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強敵當前 為何漢朝敢打、明朝築長城自守 3關鍵揭密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6 20:55: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漢朝與明朝同為歷史上實力雄厚的中原王朝,但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兩者的應對策略卻截然不同。漢朝選擇主動出擊,多次北伐匈奴;明朝則轉為防守為主,築起萬里長城以禦敵。這種差異,並非單純的膽識問題,而是受到生產力發展、政治體制與歷史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根據《搜狐網》報導,漢明兩朝面對強敵,採取的戰略之所以南轅北轍,背後有三大關鍵原因。
  一、軍事技術與生產力差距
  
  漢朝時期正值冶鐵技術迅速發展,鋼鐵武器的大量應用大幅提升了軍事實力。裝備鐵甲與鋼製兵器的漢軍,對上仍使用青銅、骨器的匈奴部隊,無疑占據壓倒性優勢。漢廷更限制鹽、鐵等戰略物資的對外流通,以削弱敵方實力,同時培養出如衛青、霍去病等戰功卓著的名將,對匈奴展開主動出擊。
  
  而明朝面對的則是蒙古餘部,早已擁有成熟的鐵器與戰術體系,甚至承襲了元朝時期的軍事資源。儘管明軍已開始使用火器,但當時火藥技術尚不完善,製造與運用難度高,難以全面壓制草原騎兵,因此在軍備上無法複製漢朝的絕對優勢。
  二、政治制度影響戰略選擇
  
  漢朝政局雖多有外戚與宦官爭權,但也因此激發將領立功心態,促成了積極進攻的氛圍。而到了明朝中期,政治重心轉向文官集團,武將受到壓制。朝廷普遍忌憚軍權過大,導致北伐難以推動,反而更加倚重築城與守勢,避免引發政局不穩。
  三、土木堡事變造成重創
  
  明英宗親征蒙古,卻在土木堡慘敗被俘,明軍損失大量精銳,堪稱近代軍事史上的慘痛一役。這場災難讓明廷深感用兵風險極高,從此更趨保守,轉以長城為主體防線,徹底放棄主動進攻的可能性。雖然後期仍有戚繼光等名將出現,但明朝已無力重拾早期的戰略主動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4 04: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