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6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元配寬容不倫婢女得到福報 正直知縣因一念不容下場悽慘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25 02:04: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這是清朝時發生在蘇州吳江的真實故事,兩個故事一福一禍,對應一善果一惡報。正負的業報深處,似乎可以找到一念之差導致千差萬別的後果。
  元配寬大不妒得善報
  
  清朝時,有一女子某氏嫁給了吳江的趙某,生下了兒子。而趙某又與家中一名婢女有私情,讓婢女懷了孕。某氏得知此事後,就將婢女藏在家中,對外宣說自己有了身孕。等婢女生下孩子後,就將那個孩子留下來,收為親生兒來撫養。某氏保密到家,當時外人幾乎無從知曉。
  
  婢女生的這個孩子名叫平章,長大後中了舉人,並被選為嘉定教諭,某氏也因此得到了榮譽的封號。而此時,某氏自己生的兒子早已夭亡多年。如果當初某氏沒有善待婢女和她的孩子,這一家的香火可能就此斷絕了。寬容大度不妒忌的人得到了天道的善報。
  一婦善待婢女和她的孩子得了福報。(圖為清馮箕繪《仕女四屏圖》之三《浴罷依鬢》局部。公有領域)
  輕信他人執著成見後果可畏
  
  浙中曾有一位姓皇甫的官員,是乾隆年間的進士出身,曾擔任某縣知縣。後來離任到蘇州吳江主持當地的笠澤書院。皇甫先生是位正直的長者,教學有方,深受地方人士的尊崇敬愛。但他晚年境遇困頓,唯一的兒子英年早逝,夫妻二人寄居吳江,最終也相繼凋零。然而這樣的人生結局能無因由嗎?!
  
  皇甫年輕時在郊外散步,偶然邂逅一位美麗女子,後來這位女子成了他的妻子。他參加會試後的放榜日,隨眾人去看榜,無法看清遠隔人群的榜單,恰好撿到一副眼鏡,戴上後一抬頭便清清楚楚看到自己名列前茅。而他的獨子初次參加鄉試便榜上有名,且受舉薦,名登薦賢書簿之上。
  
  然而這樣的快意人生,在他上任知縣後因為一件事情戛然而止。他心想,雖然後悔也不能追回當時的錯誤!所以就把事情經過講出來,但願能讓後人引以為戒。
  
  在他任知縣時,一名有才無行的門生,鄉試中榜後,嫌棄自己已經下聘的妻子(未婚妻)貧困,於是捏造妻子有外遇的罪名,想要解除婚約。當時那名門生的妻子因為罹病而肚子鼓脹鼓脹的,該門生便藉此誣告她不倫懷孕,到皇甫先生那裡控告,要求縣衙裁判解除他倆的婚約。
  
  當時皇甫先生輕信了該門生的說辭,先入為主的成見在他心中發酵。他令衙役將女子帶到衙門公堂審問,卻不容她辯解。那女子性格剛烈,當場從袖中取出一把刀,剖腹自證清白,因搶救不及而死去。此事往上呈報後,誣告的門生受到了應有的罪罰,而皇甫先生也因此丟官,心中總感到惴惴難安。
  
  不久之後,他中鄉試的兒子在白日裡目睹該女子的冤魂後暴斃。皇甫夫婦老年無依,也不敢落葉歸根,遂寄居他鄉,生活困餒,終至飄零身逝。當官的人輕信人言又固執成見,導致這般嚴重的果報,誠然可畏!聽到他的人生故事的人無不鼻酸!
  後話
  
  兩個故事一福一禍,對應一善果一惡報。天道之報讓我們知道,即使是默默忍辱行善,上天能不一清二楚嗎?而且還會巧妙安排給予相應的善報;而像縣官皇甫那樣的誤信誣告、陷入誤斷,而導致對方毀身自證而喪命,他本人雖無心作惡,卻也不能免於報應,業果能說不慘烈嗎!
  
  兩個故事都是發生在蘇州吳江的警世故事,都是梁章鉅(1775—1849年,字閎中,嘉慶七年進士,清朝名臣,楹聯專家)部下陳海霞(陳標),告訴梁章鉅的三子梁恭辰的。陳海霞是蘇州吳江人士,歷司桂林撫署刑名,在梁章鉅的手下任事最久,與梁恭辰是忘年交。
  
  原作者梁恭辰(字敬叔,1814—1887年),少習儒家經典,準備科舉,隨侍父親奉職,遊學二十年,足跡幾乎遍天下。他在道光丁酉年中舉,在浙江任官數十年,官至溫州知府,政聲卓著。他一生信仰因果業報,有關世道人心的事例,莫不博採旁搜,作成勸戒之《勸戒錄》(一名《北東園筆錄》),言信而存證,裨益人心向善,留名後世。
  
  他的第一本《勸戒近錄》初刻於道光癸卯年(1843年),那是在他中舉後的第六年,之後直到光緒甲申(1884年)歷時四十二年他收錄著作不斷。梁恭辰隨手將其聞見之事,及認識之人的見聞,隨寫隨刻,相繼刊出《勸戒錄》凡九編,每編六卷,共五十四卷。他於光緒丁亥年(1887年)去世,他的朋友又根據其遺稿整理出《勸戒十錄》,並出資刊刻。《勸戒錄》(《北東園筆錄》)凡十編,證驗亙古不移的因果報應之天道,嘉益後世之世道人心。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0 23: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