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要開刀? 醫揭關鍵判斷標準:有症狀才需手術
是否需要手術,關鍵在於「有沒有症狀」。像是壓進子宮腔內的黏膜下肌瘤,
容易引發經血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而向外壓迫的肌瘤,則可能造成頻尿、排便困難或腰痠背痛。
子宮肌瘤雖然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但並非一旦發現就得立刻開刀。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杜依儒說明,是否需要手術,關鍵在於「有沒有症狀」。像是壓進子宮腔內的黏膜下肌瘤,容易引發經血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而向外壓迫的肌瘤,則可能造成頻尿、排便困難或腰痠背痛。若肌瘤造成嚴重異常出血,甚至導致貧血,手術切除是必要的。
杜依儒在臉書專頁「婦產科 杜依儒醫師」發文表示,依照開刀的角度來說,其實肌瘤就分兩種,一種壓到子宮腔裡面,也就是黏膜下肌瘤,造成出血,不管是造成經血量大,或是月經拖很長,或是不定時亂出血,都是「異常出血」。另一種則是壓到子宮外面,跑去打擾附近鄰居,壓到膀胱造成頻尿,壓到腸子造成排便困難,或是壓到後面神經造成腰痠背痛的。
而長在子宮肌肉壁裡的肌瘤,大部分沒有症狀,不過在慢慢長大後,也會往內壓到子宮腔裡造成異常出血,或是往外造成其他器官壓迫所以,分類概念其實也是跟上面一樣,看是往內流血還是往外壓迫,有造成症狀,就要考慮手術來改善,尤其是有造成異常出血,甚至因為經血量大而貧血的一定要手術來切除肌瘤,否則長期貧血嚴重會造成心肺負擔。
杜依儒補充,手術的方式,要看肌瘤長在哪,黏膜下肌瘤,用子宮鏡手術;其他位置,就要靠腹腔鏡手術。至於不用開刀的肌瘤,要記得定期超音波追蹤位置跟大小唷。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