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9-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76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817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很多時候,我們去造這個殺業,也有好多的差別相。有的人是發乎於這個嗔恨,因為過去的宿債,到了一起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但是有的人,他只是為了飽口腹,就為了吃,吃它,就談笑風生中就把它給弄了。
還有一些更可憐,就無記,他的職業去殺這個東西,你說這可憐不可憐。所以各種差別相也不一樣。我也遇到有的來開餐館的,來問法師,說我現在這個呢,可是生意,我還得養家餬口,那對呀,沒辦法,也不知道過去什麼業力,你非得要幹這個活兒,那麼開了餐廳,開了餐館,甚至海鮮酒樓,每天都要殺。這個呀,就看每個人的善根,絕不商量。如果能當機頓斷,就會改命。
可是有的人他來了問呢,明顯帶著他肯定一下子關不了這個餐館。那我們也就說,那你慢慢地來,先發一個願,希望菩薩安排,能夠有好的因緣出來,再行一條我們講到的叫正業,以正業來養我們的正命,八正道裡邊嘛。那屠夫呀,開殺生餐館這些,都不算屬於正業的。以殺業來養活命,這是過去的這種什麼因緣。
可是,你一定要知道,果報來的時候,那就是你的災難,沒有辦法的,不在今生,就在來生,或者後世。所以這就是差別相,因果就出來了。如果你是當機頓斷,就轉,說關門就關門,我就相信這個因果,我就絕不再幹這個事了,馬上止。那麼你回報的時候,這個災難也是頓消,頓消。
如果你迂迴地去慢慢地去發心,漸漸的,那你的災難也是漸消,這就是因果,所以說總之都在乎一心。假如果我們以後有一些有緣的,他處於這樣的情況,我建議大家,第一個,你不要如如不動的,嘴上說說,你生慚愧心。說你為什麼要做了這個事情,這輩子,為什麼你的業裡邊安排了就得去殺生來養活命,不管是主動的、被動的,直接的、間接的去殺,都一樣。
另外一個,你要求菩薩加被,相信你有這個願望,那麼你現在也許真的養家餬口,馬上不幹了,怎麼過日子呢?那你求菩薩加被給你轉啊,你狠命地,拚命地求菩薩給你轉嘛,「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再一個,第三個就是我們一定要培植自己的信力,你要相信,就是馬上你要做一件取捨抉擇,要斷這個事情的時候,你要相信一斷,它一定會有相應相續的果報,一定是有利於我們的,善法善果報,行的善法,善果報就會滾滾而來。當然如果說你斷這個殺,不造這個業,是為了利益眾生的話,那麼說明,如果為了利益眾生的話,你的心會發得更大,那麼可以說也能夠更加的漸入佳境。
所以說關於這個殺業來講,當然有時候我們為了接引初機,也會說,劈頭蓋臉,剛剛來準備皈依的,你就給他說,你就以後不能吃肉了,怎麼怎麼樣。但是實際上,佛法的本懷,慈悲精神,就是要以不要斷別眾生的命為本,戒殺、吃素,並沒有那麼難。你好好發心,心公道一點,慈悲一點,不那麼貪口腹一點,客觀一點,甚至是明理一點,就可以把殺生這個事,這個業給轉了。
這果報是,你看為什麼經典裡面說,網捕生雛者,那也有果報的。前兩天又去放生了,放生真是個善事,感得有,本來人家說這兩天,因為疫情也不能亂跑嘛,誒,有的人看見說這是祈福,這是迴向疫情早點結束,還給你說:哦,好好好,也隨喜讚歎。這就是一個業,業是當下的,我們就分明能夠感受觸摸到的,它就在不斷地律動,不斷地有各種可能,然後由我們自己去把控。
我聽過一則,有一次因緣,說我們釣魚,我釣了以後,我並沒有吃啊,我沒有炸呀煮呀,我又把它放了,好像理直氣壯地說,我這個不是殺生。那好,你可知道人世間還有一種叫做冤枉。你以為釣魚把它釣完了,把它放了,反正你不殺生,世間還有一種,不是你幹的,他冤枉就是你幹的,把你抓進去白白地坐了幾個月,這就是因果,不會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