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情報] 喝水的瓶子和杯子是細菌溫床 你清洗對了嗎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0: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喝水的瓶子和杯子是細菌溫床 你清洗對了嗎


你會正確地清洗水杯嗎?(Shutterstock)



為了環保和經濟實惠,許多人自備水瓶或水杯。西方國家水龍頭裡的水通常可以安全飲用,但並非沒有微生物;每次用水瓶/水杯喝水,口腔裡的細菌也會進到水瓶中。在一天的時間裡,細菌的數量會以百萬速度增長,瓶中的水在室溫下存放時間越長,細菌生長得就越多。

可重複使用的水瓶裡到底有什麼?

BBC報導,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臨床微生物學副教授普瑞羅斯•弗里斯通(Primrose Freestone)表示,可導致人類感染的細菌在37攝氏度(98華氏度)左右的溫度下會大量繁殖,但也可以在室溫(約20攝氏度/68華氏度)下繁殖。

新加坡一項針對煮沸自來水(這應該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研究發現,隨著水瓶全天使用,細菌可以在水瓶內迅速生長。他們發現,平均而言,成年人使用的瓶裝水中細菌數量從上午的每毫升約75,000個細菌增加到24小時後的每毫升100萬—200萬個細菌。

雖然水瓶中的部分細菌來自水本身,但大多數污染實際上是由飲用者引入的。無論是帶著水瓶去上班、去健身房,還是只是把它放在家裡,水瓶的外面都會攜帶許多微生物。弗里斯通說,這些微生物很容易轉移到瓶子裡,每次喝水時,嘴裡的細菌也會隨之轉移到瓶子裡。

每次用水瓶/水杯喝水,口腔裡的細菌也會進到水瓶中。瓶中的水在室溫下存放時間越長,細菌生長得就越多。(Shutterstock)


弗里斯通說,不經常洗手的人使用水瓶,也會發現他們的瓶子裡可能藏有大腸桿菌等細菌。

我們可能會通過與他人共用水瓶而傳播或感染病毒。諾如病毒(Norovirus)等疾病很容易通過這種方式傳播。

弗里斯通說,人們的口腔中通常生活著500到600種不同的細菌。「對你來說不一定致病的細菌對別人來說不一定總是如此。你可能攜帶病毒而不自知,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非常善於保護我們。」她補充道。

另一種促進細菌在瓶子中生長的方法,是將水以外的任何東西放入瓶子中。弗里斯通說,營養豐富的飲料也會滋養微生物——例如,任何含糖飲料都會刺激瓶子中存在的細菌或黴菌的生長。

「除了水之外的任何東西都是細菌和真菌的天堂,尤其是蛋白質奶昔。」她說。

我們應該如何清潔可重複使用的水瓶?

用刷子等工具清洗瓶子或使用洗碗機的人,瓶子內的細菌數量往往最低。使用帶有消毒循環的洗碗機可能是最有效方法。

弗里斯通表示,用冷水沖洗瓶子是不夠的,因為這不會去除生物膜,瓶子內表面上可能堆積黏糊糊的細菌層,為細菌的繁殖提供完美的環境。

選擇金屬或玻璃,而不是塑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Shutterstock)


使用塑料瓶、玻璃瓶、還是不鏽鋼瓶?

雖然一些研究發現塑料瓶的細菌含量可能高於不鏽鋼瓶,但弗里斯通說,最衛生的瓶子就是那些最容易清潔的瓶子。她補充說,確保清潔水瓶的每個部分很重要,包括外部、蓋子和吸管(如果有的話)。

但是,選擇金屬或玻璃,而不是塑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卡塔爾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臨床人口健康科學助理教授阿米特•亞伯拉罕(Amit Abraham)說,「塑料通常含有化學添加劑,這些添加劑賦予了它們優勢:柔韌性、耐用性、耐熱性和重量輕」。

他說,「這些添加劑與塑料物理結合,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滲入水中。」

一些研究表明,這些添加劑(如BPA)會干擾我們的荷爾蒙功能,並可能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其它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亞伯拉罕說,無論瓶子是用一次性塑料還是可重複使用的塑料製成,似乎都會滲入水中。此外,塑料材料本身也會分解,從而增加瓶裝水中微塑料的濃度。玻璃或不鏽鋼製成的瓶子是更安全的選擇。

來源:大紀元生活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2: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