衣物則宜選擇天然纖維如棉、麻等,並改喝濾水器處理過的自來水,同時避免高度加工食品,不嚼含有「polyvinyl acetate」或「synthetic rubber」 的口香糖,盡量保持室內清潔以減少灰塵中的塑膠污染,落實這些小事,大腦健康會更有保障。

生活中有很多塑膠用品,應該盡量避免使用 用其他材質的替代品,才不會被汙染所害!
已有 2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1
驛動的心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5:1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