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一切賢聖皆從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從念佛而有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4: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原夫圓觀亦無淺深。而淺深宛然。敘開念佛五門。第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第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第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第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第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
  
  諸佛大慈悲常教敕說法諸菩薩等。以種種方便。令眾生易解。又自以種種方便。開示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說是般若波羅蜜。佛言。欲令諸菩薩等增長念佛三昧故。以何因緣令念諸佛。佛言。若念佛者當知是人即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何以故。此三昧者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是知將入諸佛法。方便誠多。
  
  若以一言而具眾門。無過念佛。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從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從念佛而有。假如十信菩薩及三賢菩薩。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初地菩薩乃至八九十地菩薩亦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但以念知差別。隨義立名。眾生迷名。妄生異解。漂墜魔界。遂輕念佛之名。仍謂已修別為勝業。為愍此故。今略言之。若論修因之人。不離三賢十聖。若論證果之者。即是諸佛如來。修因之人繫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證果之者又特啟此。以為微妙清淨第一禪。是知易入而證深。無過念佛。嗟呼末學之流。輕其易入。失其證深。為見所縛良可悲矣。
  
  又諸佛以眾生樂稱諸佛名生彼國者。則示以稱名往生門。眾生有樂睹諸佛身懼障不見者。則示以觀相滅罪門。眾生有迷心執境者。則示以諸境唯心門。眾生有計實有者。則示以心境俱離門。眾生樂深寂定趣無生滅者。則示以性起圓通門。大哉世尊善拔我等。開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門所謂念佛。唯有大智度者。生而知之者。深修定慧者。善經論者。請撿此門。與了義大乘等經。有收義不盡處。請試言之。是知稱一佛名。智深則深。一言而具眾門。信有微矣。
  
  既敘五門來意竟。更敘入方便次第。假如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土。即是稱名往生門。行者想像佛身。專注不已。遂得見佛。光明赫奕照觸行者。爾時所有罪障皆悉消滅。即是觀相滅罪門。又觀此佛。從自心起無別境界。即是諸境唯心門。又觀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離門。行者爾時趣深寂定。放捨一切心意意識。將入涅槃。緣十方佛加被護念。興起智門。行者爾時於一念頃。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如何前四門所有功德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何以故。無功用位。能以一身為無量身。任運修習故。佛觀護故。諸佛法源盡窮底故。普賢願因悉圓滿故。本願力故。法如是故。即是性起圓通門。已上五門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16: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