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8 01:18: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有一段“小贊”韻,其韻詞寫道:“誦經功德,不可思議,諸天諸地轉靈機。”意思是說,通過恭誦祖師經典,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奇妙功效。如果誦經之人願力虔誠,就可以得到天地神明的護持,從此消災解厄、保命延年。


道教中諸多具有祈福禳災的科儀法事,皆是以誦經作為行法的客觀載體。因此,不論是以齋醮禮誦為事,還是以符咒丹鼎為功,凡是修道之人都應該把誦經禮懺作為自我修行的入門之舉。秉持丹誠一念,以清靜心而持誦經典、演教法壇,這是一名道人的基本修持,也是其宗教生活的日常。

其實,不只是道教,世上的其他宗教也都有各自尊奉的典籍,也都會把誦讀經典作為信仰儀式和宗教修持的必要手段。然而,尚有一些不明內理的人仍會去追問,通過念經,真的可以起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神奇功效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則先要明白誦經的實際含義是什麼。

顧名思義,誦經,就是誦念經文,這是道人及信士們表達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種基本形式。《道門通教必用集》中稱:“童子長成,教習音韻。單聲誦念,贊助行持。”意思是說,待到入門道童真正成為一名道人後,就要學習道教音韻,通過誦念祖師經典來學習道學,並增進自身的修行。那麼,這就推衍出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即誦經與修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在道教義理中,修行之事必然涉及到自修與度人兩個方面。通過誦經來增進道教修行,自然也體現於這兩個層面:


其一,誦經之功用,並非只是簡單地把經文讀出來,而是通過“誦持萬遍”,而達到“妙理自明”的意義。

《玄門早晚功課經》序言中曰:“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而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道教經文與我們日常所誦讀的書籍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經文在具備了基本的文字傳承意義的同時,更凝結了前代聖人畢生修煉的心血和上古仙真修行的妙法。因此,所要強調“誦持萬遍”的意義,即是通過誦讀而參悟文字背後的道學真意,並把其運用到平時的生活中進行核驗與行持,從而才可以真正收穫屬於自己的道教修持。

此外,誦持“前聖心宗”與“古仙妙法”,之所以可以達到經明法驗的作用,最需要的一點便是誦讀者的精誠信仰和如一行持。若是能夠以“信”為前提,以“行”為實踐,此時便會發現,祖師留下的字字珠璣,乃是在為我們每一位虔心誦讀者的生活和修行指引方向。


其二,道人讀經,還兼具有為世間眾生祈福禳災的意義。當為琅琅誦讀聲附加了音韻和儀軌後,便構成了道教獨有的密法傳承。高功法師行法時,便是用此等密法在為眾生進行宗教性的加持。

道教誦經,在形式上和平時所見的搖頭朗誦或默默心誦多有不同,乃是在節奏和韻腔的輔助下,呈現出了道教獨有的音樂性和形式美。經韻“三寶詞”中有句話曰“演法度人,普度人無量”,道長們在壇場上的誦經儀軌首先在於“演法”,把祖師傳承的密法用道教獨有的方式展現給眾生,而目的則在於“度人”二字。所謂“度”,一則使人在聞經聽法之後,可以達到心性上的開悟,從而自出迷途、永脫苦海;二則是通過對密法的演煉,達到為信眾驅邪縛魅、保命延生的宗教功效。

道教典籍眾多,乃以三洞四輔為分類方法。《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中寫道,凡是誦念“三洞寶經”者,皆可以“形陟絳霄”;而諸多聞經聽法者,則可以“神生碧落”。因此,道教經文實則是為“人天仰賴,生死依憑,為群品之津梁,實眾真之戶牖”。正是因為誦經修持具有如此玄妙的功效,所以才會成為道人們悟道修行的第一法門。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15: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