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3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57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絕望中看見希望: 從基督徒默禱中學會的三個功課
南蘇丹是全球最年輕的國家,於2011年立國。然而,這片土地長期陷於貪腐與衝突之中, 社會極度脆弱。根據2024年的脆弱國家指數,南蘇丹排名全球第三;貪腐指數高居第一;人均購買力與人均GDP則為全球最低。在這樣的絕境中,我是如何堅持下去?又如何仍能看見希望? 感謝天主,讓我多年前接觸並學習了基督徒默禱。當初開始默禱時,我並不知道它會如何影響我的生命,只覺得這是一種舒服而安靜的祈禱方式,不需言語或背誦經文。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很成功的默禱者,常常分心,但我堅持下去,尤其在海外傳教時,較能有紀律地實踐。多年下來, 我漸漸體會到,基督徒默禱已成為我傳教旅程中的靈性支柱。從中,我學會了三個重要的功課:
一)放下掌控,謙卑接受無能為力。
默禱時,我們努力專注,卻總會分心。這讓我明白:不是努力就必能控制結果,有時越想掌控,反而越無法掌控,唯有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下次再來。在南蘇丹的通治鎮和圖拉雷鎮這兩個極度貧困地方,人們住在草頂泥屋中,沒有廁所、公路或公共交通工具,政府沒有供水供電。傷寒與瘧疾是頭號殺手,許多人因無錢醫治而死去。糧食危機年年發生,軍民與族群衝突不斷。傳教士每天工作繁重,看似做了很多,卻看不到成果,容易感到無力、內疚與失望。默禱讓我學會謙卑地接受自己的有限,明白我們不是天主。傳教事工不是屬於我們的,而是屬於天主的。我們只是祂的合作者、祂的工具。能做的, 盡力去做,其他就交託給祂。
二)即使看不見果效,也要堅持忠心。
默禱的過程平凡無奇,沒有即時的感覺或果效,但當我們持續下去,轉化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也許幾個月甚至一年後,才驚覺自己一直被慢慢轉化中。在南蘇丹,我見證過一些希望的故事:有學生堅持不報仇、不重蹈父輩的仇恨;有學生考上大學後仍記掛家鄉,寫計劃書希望幫助家鄉脫貧。雖然失敗的例子遠多於成功,但我們仍要心懷盼望,繼續撒愛的種子,相信在天主的時間裡,這些種子終會發芽。聖德蘭修女說過: 「天主沒有要求我們成功,只求我們忠心。」
三)放下雜念,專注當下。
默禱教我們放下雜念,專注短誦,專注當下。即使分心了,也只需溫柔地回到短誦中。因著互聯網的發達,我們都容易被外界資訊淹沒: 戰爭、死亡、驚人的數字與新聞,讓人感到無力與絕望。雖然我們需要知道世界發生了甚麼事, 但若被這些資訊牽著走,我們的心靈將不得安寧。相反,若我們能專注於當下,專注於當下眼前的個人,就能看見希望。當我不再專注於南蘇丹的恐怖數字,不再被它們嚇怕,而是專注於眼前的孩子、病人、婦女、學生,給他們一點鼓勵、一點幫助,他們就能抱著希望,勇敢地活下去。
讓我們繼續為南蘇丹的和平祈禱,為世界和平祈禱。
(公教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