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動物奇聞] 海鳥研究新發現:洋燕鷗只在飛行中排便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9-7 18:32: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文最後由 awcc 於 2025-9-7 22:54 編輯







日本研究團隊在最新發表於《Current Biology》的研究中,揭露一種名為洋燕鷗(streaked shearwater, Calonectris leucomelas)的海鳥,竟然有「固定空中如廁的習慣」──牠們幾乎不在海面漂浮時排泄,而是每隔 4 到 10 分鐘就在飛行途中排便。

研究起初並非針對排泄行為,而是觀察海鳥如何在海面奔跑起飛。東京大學的研究者 Leo Uesaka 在觀看錄影時意外發現,這些鳥類在起飛後極頻繁地排便,於是轉而深入研究。團隊替 15 隻洋燕鷗裝上如橡皮擦大小的後置攝影機,記錄到近 200 次排泄事件,結果幾乎全數發生在空中,有時甚至為了排便特地起飛,隨後迅速落回海面。


重新起飛耗費體力 直接「就海解決」

https://tomorrowsci.com/wp-content/uploads/2025/08/777260440.892349-1.mp4
研究人員在洋燕鷗身上安裝後置攝影機,記錄了牠們在開放海域中的排便習性。
影片/Leo Uesaka


為何不在水面上解決?研究者推測原因可能有三:避免弄髒羽毛、防止氣味吸引掠食者、或是飛行姿態讓排便更輕鬆。由於洋燕鷗的翅膀狹長,擅長滑翔但不擅長拍打,起飛耗費體力,因此「寧願花力氣起飛」也要避免在水上如廁,顯示背後必有演化壓力。

這項行為不僅是動物習性上的趣聞,也可能對海洋生態產生影響。洋燕鷗與其近緣種群體龐大,估計多達 4 億 2,400 萬隻。研究計算,單隻鳥每小時排泄約 30 公克,相當於體重的 5%。牠們的糞便富含氮與磷,過去已知能在島嶼與沿岸肥沃土壤,但這項研究首次指出,遠洋區域同樣可能因海鳥糞便獲得養分,進而促進浮游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生長。

Uesaka 計畫下一步結合 GPS 與續航更長的攝影或溫度感測器,繪製海鳥排泄熱點地圖,藉以更清楚理解這些「空中肥料」在全球海洋營養循環中的角色。他表示:「糞便其實非常重要,但人們往往忽略它。我們希望透過這些研究,理解海鳥在維繫海洋生態中的隱形貢獻。」

這項發現讓科學界重新認識,看似瑣碎的如廁習慣,其實與能量消耗、掠食風險及生態養分循環息息相關。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820_01/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8 23: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