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捉對]國產中小型SUV油電對決─Honda HR-V e:HEV與Toyota Corolla Cross油電,空間與座艙科技篇[25P]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繼前兩篇 Honda HR-V e:HEV 與 Toyota Corolla Cross Hybrid 的「市場規配懶人包篇」、「動力油耗 與先進主動安全篇」捉對後,相信大家對於這兩款目前在市場上相當熱門的中小型 SUV 有更進一步了解。
而在進行包括規格配備、動力油耗等對比後,本篇捉對評比中我們將會聚焦在兩款車的空間座艙和科技配備,
來分析實際乘坐的感受、置物機能的表現;同時科技配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現今消費者相當注重車輛
整體的科技功能搭載,這點也會是消費者在購車時很在乎的一部分。


在進行包括規格配備、動力油耗等對比後,本篇 HR-V e:HEV 和 Corolla Cross Hybrid 捉對評比中我們
將會聚焦在兩款車的空間座艙和科技配備,來分析實際乘坐的感受、置物方面的表現;同時科技配備也是很
重要的一環。



HR-V 後座乘坐空間略小,但座椅擁有多變機能優勢

就先單論兩款車的尺碼,雖然都是歸類在中小型 SUV,不過 Corolla Cross 是略大於 HR-V,長、寬、
高分別多了 115mm、35mm、30mm,軸距也有 30mm 的差距。就先實際坐進 HR-V 的後座,可
以感受得出座椅的回饋感是較為硬挺、紮實,並不會說有不舒服的感受,不過可以發現到座椅在大腿的
支撐性較為不足,以 182 公分的成人來看這點也頗為明顯。

至於後座頭部空間表現,受限於 HR-V 是斜背的造型設計,這也讓頭部的空間距離有所打折,這對於身
高較高的乘客來說多少也會形成一個壓力,相較起來後座的膝部空間表現就較為出色,有超出 1 個拳頭
的距離;而實際在後座坐上 3 個成人後,整體空間也明顯較擁擠一點。


實際坐進 HR-V 的後座,可以感受得出座椅的回饋感是較為硬挺、紮實,並不會說有不舒服的
感受,不過可以發現到座椅在大腿的支撐性較為不足,以 182 公分的成人來看這點也較為明顯。


後座頭部空間表現,受限於 HR-V 是斜背的造型設計,這也讓頭部的空間
距離有所打折,實際在後座坐上 3 個成人後,整體空間也明顯較擁擠一點。

HR-V 的後座椅背沒有段數調整功能,這部分也較為可惜,不過座椅的一大亮點則是在擁有名為「Ultra
Seat」設計,除了一般常見的 6/4 分離傾倒外,座椅還可完全向上折疊,間接形成了挑高的置物空間,
其可以放置較高或是不適合倒平的物品,在此同時還保留了後車廂的置物空間,強化了整體後座的空間
運用機能。


HR-V 的後座椅背沒有段數調整功能,這部分也較為可惜,不過座椅的一大亮點則是在擁有名為「Ultra
Seat」設計,除了一般常見的 6/4 分離傾倒外,座椅還可完全向上折疊,間接形成了挑高的置物空間,
其可以放置較高或是不適合倒平的物品。

Corolla Cross 後座乘坐性較為出色

車長與軸距稍稍佔優勢的 Corolla Cross,在實際後座表現部分,座椅維持一慣舒適的發泡棉設定,椅墊
的腿部支撐性較 HR-V 出色,雖然雙車型膝部空間的餘裕差異不大,但是 Corolla Cross 因為具備椅背角
度調整機能,因此能提供後座乘客更具彈性的乘坐表現。


Corolla Cross 在實際後座表現部分,座椅維持一慣舒適的發泡棉設定,椅墊的腿部支撐性較 HR-V 出
色,雖然雙車型膝部空間的餘裕差異不大,但是 Corolla Cross 因為具備椅背角度調整機能,因此能提
供後座乘客更具彈性的乘坐表現。

車頂輪廓較接近傳統 SUV 車型的 Corolla Cross,在後座頭部空間方面展現明顯優勢,以身高 182 公
分的成人示範,實際的空間感、視覺開闊程度均較 HR-V 更為出色 ; 如果 Corolla Cross 的後座以 3 名
成年男性乘坐示範,可以看到在寬度表現部分略顯侷促。

機能表現方面,Corolla Cross 除了椅背角度調整之外,也提供 6/4 分離傾倒的功能,不過椅背倒平過
後,與後行李箱底板間仍有較明顯的段差 ; 不過在座椅變化度、車室高度表現部分,Corolla Cross 的
表現略顯平庸,這方面仍是 HR-V 略勝一籌。


Corolla Cross 在後座頭部空間方面展現明顯優勢,以身高 182 公
分的成人示範,實際的空間感、視覺開闊程度均較 HR-V 更為出色。


Corolla Cross 的後座以 3 名成年男性乘坐示範,可以看到在寬度表現部分略顯侷促。

HR-V 並未公布行李箱容積,但有貼心功能配備

台灣本田並不會公布自家產品的行李廂容積,這點確實也略為可惜,而就端看到 HR-V 的行李廂設計,
整體布局也較為平整,另外前述所說的在擁有 Ultra Seat 座椅設計下,能創造出後座優異的載物機能、
又能保留後車廂的空間;另外 HR-V 在行李廂開啟的幅度也較 Corolla Cross 還大,這對於要擺放較高
的物品也會有加分效果。

另外 HR-V 除了入門的汽油版車型外,其餘車型都標配電動尾門,同時還附有 Walk-Away Close 功
能,當尾門是開啟的狀態下,身上只要帶著鑰匙並離尾門一段距離後,尾門便會自動來關閉,再搭配上
Walk-Away Lock 離開自動上鎖功能,也讓車輛的使用上更為貼心便利。


端看到 HR-V 的行李廂設計,整體布局也較為平整,另外除了入門的汽油
版車型外,其餘車型都標配電動尾門,同時還附有 Walk-Away Close 功能。

Corolla Cross 後車廂空間、機能展現均有一定水準表現

原廠公佈的數據中,Corolla Cross 的後廂容積為 487 公升,以中小型休旅級距來說表現不俗,在障板
搭配下平整性表現尚可,對比 HR-V 在深度、最寬寬度部分更具有餘裕,最窄寬度則主要受到輪拱處造型
影響 ; 不過在行李廂高度、距地高度部分,從數據上來看 Corolla Cross 稍遜色於 HR-V。

Corolla Cross 後座椅背與多數休旅車型相同,提供 6/4 分離傾倒機能,但不像 HR-V 提供「Ultra
Seat」的特殊機能座椅設計,在椅背傾倒後,雖然受椅墊影響平整性出現明顯落差,但是後廂最大深
度可達 173 公分,對比 HR-V 更為出色 ; 另外 Corolla Cross 的高階車型,雖然同樣提供的電動尾
門,不過在小改款後,均取消了腳踢感應的功能。


Corolla Cross 的後廂容積為 487 公升,在障板搭配下平整性表現尚可,對比
HR-V 在深度、最寬寬度部分更具有餘裕,最窄寬度則主要受到輪拱處造型影響。

先進配備不可少,數位化設計成主流

在看完了 HR-V 和 Corolla Cross 後座與後車廂的空間表現後,緊接著要關注的就是兩款車室內科技
配備,尤其當今消費者很注重許多先進功能,同時這回評比的兩款車在小改款工程後紛紛強化了部分配
備,確實也提升了車輛使用時的科技氛圍。


看完了 HR-V 和 Corolla Cross 後座與後車廂的空間表現後,緊接著要關注的就是兩款車室內科技配備,
尤其當今消費者很注重許多先進功能,同時這回評比的兩款車在小改款工程後紛紛強化了部分配備,確實
也提升了車輛使用時的科技氛圍。

油電 HR-V 科技氛圍增加

以這代 HR-V 來說,其實小改款車型的車內設計變動幅度並不大,不過國內的 HR-V 在迎來 e:HEV
油電動力後,也讓車輛更有科技氛圍,最主要的改變就是油電車型搭載了 7 吋 TFT 數位儀表,搭配
上傳統指針式時速表,而汽油車型則維持中央 4.2 吋液晶顯示幕,搭指針式的轉速表和時速表。

油電車型所配有的 7 吋數位儀表主要也是對應到許多電能系統,其顯示出更豐富的訊息,例如行駛當下
的功率流、及時的平均油耗等資訊;至於輔助系統的開啟畫面同樣會顯示在正中央。雖然 HR-V e:HEV
擁有更為數位化的儀表,不過若能將時速表也以數位化呈現、中央輔助系統畫面予以動態化 ( 如 Civic
和 CR-V ) ,相信會更具吸引力。


以這代 HR-V 來說,其實小改款車型的車內設計變動幅度並不大,不過國內的 HR-V 在迎來 e:
HEV 油電動力後,也讓車輛更有科技氛圍,最主要的改變就是油電車型搭載了 7 吋 TFT 數位儀表。


油電車型所配有的 7 吋數位儀表主要也是對應到許多電能系統,其顯示出更豐富的訊息,例
如行駛當下的功率流、及時的平均油耗等資訊;至於輔助系統的開啟畫面同樣會顯示在正中央。

HR-V e:HEV 方向盤維持 3 幅式設計,方向盤左邊為音樂等娛樂功能的按鍵、右邊則是輔助系統的啟
用,而左右側後方有著動能回收段數調整撥片,中央資訊娛樂螢幕大小為 8 吋,系統是由 Panasonic
所提供,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也都是全車系標配,另外這回油電 HR-V 具備了 Honda Connect 智慧聯網功能,能透過手機遠端操控車輛,包含啟動引擎、開啟冷氣等等便利功能。


HR-V e:HEV 方向盤維持 3 幅式設計,中央資訊娛樂螢幕大小為 8 吋,系統是由 Panasonic 所提
供,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也都是全車系標配,另外這回油電 HR-V 具備了 Honda Connect 智慧聯網功能。

HR-V e:HEV 左右冷氣出風口維持多段可調的設計,至於 Prestige 車型再配有駕駛座 8 向電動座椅、
後座 2 埠 Type-C USB 充電孔、雙區恆溫空調、手機無線充電等配備,而小改款車型於原先中間空調
旋鈕的下方增加了開放式置物空間,其增加東西擺放上的便利性。排檔桿採傳統式設計,後方則有駕駛
模式調整 ( Econ、Normal、Sport ) 、電子手煞車、Break Hold 和陡坡緩降等功能按鍵。


小改款車型於原先中間空調旋鈕的下方增加了開放式置物空間,其增加東西擺放上的便利性。


排檔桿採傳統式設計,後方則有駕駛模式調整 ( Econ、Normal、
Sport ) 、電子手煞車、Break Hold 和陡坡緩降等功能按鍵。

Corolla Cross 小改後導入電子手煞車、Auto Hold

本次進行捉對試駕的小改款 Corolla Cross,在內裝架構上與小改款前車型差異不大,主要的革新在導
入電子手煞車、Auto Hold 系統,取消傳統腳踏式駐車煞車之後,重新調整中央鞍座的設計,在排檔桿
後方加入控制按鈕,入門與中階車型以指針搭配資訊幕組成儀表,至於高階車型則升級為 12.3 吋全數
位儀表。

聚焦 Corolla Cross 搭載的 12.3 吋數位儀表,可提供多種顯示風格,搭配行車模式切換,儀表內容整
合時速、里程、駕駛輔助、油耗與能源流等資訊,呈現方式維持品牌一慣水準,系統流暢度、畫質不俗,
豐富程度及科技感較部分採傳統指針設計的 HR-V 出色。


本次進行捉對試駕的小改款 Corolla Cross,在內裝架構上與小改款
前車型差異不大,主要的革新在導入電子手煞車、Auto Hold 系統。


Corolla Cross 搭載的 12.3 吋數位儀表,可提供多種顯示風格,搭配
行車模式切換,儀表內容整合時速、里程、駕駛輔助、油耗與能源流等資訊。

Corolla Cross 搭載廣泛用於品牌旗下車款的 3 幅式多功能方向盤,高階車型的方向盤與排檔頭更導入
真皮包覆強化質感表現,方向盤左側按鍵儀表與多媒體資訊控制,右側按鍵則負責 TSS 駕駛輔助系統的
操作 ; 全車系均配置 9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內建 360 度環影影像輔助,同時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功能,但國內販售的標準車型並未提供聯網及手機遠端控制服務。


Corolla Cross 搭載 3 幅式多功能方向盤,高階車型導入真皮包覆強化質感表現,
方向盤左側按鍵儀表與多媒體資訊控制,右側按鍵則負責 TSS 駕駛輔助系統的操作。


Corolla Cross 全車系均配置 9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Android Auto 功能,但國內販售的標準車型並未提供聯網及手機遠端控制服務。


Corolla Cross 車系中高階車型搭載 360 度環景輔助系統,可切換停車視野、多視角畫面。

Corolla Cross 全車系採用單區恆溫空調,高階車型在駕駛座加入 8 向電動調整機能,中央鞍座前方提
供開方式置物空間與單一 USB-C 裝置連接插孔,並沒有搭載手機無線充電板,排檔前方按鍵可切換行
車模式 (Eco/Normal/Sport)、EV Mode 與循跡系統的開關,排檔桿同樣採傳統機械式設計,並保留
開放式杯架,前座中央扶手可進行前後位置的調整。


Corolla Cross 高階車型在駕駛座加入 8 向電動調整機能。


Corolla Cross 中央鞍座前方提供開方式置物空間與單一 USB-C 裝置連接插孔,並沒有搭載手機
無線充電板,排檔前方按鍵可切換行車模式 (Eco/Normal/Sport)、EV Mode 與循跡系統的開關。

總結來說,Corolla Cross 在車身尺碼稍大一點的情況下,整體車輛的後座乘坐表現確實也較 HR-V
出色,至於車內科技配備的搭載兩款車基本上也都有一定水準,包含消費者很注重的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電子手煞車、Auto Hold 功能和數位儀表與車機系統均配有;而車室內設
計布局各有自己的風格特色,消費者可以評估自身的喜好與需求,來購入最喜愛與適合的車款!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07: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