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 想吃甜竟是身體在求救!醫列3種體質解方,你是「肝苦人」還是濕氣太重?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15: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你/妳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工作一整天後,忍不住想來點蛋糕;下午崩潰時,突然想喝一杯甜滋滋的珍奶;明知道不該吃,但還是「感覺不吃就活不下去」。多數人以為自己只是「嘴饞」或「自制力差」,但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老想吃甜食」很可能是身體在向你求救!
  
  中醫怎麼看「一直想吃甜食」?
  
  在中醫五味理論中,「甘」屬土,是脾所喜歡的味道,具有:補中益氣、和緩情緒、調和脾胃等效果。所以當你覺得體力耗盡、壓力爆表、精神無法集中時,身體會主動「叫你」去找甜的。
  
  適度地吃點甘味,像是地瓜、小米粥、紅豆湯,的確能讓人感到安定與放鬆。但問題來了,為什麼越吃甜反而越累、越焦慮、越胖?因為——甘味雖能緩急,過甘則損脾!過度攝取甜食會導致:
  
  脾胃功能下降→消化不良、脹氣、疲倦
  濕氣堆積→水腫、痰多、代謝變差
  血糖波動→情緒更不穩、爆食更頻繁
  腦部建立「糖=快樂」的獎勵迴路→成癮式甜食依賴
  
  
  所以說:「吃甜不是錯,但總是想吃甜=身體發出需要照顧的訊號!」
  
  常見中醫體質分類:你是哪一型的「愛吃甜」?
  
  1.脾虛型(氣不足→靠甜補充能量)
  
  症狀:疲倦乏力、食慾低、脹氣、嘴淡無味、消化慢、大便偏軟
  為何想吃甜?脾氣虛弱,身體下意識想補甘味,提升能量
  推薦甘味:地瓜、芋頭、南瓜、小米、白米粥;相反地,蛋糕奶茶反而加重濕氣,讓脾更累。
  
  
  2.肝氣鬱結型(壓力型爆食)
  
  症狀:胸悶、乳脹、易怒、月經不調、喜嘆氣、經前爆吃
  為何想吃甜?肝氣鬱結導致「肝苦急」,身體藉由吃甜緩解緊張情緒,形成「情緒→甜食→短暫放鬆→再次焦慮→再吃」的惡性循環
  推薦緩肝甘味:紅棗、枸杞、龍眼、當歸
  疏肝花茶:玫瑰、佛手柑、薄荷、陳皮、洋甘菊、酸棗仁;高糖飲料反而會造成血糖快速震盪,讓情緒更加不穩。
  
  
  3.濕氣型(痰濕內阻→想吃又累)
  
  症狀:水腫、腹瀉、頭脹、精神昏沉、嘴黏、脹氣消化不良
  關鍵提醒:這類人最忌再吃甜,否則濕上加濕,形成痰濕內困,導致代謝症候群、脂肪肝等風險升高
  推薦代替品:小米、薏仁、炒扁豆粉、南瓜粉
  簡單又安心的方式:選擇無糖榖物粉、擂茶粉,補脾又不黏膩
  
  
  【整理一下】
  
  補脾氣|芋頭、南瓜、小米、山藥、炒白扁豆
  養肝血|紅棗、當歸、龍眼乾、枸杞
  放鬆舒壓|酸棗仁、百合、洋甘菊、佛手柑
  健脾化濕|薏仁、茯苓、陳皮、山楂
  
  
  結語:吃甜不是錯,忽視它才是問題
  
  當你總是想吃甜,不一定是「嘴饞」,也不是你不夠自律,而是身體、情緒在告訴你「我累了、我需要照顧」。中醫不是只叫你「不要吃」,而是幫你找到原因,並提供你更好的選擇。
  
  像我最近迷上的擂茶粉,配方是:芡實、百果、燕麥、糙米、小米、蕎麥、綠豆、紅豆、花豆。
  
  無糖版本,每次一大湯匙,不但蛋白質夠、香氣也讓人安心,這種「天然的甘味」才是真正補到脾的「快樂來源」。你也不妨試試看:用溫柔的食物,穩穩地照顧自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0 12: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