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31
- 最後登錄
- 2025-8-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8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11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俄羅斯無人機創新可能在烏克蘭實現戰場空中攔截效果 2025年8月7日 - ISW出版社
作者:Kateryna Stepanenko
2025年8月7日
執行摘要
俄羅斯對多無人機 (UAV) 攻擊戰術和改進技術的整合,使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佔據重要優勢,並有助於俄軍向烏克蘭主要城鎮推進。俄羅斯無人機改進技術很可能實現部分戰場空中攔截 (BAI) 效果:利用空中力量打擊前線近後方的目標,從而在短期內影響戰場行動。 [1] 過去三年來,由於敵方防空和電子戰 (EW) 密度高、技術先進,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未能使用有人駕駛飛機或無人機進行 BAI,但俄軍目前已實現部分 BAI 效果,以支援其進攻。 [2] 俄羅斯的盟友,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PRC),為俄羅斯研發和擴大生產更能抵抗電子戰幹擾、能夠在更遠距離、更高速度和在嚴苛環境下作戰的無人機提供了幫助。烏克蘭及其合作夥伴必須緊急投資不依賴電子戰的動能反無人機系統來確保近後方地區以及最終前線陣地的安全。
俄羅斯軍隊正積極利用戰術無人機(UAV)對烏克蘭地面交通線(GLOC)實施戰場空中攔截(BAI),以取得一定成效,以推進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的推進。 BAI是指利用空中力量打擊前線近後方的目標,以在短期內影響戰場行動。 [3]這些具有作戰意義的目標包括公路、鐵路和橋樑(支撐GLOC的基礎設施);指揮所;彈藥庫;集結地;以及訓練場。簡而言之,BAI旨在阻止對手使用維持戰場行動所需的關鍵後勤線路和設施。烏克蘭軍人和分析人士報告稱,早在 2025 年冬春兩季,俄軍就開始在整個前線系統性地使用戰術第一人稱視角 (FPV) 無人機和巡飛彈瞄準烏克蘭地面控制中心和其他具有重要作戰意義的目標,並在俄羅斯 2025 年夏季攻勢之前有效地利用這些無人機攔截的烏克蘭後勤支援。 [4] 烏克蘭消息人士指出,俄軍先前只在戰場上使用戰術無人機,但他們已將這些無人機用於攻擊烏克蘭近後地區。 [5] 俄軍最近在萊曼、西維爾斯克、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波克羅夫斯克和新帕夫利夫卡方向取得了顯著進展,這可能是在通過新型 FPV 無人機和巡飛彈改裝取得有限的 BAI 效果之後。
過去三年來,由於敵方防空和電子戰 (EW) 的密度和複雜程度,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未能使用有人駕駛飛機或無人機實施 BAI。 [6]俄羅斯主要使用其飛機向烏克蘭後方的基礎設施發射遠程飛彈,並沿前線發射滑翔炸彈,但尚未使用飛機直接飛越戰場。烏克蘭已證明,在 2022 年赫爾松反攻期間,可以使用陸基系統實施至少部分的 BAI,當時烏克蘭軍隊使用美國提供的 HIMARS 系統剝奪了俄羅斯軍隊使用安東尼夫斯基大橋和卡霍夫卡大壩上道路的權利。 [7] 由於有效載荷限制,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無人機都無法完全實現 BAI 效果,例如摧毀橋樑或高速公路。然而,無人機越來越多地瞄準地面交通線(GLOC)上的單輛車輛、戰壕等防禦陣地以及基礎設施目標,這些目標正在實現與BAI目標類似的攔截效果。這些攔截效果包括阻止敵方增援部隊和補給及時抵達前線。
俄羅斯部分BAI效應
據報道,俄羅斯軍隊使用戰術無人機阻止烏克蘭軍隊使用位於近後方深處的關鍵公路和地面交通幹線(GLOC),這加劇了烏克蘭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和東部要塞帶的防禦行動。由於俄羅斯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FPV)帶來的威脅加劇,烏克蘭政府自7月16日起暫時禁止平民使用克拉馬托爾斯克、謝爾希夫卡、安德烈夫卡和多布羅皮利亞之間的T0514多布羅皮利亞-萊曼公路路段。 [8] T0514公路是一條重要的地面交通幹線,與現有前線平行,延伸至頓內茨克州的烏克蘭要塞帶,連接烏克蘭在克拉馬托爾斯克的主要後勤樞紐,並與多布羅皮利亞附近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剩餘的烏克蘭地面交通幹線相連。 T01514公路距離現役前線25至54公里,顯示俄軍戰術無人機能力顯著提升,能夠比以往更深入地威脅烏克蘭地面控制中心(GLOC)的後方。烏克蘭頓內茨克州行政長官瓦迪姆·菲拉甚金報告稱,俄羅斯無人機「完全控制」了T0514及其他未指明的公路,這可能意味著俄軍已在公路上建立了火力控制(即在不實際佔領公路的情況下阻止烏克蘭軍隊使用該公路的能力)。 [9] 菲拉甚金表示,烏克蘭軍隊正在T0514及其他公路沿線安裝反無人機網,以防禦現代化的俄羅斯FPV無人機、「柳葉刀」巡航彈和其他未指明型號的無人機。 [10]菲拉甚金特別指出,烏克蘭當局在向科斯特揚季尼夫卡、波克羅夫斯克和米爾諾格勒運送人道主義和醫療援助物資時遇到了困難,因為俄羅斯軍隊正在使用 FPV 無人機(尤其是光纖無人機)來控制通往這些城市的所有道路的火力。 [11] 俄羅斯消息人士還放大了 2025 年 7 月中旬的一段視頻,視頻顯示高速公路沿線的卡車被毀壞,並聲稱該視頻顯示俄羅斯軍隊正在使用戰術無人機攔截 T0514 高速公路。 [12]
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地面交通幹線(GLOC)沿線的軍事裝備,使俄軍在數月的持續攻擊後,得以向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快速推進。俄羅斯無人機尤其針對位於羅登斯克(波克羅夫斯克東北3公里)關鍵的T0515公路沿線的烏克蘭車輛。羅登斯克是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僅存的兩條烏克蘭地面交通幹線之一。烏克蘭軍人在2025年7月下旬表示,由於俄羅斯無人機襲擊T0515公路上的烏克蘭車輛,波克羅夫斯克北翼的烏克蘭後勤問題「危急」。 [13]一名烏克蘭軍人表示,俄羅斯軍隊每天在T0515公路上襲擊兩三輛烏克蘭車輛,迫使烏克蘭軍人徒步運送補給,並使烏克蘭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防禦行動更加複雜。 [14]烏克蘭電子與無線電戰專家謝爾蓋·「閃電」·貝斯克雷斯特諾夫援引波克羅夫斯克方向一家未指明醫療機構的數據稱,烏克蘭軍隊和平民受傷人數的70%是由烏克蘭高速公路沿線的第一視角無人機(FPV)襲擊造成的。 [15] 俄羅斯持續的遠程無人機襲擊可能迫使烏克蘭軍隊選擇替代路線,並進一步拉長地面控制線(GLOC),這可能會影響烏克蘭依賴持續裝備、物資和人力流動的防禦行動。 俄羅斯無人機正在產生效果,阻止烏克蘭軍隊使用GLOC,而無需像傳統的BAI那樣物理摧毀GLOC基礎設施。
俄羅斯軍隊正在使用戰術無人機限制烏克蘭軍隊在緊鄰後方的行動,阻礙其部隊輪調和撤離。烏克蘭消息人士指出,戰場「殺傷區」*或爭議「灰色地帶」——緊鄰前線的區域,大量戰術打擊和偵察無人機對進入該區域的任何裝備或人員構成高度風險——延伸至距離前線至少10公里。 [16] 一些烏克蘭消息人士指出,2024年的「殺傷區」僅為500公尺至2公里,但由於無人機的創新,2025年這一範圍急劇擴大。 [17] 一名在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方向作戰的烏克蘭軍人表示,任何試圖在前線5公里範圍內行動的車輛都“完蛋了”,而試圖在10公里範圍內機動的車輛則面臨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的危險。 [18]一名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多布羅皮利亞附近作戰的烏克蘭士兵也表示,使用汽車運送後勤“無異於自殺”,烏克蘭軍隊需要步行 14 公里才能將物資運送到前線。 [19] 烏克蘭消息人士指出,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 (FPV) 的使用增多使烏克蘭軍隊在後方的調動變得複雜,導致烏克蘭軍隊不得不在沒有輪調的情況下長時間留在前線。 [20] 烏克蘭士兵也指出,他們進出前線和維持戰場後勤都變得更加困難。 [21] 如果沒有適當的反無人機措施,這些情況可能會使烏克蘭軍隊恢復機動,甚至守住現有陣地變得越來越困難。

俄羅斯無人機也使俄羅斯軍隊能夠在萊曼和西韋爾斯克方向的森林環境中推進,而俄羅斯軍隊歷來難以在這些地方作戰。別斯克雷斯特諾夫在 2025 年 3 月警告說,俄羅斯軍隊使用光纖 FPV 無人機提高了在謝列布良斯克森林(萊曼和西韋爾斯克方向)等森林地區攔截烏克蘭地面交通線(GLOC)的能力。 [22] 別斯克雷斯特諾夫指出,俄羅斯光纖無人機日益使烏克蘭軍隊無法安全沿林區道路通行,此前由於樹木覆蓋,林區道路可以免受俄羅斯 FPV 無人機的攻擊。別斯克雷斯特諾夫解釋說,過去樹木覆蓋使俄羅斯軍隊很難操作 FPV 無人機並打擊森林深處的目標,因為樹木會幹擾無線電訊號。別斯克雷斯特諾夫表示,俄羅斯軍隊目前正在透過襲擊沿著林區道路行駛的烏克蘭卡車來擾亂烏克蘭在謝列布良斯克森林的後勤、補給和輪調。別斯克雷斯特諾夫觀察到,烏克蘭軍隊對俄羅斯光纖無人機的襲擊感到意外,因為他們不習慣看到無人機在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地形上行動。一名烏克蘭軍人在2025年7月中旬指出,謝列布良斯克森林存在一大片爭議“灰色地帶”,這可能是由於該地區無人機的使用日益增多造成的。 [23] 森林和茂密植被等地形有時會阻礙光纖電纜,導致無人機與無人機操作員斷開連接,但成功率顯然足以影響烏克蘭的行動。 [24]
俄軍正利用改良的無人偵察機實施精確飛彈攻擊,積極瞄準近後方的烏克蘭訓練場。自 2024 年底以來,在俄羅斯無人偵察機的支援下,俄軍已對烏克蘭訓練場、軍事基礎設施和兵力集中點進行了至少七次精確飛彈襲擊。 [25]烏克蘭地面部隊最近報告稱,俄軍於 7 月 29 日襲擊了烏克蘭一個訓練場,造成 3 名烏克蘭軍人死亡,18 名烏克蘭軍人受傷,俄羅斯消息人士稱,俄軍使用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襲擊了切爾尼戈夫州的一個烏克蘭訓練場。 [26]俄軍還於 6 月 22 日向赫爾松州的一個烏克蘭訓練場發射了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6 月 1 日向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一個訓練部隊發射了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5 月 20 日向蘇梅州距離國際訓練 50 公里處的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5 月 20 日向蘇梅州距離國際訓練 50 公里處的一次坎德爾彈道飛彈;日,位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切爾卡斯克的一個訓練場遭到襲擊;2024 年 11 月 3 日,位於扎波羅熱州扎里奇內(前線以北 15 公里)的一個旅集結遭到襲擊;2024 年 9 月 4 日,位於德雷克蘇梅州別茲(蘇梅市以西 3 公里附近的部隊)。 [27] 受影響的烏克蘭訓練場和部隊集中地點位於前線或前線附近,這表明俄羅斯軍隊使用無人偵察機和伊斯坎德爾飛彈相結合的方式,取得了有限的 BAI 效果。
俄軍正利用改良型戰術無人機打擊烏克蘭近後方的軍工和民用基礎設施。俄軍開始利用射程增加或經過其他改進的戰術無人機,瞄準烏克蘭主要前線城市的軍工和民用基礎設施——這既是俄羅斯遠程無人機和飛彈打擊計畫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為了在25公里火砲正常射程之外建立持續火力控制。烏克蘭地區官員報告稱,自2025年初以來,俄軍一直在積極使用「閃電」、切爾尼卡和「柳葉刀」無人機打擊哈爾科夫、蘇梅、克拉馬托爾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等城市的工業基礎設施、醫院和軍事徵兵辦公室。 [28]俄軍也使用戰術無人機對近後方的定居點建立持續火力控制。俄羅斯軍隊一直在襲擊多布羅皮利亞,一些俄羅斯消息人士稱,那裡是烏克蘭通往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重要後勤樞紐,俄羅斯軍隊每天出動超過 70 架 FPV 無人機。 [29]
無人機創新與新戰術
俄軍正利用改良的技術和新的多聯無人機戰術,實現部分BAI效果並在戰場上持續推進。俄羅斯近期的無人機創新,例如增加第一視角(FPV)飛行距離、加入有限的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能力、普及光纖無人機、整合溫壓彈頭、部署潛伏無人機以及其他技術改進,正使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佔據重要優勢。俄軍也一直在結合使用這些技術改進,以推進其對烏克蘭主要城鎮的推進。不斷變化的無人機戰術使俄軍能夠對烏克蘭的後勤、防禦陣地和軍事基礎設施發動更複雜的打擊。
憑藉著擴大戰術無人機的飛行距離,俄軍如今能夠打擊後方更深處的地面控制線(GLOC)和軍事基礎設施。俄軍透過使用中繼無人機擴大了戰術無人機的飛行距離。中繼無人機配備無線電中繼器,可充當中繼站,從而延長通訊訊號。 [30] 俄羅斯「閃電」固定翼FPV無人機現在的平均飛行距離可達50公里,較戰術FPV的平均5至15公里飛行距離顯著提升。 [31] 一些俄羅斯巡彈,例如「柳葉刀」巡航飛彈,甚至可以打擊70至11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 [32] 烏克蘭消息人士報道稱,俄軍在戰鬥中使用「柳葉刀」巡航飛彈的頻率低於「閃電」FPV無人機,這可能是因為「柳葉刀」巡航飛彈的單位成本相對較高(3.5萬美元),而且專業無人機操作員稀缺。 [33]烏克蘭控制的頓內茨克州和赫爾松州部分地區位於新的 70 公里戰術無人機打擊區內,這意味著俄羅斯改進的中程攻擊無人機可以日益阻止烏克蘭軍隊使用其近後方的關鍵地面交通線(GLOC)和後勤樞紐。 [34] 俄羅斯軍隊也試圖使用中程「柳葉刀」系統在黑海 50 公里以上的距離對抗烏克蘭無人水面艦艇。 [35]
俄羅斯軍隊透過為中程偵察和攻擊無人機配備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能力、延長續航時間並增強抗電子戰幹擾能力,提高了其精確打擊能力。俄羅斯軍隊一直在使用「海鷹」等偵察無人機來識別後方具有作戰意義的目標,例如防空系統,並使用技術水平較低的「ZALA」和「超級凸輪」來偵察無人機探測烏克蘭軍隊後方人員和裝備的動向。 [36] 俄羅斯的「海鷹-10」和「海鷹-30」偵察無人機配備內燃機,可使無人機飛行高度達到 6 公里,深入後方 120 公里,飛行時間約 10 小時。 [37] “ZALA”和“超級凸輪”無人機配備電動機,可使它們在較短距離和高度飛行而不被熱像儀探測到。 [38]俄羅斯改良的偵察無人機可能使俄羅斯軍隊能夠對近後方的烏克蘭軍事基礎設施發動更精確、更協調的無人機、飛彈或砲火攻擊,並更準確地打擊烏克蘭的軍事集中地。
據報道,俄羅斯開發人員對「切爾尼卡-2」輕型「飛翼」無人機進行了改裝,使其能夠攜帶3.5公斤的更大彈頭,射程達到100公里,並配備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驅動的光學導航系統,從而使「切爾尼卡-2」無人機能夠在更遠的距離摧毀掩體和重型軍事裝備,並突破烏克蘭的電子戰幹擾。 [39]據報道,「切爾尼卡-2」無人機利用機器視覺技術,透過上傳到無人機的地形影像自動到達預定目標或位置-即使在烏克蘭軍隊幹擾其通訊訊號的環境下也能正常運作。據報道,俄羅斯軍隊部署了改裝後的ZALA Z-16偵察無人機,配備了新的通訊頻道和自主導航能力,並在切爾尼戈夫州博爾茲納附近距離前線100多公里的範圍內操控這些無人機。 [40]
俄軍日益依賴改良型光纖無人機來攔截烏克蘭陣地和後勤保障,並對烏克蘭近後方的軍事裝備發動精確打擊。光纖無人機並非一項特別複雜的技術改進(線製飛彈藥已有數十年歷史),但由於這些無人機能夠抵抗電子戰幹擾,能夠對裝甲裝備進行精確打擊,並且由於其簡單易用,易於擴展,俄軍得以從2024年中期開始給烏克蘭軍隊帶來新的戰場困境。 [41] 根據烏克蘭消息人士報道,俄羅斯光纖無人機在2025年春季破壞烏克蘭在庫爾斯克州的地面交通線(GLOC)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俄軍一直在使用這些無人機擾亂烏克蘭在蘇梅、庫皮揚斯克、萊曼、科斯佳季尼夫卡、波克羅夫斯克和諾沃帕夫利夫卡等重點前線方向的地面交通線及其調動和輪換。 [42] 2025 年初春,俄軍曾能夠利用光纖無人機打擊約 7 公里的戰術縱深,但到 2025 年夏季,這項戰術縱深已增加到 20 公里左右。 [43] 別斯克雷斯特諾夫指出,雖然能夠飛行更遠距離的光纖無人機配備的彈頭較小,約為 1.5 公斤至 3 公斤,但這種彈頭足以使汽車無法移動並傷及車內人員。 [44]
俄羅斯軍隊正在使用光纖控制的休眠無人機(經過改裝可在地面以低功耗待機模式長時間運行的無人機)伏擊烏克蘭地面控制中心、人員和軍事裝備。 [45]俄羅斯軍隊將休眠無人機部署到屋頂、山頂和道路等地點,之後無人機降落、關閉電源,保持電子靜默和物理靜止狀態。俄羅斯開發人員將 Gibernator(休眠器)模組整合到俄羅斯 FPV 無人機中,使俄羅斯軍隊能夠使無人機休眠數週,然後遠端啟動,對烏克蘭目標發動突然的精確打擊。 [46] 俄羅斯休眠無人機依靠光纖繫繩保持控制,這使得這些無人機無法被大多數電子戰系統偵測到,因為它們不會發射任何射頻。換句話說,俄羅斯軍隊正在利用低成本、高殺傷力的潛伏無人機實現額外的部分 BAI 效果,這些無人機可以從隱蔽位置執行精確打擊。 [47]
俄羅斯軍隊正試圖利用配備溫壓彈頭的新型FPV無人機摧毀烏克蘭縱深防禦陣地。溫壓彈頭,也稱為真空炸彈或氣溶膠炸彈,是一種爆炸性彈藥,透過分散和點燃爆炸物氣溶膠雲並吸出周圍的氧氣來產生高溫爆炸。 [48] 俄羅斯軍隊已開始將溫壓彈頭(例如「什梅爾」溫壓武器)整合到「閃電-2」和「柳葉刀」無人機上,以摧毀烏克蘭的戰壕和防禦工事。 [49] 俄羅斯軍事部落客聲稱,在俄羅斯2025年夏季攻勢期間,俄羅斯軍隊一直使用這些配備溫壓彈頭的無人機摧毀烏克蘭在蘇梅州的防禦陣地。 [50]
俄羅斯軍隊正越來越多地採用無人機聯合戰術,以優化提升後的無人機能力並進行複雜的作戰行動。俄羅斯軍隊越來越多地使用無人機為地面突擊行動創造條件。一名烏克蘭軍人觀察到,兩三人一組的俄軍經常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FPV和光纖無人機的直接支援下發動攻擊。 [51] 另一名烏克蘭軍人補充說,俄軍一次使用三到五架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地面控制線(GLOC),同時使用部署的電子戰系統幹擾烏克蘭無人機。據報道,俄軍使用光纖無人機對付烏克蘭裝甲車,同時主動幹擾烏克蘭無人機,有效利用了俄軍無人機對電子戰的抵抗力,阻止烏克蘭軍隊使用無人機對抗俄軍無人機和地面攻擊。 [52] 俄軍還在發動其他FPV無人機攻擊之前使用光纖無人機來破壞電子戰系統。 [53]據報道,俄羅斯軍隊正在使用 Mavic 四軸無人機瞄準烏克蘭步兵,並利用 Molniya 無人機等 FPV 無人機攻擊科斯特揚季尼夫卡方向的烏克蘭軍事裝備。 [54]
俄羅斯軍隊研發了新的無人機伏擊戰術,使其能夠阻止烏克蘭軍隊使用地面控制線(GLOC),並實現突襲。庫皮揚斯克地區軍事管理局局長安德烈·卡納舍維奇於2025年7月中旬表示,俄羅斯無人機操作員正在追蹤任何沿著通往庫皮揚斯克的道路行駛的車輛,並在適當時機對其進行伏擊,使城內城外的任何活動都變得危險。 [55] 烏克蘭軍人指出,俄羅斯軍隊正在利用光纖無人機對科斯蒂安季尼夫卡和諾沃帕夫利夫卡方向的烏克蘭車輛實施上述伏擊戰術。 [56]
俄羅斯軍隊正積極協調各種類型的無人機,以便在近後方取得作戰效果。據報道,俄羅斯軍隊修改了其戰術無人機組合,透過無人機之間的協調,將第一視角無人機(FPV)的打擊範圍擴大至300公里。據報道,俄羅斯軍隊發射了由兩架偵察無人機和一架攻擊無人機組成的打擊組合,其中中間的偵察無人機(如「海鷹」無人機)承擔中繼無人機的功能。 [57]例如,據報道,俄羅斯軍隊曾使用這種戰術偵察了波爾塔瓦州米爾戈羅德附近的一個烏克蘭機場(距離國際邊界140公里),據推測是在7月9日米爾戈羅德機場遭受導彈襲擊之前,使用一架距離前線70至80公里的“海鷹”中繼無人機為正在偵察機場的另一架“海鷹”提供無人機支援。 [58]俄羅斯軍隊借助遠程戰術偵察無人機,及時對烏克蘭訓練場實施精確飛彈攻擊,使烏克蘭近後方變得更加透明。
俄羅斯正在利用其魯比孔先進無人機技術中心部隊提升其全戰區無人機作戰能力,並整合新的無人機戰術,包括在頓內茨克州的重點前線地區。在科斯佳坦尼夫卡方向作戰的烏克蘭軍人報告稱,魯比孔中心(俄羅斯新成立的無人機訓練和創新中心)的無人機操作員近期的到來,代表著俄羅斯戰術無人機能力的「轉折點」。 [59] 據報道,俄羅斯於2025年初向庫爾斯克州部署了魯比孔無人機部隊,配備光纖無人機的魯比孔無人機操作員在消滅剩餘的烏克蘭突出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俄羅斯已於2025年春夏將部分魯比孔部隊從庫爾斯克州重新部署到烏克蘭東部,主要部署在頓內茨克州。 [60] 據報道,魯比孔部隊也部署了俄羅斯FPV攔截無人機。 [61]
中華人民共和國正積極透過提供無人機零件和生產能力,支持俄羅斯無人機的改裝和生產。烏克蘭對外情報局(SZRU)發言人奧列赫·亞歷山德羅夫(Oleh Aleksandrov)於2025年6月表示,中國製造商向俄羅斯提供硬體、電子、導航、光學和遙測系統、發動機、微電路、處理器模組、天線場系統、控制板和導航系統。 [62] 亞歷山德羅夫報告稱,中國利用空殼公司逃避制裁,並向俄羅斯無人機製造商提供無人機零件,而俄羅斯的戰術無人機和遠程無人機都嚴重依賴中國零件供應。亞歷山德羅夫指出,在中國的支持下,俄羅斯製造商在2025年生產了多達200萬架小型戰術無人機。俄羅斯開發商利用中國零件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功能整合到俄羅斯無人機中,例如俄羅斯軍隊最近在蘇梅州部署的V2U攻擊無人機(UAV)。 [63]據報道,中國公司也研發出一種 50 公里長的光纖線圈,這可能使俄羅斯軍隊能夠駕駛光纖無人機飛得更遠。 [64] 俄羅斯軍工製造商越來越依賴中國的零件,以擴大遠程「沙赫德」無人機的生產。 [65]
結論
俄羅斯無人機對烏克蘭地面交通線(GLOC)沿線目標的打擊日益增多,對烏克蘭全線1200公里前線的部隊提出了新的、更複雜的無人機偵測和防護要求。烏克蘭部隊正在繁忙的高速公路和重要的防禦陣地沿線安裝簡易反無人機網,以防禦各種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和巡彈。 [66] 俄羅斯部隊正在迅速適應這些反無人機網的部署,使用無人機集群在網中戳破孔洞,並使用戰術無人機在網洞隧道出口附近巡飛。 [67] 烏克蘭軍人指出,他們對付俄羅斯光纖無人機的唯一有效手段是小型武器,但隨著俄羅斯光纖無人機生產和使用的規模不斷擴大,小型武器的有效性正在被證明有所下降。 [68]烏克蘭軍隊還需要開發新型雷達和識別無人機的方法,例如不發射射頻訊號的休眠無人機和光纖無人機。 [69]
無人機的進一步改進可能會使傳統的電子戰和防空對抗措施在戰場上失效。烏克蘭電子戰系統對新型抗電子戰或中程無人機的效力正在下降,但由於無線電操控的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由於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仍可能在戰場上大量存在,因此電子戰系統不太可能完全過時。別斯克雷斯諾夫觀察到,由於俄羅斯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的運作頻率範圍更廣,烏克蘭安裝在卡車上的電子戰系統的效能正在下降,這使得烏克蘭軍隊難以擊敗它們。 [70] 別斯克雷斯諾夫報告稱,烏克蘭軍隊沒有足夠的固定電子戰系統來保護縱深達 30 至 40 公里的所有後方區域,需要額外的系統來防禦抗電子戰的光纖無人機。 [71] 傳統的防空對抗措施可能不足以抵禦大規模戰術無人機,因為它們數量稀少,而且操作和規模成本高昂。根據烏克蘭無人系統部隊 (USF) 報告,傳統的防空飛彈成本可能高達一百萬美元。 [72] 烏克蘭機動火力小組在擊落飛過前線、飛過高空或處於休眠狀態直至啟動的戰術無人機時,可能也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烏克蘭可以透過緊急研發戰術動能反無人機系統,阻止俄軍獲得有限的BAI效果。烏克蘭研發人員迫切需要研發各種新型廉價的動能對抗措施,用於遠程「沙赫德」無人機和戰場及近後方戰術無人機。烏克蘭研發人員已經部署了一些戰術無人機攔截器,例如售價300至500美元的「百舌鳥」FPV攔截器,可以瞄準俄羅斯的偵察和打擊無人機。 [73] 據報道,烏克蘭軍隊於2025年4月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百舌鳥”攔截器瞄準了俄羅斯的“超級凸輪”和“梅林”偵察無人機。 [74] 烏克蘭研發人員最近測試了機器人防空模組,該模組可配備機槍,旨在打擊低空飛行和慢速移動的空中目標。 [75]據報道,烏克蘭軍隊還計劃開始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攔截無人機原型,向俄羅斯無人機發射射彈,以降低成本並彌補無人機攔截器生產的短缺。 [76]
烏克蘭也需要繼續發展電子戰系統和對抗措施,以壓制仍在前線大量存在的無線電遙控FPV無人機。別斯克雷特諾夫指出,無線電遙控無人機在「百分比」上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出於成本效益考慮,俄羅斯可能會繼續將這些無人機與更先進的FPV無人機和巡飛彈結合使用。 [77]烏克蘭需要發展新的電子戰能力,以便在更遠的距離壓制無人機。
西方國家應該繼續投資烏克蘭的反無人機創新,因為美國及其盟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面臨類似的現代戰爭困境。中國似乎正在加強對俄羅斯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系統生產工作的秘密支持,並可能正在學習寶貴的技術和戰術經驗,以適應俄羅斯的零件和設備訂單。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等敵對國家可能會在未來與美國或其盟友的戰爭中藉鏡這些經驗教訓。
俄羅斯目前在前線的技術優勢令人擔憂,但這種優勢很可能轉瞬即逝。烏克蘭的適應能力、開發新的對抗措施以及創新現有技術和戰術的能力,是決定俄羅斯能否持續努力實現「聯合攻擊」(BAI)部分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些效果一直在推動俄羅斯在2025年春夏取得進展。
*烏克蘭軍事分析人士將「殺傷區」描述為無人機襲擊風險較高的區域,這與美國的軍事理論相反,後者將「殺傷區」描述為無人機可以打擊任何進入該區域的設備或人員的區域。烏克蘭軍事分析家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都在這些無人機「殺傷區」長期行動,他們在那裡面臨較高的無人機襲擊風險,但進入或在該地區行動時並非總是會遭到無人機襲擊。
看一下無人機怎麼改變戰場優勢
當漢光演習宣傳M1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的火力
但無人機方面才在演習後大量採購
提升數位戰力!3軍9校院入伍訓學操作無人機 陸官成立社團 2025/08/07 00:06
軍事院校才開始要教
說實在有點跟不上潮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