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9-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36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4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自覺」就是「自我教育」
人要如何才能自覺呢?大師說,所謂「自覺」就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學習、自我充實、自我健全,而不是凡事只想依賴別人,如佛經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自我教育,「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也都是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其實就是凡事要「反求諸己」。大師認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父母的教導、老師的訓誡、社會大眾的幫助、長官的提攜、朋友的勉勵;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自覺」。大師舉譬說:如果自己不能「自覺」,光是依靠別人,就如自己的身體,血管裡的血液是自己的,是自發的營養,對增進健康有最大的功效與幫助;如果靠打針、注射營養劑,總是外來的,利益有限。
為了強調「自覺」的重要,大師進一步說明:平常我們講「皈依三寶」,其實是皈依自己的自性三寶;皈依三寶是為了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人的自性本來清淨無染,因為一念不覺,不能自知,故而忘失自家本來面目,所以沉淪苦海。學佛就是要開發自性,要覺悟自性;一個人如果忘失了自己,不管修學什麼,都是別人的。
大師此言,正是《禪宗無門關》所謂的「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因此學佛要靠「自覺」,因為「從心流出,才是自性」。
自覺的重要,亦如《優婆塞戒經》說:「雖有無量恆沙諸佛,悉皆不能度脫我身,我當自度。」因此大師強調:人要自覺,而後才能自度;學佛就是要開發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的面具,誠懇的剖析自己、認識自己,但是這一切不能依靠別人完成,唯有自覺,才能達成目標。
(星雲學說的真理闡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