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9-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3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4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禪者講究「自覺」,凡事靠自己參究
自覺是一條邁向自我解脫的道路,故而佛教一向很重視對有情眾生覺性的開發,因為有了覺性才能開發智慧,才能解脫煩惱,才能得證菩提。尤其在中國的禪門,一直都很講究「自覺」,凡事要靠自己去參,不能說破。為了明示此中的道理,大師特別舉智閑禪師開悟的公案為例。
話說有一天,溈山靈祐禪師問香嚴智閑禪師:「未出娘胎前,什麼是你的本分事?」智閑懵然不知所對,他請師兄為他道一句,溈山禪師說:「我說了,那是我的見解;對你,又有什麼益處呢?」
智閑禪師於是回到僧堂,翻閱藏經,希望從中透得消息。但是任憑他遍覽所有經卷語錄,始終得不到答案。最後他把所有典籍付之一炬,並且拜辭溈山禪師,到了南陽慧忠國師住過的遺址禁足潛修。這一天,正當他在割除雜草時,無意中瓦礫擊中石子,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就在那一瞬間,智閑禪師身心脫落,廓然頓悟。
大師說,正因為當初溈山禪師不肯一語道破,因此才有後來智閑禪師的聞聲開悟。
此外,大師也舉道謙禪師與好友宗圓結伴行腳參訪的故事,說明人要靠自己自知、自覺、自悟,才能成功,別人的幫助終究有限。因為「別人吃飯,我不能當飽;別人走路,我不能到達目標。自己有病了,別人更不能替我痛苦;身體疲倦了,別人也不能替我休息。開悟證果,修行成道,尤其要靠自己來,如趙州禪師說:像小便這麼簡單的事,還得我自己去做,何況成佛的大事,別人豈能代替得了?」所以大師結論說:凡事自我要求,一切從自我出發,才有成功的一天。
自覺是自我開發,自覺而又覺他是行佛之行;自覺可以自度,行佛能夠利人;能夠「自覺」與「行佛」,才能成就佛道,才能圓滿生命,因此懂得「自覺」之外,還要發心「行佛」。
(星雲學說的真理闡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