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NASA捕捉宇宙之手! 橫跨150光年太空鬼斧神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28 21:08: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圖為NASA公布的「宇宙之手」星雲最新合成影像,由錢卓拉X射線天文台等設備觀測而成,其結構橫跨長達150光年。
圖為NASA錢卓拉X射線天文台的概念圖。
正是這座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宇宙之手」星雲的珍貴X射線數據。
(NASA提供)



圖為NASA錢卓拉X射線天文台的概念圖。正是這座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宇宙之手」星雲的珍貴X射線數據。
(NASA提供)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近日公布一張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奇景,影像中一隻巨大的「宇宙之手」,正伸展於長達150光年的太空之中。這個驚人結構的背後,是銀河系最強大的電磁發電機之一,一顆高速旋轉的脈衝星(pulsar)所釋放的能量傑作。

這張震撼的合成影像,結合了NASA錢卓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的X射線數據與澳洲電波望遠鏡陣列的最新觀測資料,為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盡的視野,以解析脈衝星B1509-58及其所驅動的壯麗星雲(nebula)。這隻橫跨近約1448兆公里的「宇宙之手」,其核心竟是一顆直徑僅約19公里的中子星(neutron star),正以每秒近7次的速度瘋狂自轉。


15兆倍地球磁場 雕塑太空巨手


脈衝星是巨大恆星在經歷超新星(supernova)爆炸後,所遺留下的緻密塌縮核心。這顆被暱稱為「宇宙之手」的星雲(正式編號MSH 15-52),正是由B1509-58這顆脈衝星所形成。其磁場強度估計是地球的15兆倍,足以驅動一股龐大的帶電粒子流向外噴發,並在太空中雕塑出鬼斧神工般的手狀結構。

NASA早在2009年便首次捕捉到「宇宙之手」的影像,但這張結合了電波觀測的新影像,揭示了前所未見的驚人細節。電波數據突顯出複雜的絲狀結構,追蹤著星雲中的磁力線,這是脈衝星風(pulsar's wind)與恆星爆炸後向外擴散的碎片猛烈碰撞所產生的結果。

研究團隊更發現,X射線和電波所揭示的特徵存在明顯差異。例如,脈衝星附近的噴流以及三個「手指」的內部區域,在X射線下明亮發光,但在電波影像中卻消失無蹤。科學家認為,這意味著高能粒子正從脈衝星附近的衝擊波中逃逸,並沿著磁力線高速移動,才形成了這些發光結構。

這篇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研究主要作者、香港大學的張樹萌(Shumeng Zhang)表示:「這個天體持續帶給我們驚喜。透過結合不同類型的光,我們正在揭開關於脈衝星與超新星遺跡如何交互作用的嶄新細節。」



資料來源 :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56271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5 23:2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