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9-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48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7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腐蝕人心的五大隱患
在伊斯蘭信仰中,心被視為人靈性的核心,是善惡的源頭,是身體一切行為的主宰。正如先知(願主福安之)所言:“人身上有一塊肉,如果它端正,整個人就端正;如果它敗壞,整個人也隨之敗壞——它就是心。”
然而,當人遠離真主時,心會逐漸硬化,失去柔軟與敬畏,最終如同石頭一般。許多人忽視了內心的腐蝕,直到它吞噬了信仰。
本文根據謝赫阿布·阿德南(Shaykh Abu Adnan)的講座《Corrupters of the Heart》整理,並結合作者的思考,旨在揭示五個最常見卻常被忽視的腐蝕人心的因素,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防禦它們。
上面提到的這段聖訓常被用來強調“心”的重要性。可以把心看作君王,四肢便是它的兵士,聽其號令。當人遠離真主(SWT)時,心會變得堅硬,如同石頭。真主說:
“此後,你們的心變硬了,變得像石頭一樣,或比石頭還硬。有些石頭,河水從其中湧出;有些石頭,自己破裂,而水泉從其中流出;有些石頭為懼怕真主而墜落。真主絕不忽視你們的行為。”【2:74】
伊瑪目伊本·蓋伊姆 رحمه الله 指出,有五種主要的因素會使人心蒙塵、逐漸僵硬。若人能夠洞察並遠離這些隱患,就能淨化心靈,使其柔軟而謙卑,從而與真主建立更深的聯結。以下便是他所提醒的五種惡行,它們腐蝕心靈,阻礙正直,成為人與真主之間的屏障:
1. 過度沉溺於社交
過度投入於社交,無論是與朋友頻繁聚會,還是長時間沉迷於社交媒體與通話,都會使人心分散。本應用於記主(Dhikr)和反思的寶貴時光,被大量消耗在閒談之中。更嚴重的是,在這些交往中,人往往不自覺地陷入背後議論(gheebah)、誹謗,甚至捲入真主(SWT)不喜的場所與活動。
要守護心靈,必須謹慎選擇友伴。良友會提醒我們為後世做準備,引導我們憶念真主,並勸誡我們遠離罪惡;而惡友則會使人誤入歧途。古蘭經中多次提到,錯誤的交友會給人帶來深重的悔恨。真主說:
“在那日,不義者一面咬手一面說:「啊!但願我曾與使者採取同一道路。啊!哀哉!但願我沒有以某人為朋友。紀念既降臨之後,他確已使我違背它。」惡魔向來是遺棄人的。”【25:27–29】
先知(願主福安之)的叔父阿布·塔利卜臨終時,先知(願主福安之)一再懇請他念清真言。但他身邊的古萊氏權貴,如阿布·賈赫勒、阿卜杜拉·本·阿比·烏麥葉,都勸他堅守祖先之教:“你要放棄阿卜杜·穆塔利卜的宗教嗎?”儘管先知(願主福安之)不斷勸導,他摯愛的叔父阿布·塔利卜最終仍未念清真言而亡。
此事說明,惡友的影響足以在關鍵時刻偏轉人的抉擇。
付諸行動的方法
那麼,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對心靈的守護,避免過度沉溺於社交呢?
設定社交媒體邊界:限制使用時長;用手機自帶功能記錄並控制;取關或靜音易引人閒談或罪行的帳號。
減少閒聊:覺察並縮短空洞對話,將話題引向有益內容。
評估友誼:定期檢視友伴是否能助益靈性成長;遠離經常引你趨向罪行的關係。
反思談話:留心與親友的談資,避開八卦、背議與誹謗,宣導交流有益知識與善行。
2. 妄想(Wishful Thinking)
第二個腐蝕人心的因素是妄想。人心的欲望清單可以無盡無休,但我們常忽視對後世的渴慕,只憑空想就自以為能成功,卻不付諸行動。
例如,愚昧者以幾美元賭博妄求成為億萬富翁,終往往破產。相反,穆斯林是實幹者:設定明確目標並為之努力,同時把托靠(tawakkul)交付給真主。我們盼望樂園,就應依真主的命令去行善。穆聖(願主福安之)教導我們:“若阿丹的子孫擁有兩谷的財富,他還會想要第三穀;唯有塵土能填滿亞當之子的腹。真主將寬恕向祂悔罪的人。”《布哈里聖訓實錄》
這表明:人對財富的欲求無可滿足,唯有歸向真主並求祂恕饒,心靈方得寧定。過度執著物質會催生貪婪與嫉妒,致使人怠忽真主的命令,並分散對紀念與正義之追求。
付諸行動的方法
若要避免心靈陷入空想與貪欲,我們需要在日常中採取切實可行的步驟。
收束物欲:設定支出邊界,避免衝動消費;預算優先滿足所需與儲蓄,再及非必需;購買前自問:我真的需要這些嗎?
以樂園為終極目標:常念今世短暫、後世永恆;誦讀並思考強調後世的經文。
常懷感恩:每日記錄至少三件恩典;常念“Alhamdulillah”——感贊真主,以感恩轉移對匱乏的執著。
3. 對除真主以外事物的過度依戀
第三個腐蝕人心的因素,是把心系在真主之外的物件上。我們可能深深依戀父母、配偶、子女,遇其變故便如天塌。但穆斯林應牢記:賜予與收回的,唯有真主。
同理,許多人也把心系于財富、生活方式或生意。穆斯林應避免對此等暫時之物的過度依附,而應把與真主的關係與後世置於優先。信士之心當只為取悅真主,而非系於任何人或物;行事當映照我們的信仰與委誠,因為供給與維繫者終究是祂。穆聖(願主福安之)教導我們:“誰因真主而愛,因真主而恨,因真主而施予,因真主而止絕,他的信仰便臻完善。”《艾布·達伍德聖訓集》
付諸行動的方法
為了讓心真正依靠真主,而非被世俗羈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這樣訓練自己。
閱讀先知與聖門弟子以及先賢們的故事,學習他們如何在諸般試煉中仍將心牢系于真主。
在行動中實踐舉意(ikhlas):行事前自省——此舉為悅真主,而非博取他人認可。
常做記主(Dhikr):常念“SubḥānAllāh”“Alḥamdulillāh”“Allāhu Akbar”,令心靈常憶真主。
4. 暴飲暴食與飲食合法性
第四個腐蝕人心的因素,是飲食失度與食用不合法(haram)之物。我們必須留心飲食是否清真(halal),以及其收入來源是否許可。以 非法、不合法的方式供養自己與家人,會使生活失去恩典,並招致真主的震怒。正如真主所言:
“歸信的人們!你們可以吃我供給你們的佳美食物,你們當感謝安拉,如果你們只崇拜他。”【 2:172】
這節經文是對具有正信者的教導:我們應當吃合法佳美的食物,並且應該意識到人類以及萬物所享用的給養全都是安拉的賜予。依照安拉的規定去享用這些給養,便是感恩的表現,而這又是崇拜安拉的內涵之一。
清真飲食之重要性不言而喻;食用 非法食物或以不許可之道謀生,不僅奪走真主的祝福與恩典,也會敗壞我們的身心與內心。
先知(願主福安之)說:“阿丹的子孫沒有比他的胃更糟的容器。幾口足以立命,若非要填滿,三分之一給食物,三分之一給飲水,三分之一留給空氣。”《鐵密濟聖訓集》
飯飽時當略留餘地,配飲一兩杯水——須知,我們吃飯是為了活著,絕非為了吃飯而活。
付諸行動的方法
若要淨化內心並求得生活的恩典,就必須從飲食與生計入手。
杜絕非法:確保收入來自合法的管道,遠離涉及利息、賭博或欺詐的謀生之道;擇業以合乎倫理與信念。
控制分量:謹守分量,避免過食;記住“三分之一原則”。
避免浪費:規劃採買與備餐,善用剩食。
祈求清真供養:常向真主祈求合法的給養,並遠離非法。
5. 過度睡眠
第五個腐蝕人心的因素,是睡眠過度。多食常致多眠。睡眠固然必要,但睡得過多會滋生懶散與疏忽,使人遠離記主(Dhikr)與求學。
哈裡發歐麥爾·本·赫塔蔔以勤政與敬主著稱,據傳他常寢少而事多,夜間禮拜、白日服務大眾,以至偶有因勞累而暈厥之時。這體現了他在公與私上的全然投入。
先知(願主福安之)說:“最蒙真主喜愛的禮拜是先知達伍德的禮拜,最蒙真主喜愛的齋戒是先知達伍德的齋戒:他半夜睡,三分之一起夜禮拜,又睡其六分之一;他隔日守齋。”《穆斯林聖訓實錄》
此例昭示“度”的智慧:當守平衡——睡眠不可少,卻不該蓋過對記主與善行的堅持。
付諸行動的方法
為了保持心靈的清醒與精進,我們需要培養平衡而自律的作息。
固定作息:保持每日同一入睡與起床時間,確保充足而不過量。
建立清晨慣例:堅持按時完成晨禮(Fajr),晨時記主與誦讀古蘭經,規劃當日靈性與世俗目標。
減少夜間螢幕時間:睡前遠離電子屏,改以誦讀、祈禱來安神入眠。
順應天時:日出而作、夜來而息,白晝精進、夜間休養。
這些措施能幫助我們避免過度睡眠,讓心保持清醒與柔和,遠離懶惰與疏忽。由此,我們也完成了對五個腐蝕人心因素的反思:過度社交、妄想空願、對除真主以外的依戀、飲食不節及非法食物、以及過度睡眠。願我們都能警惕這些隱患,努力守護自己的心。
真主至知!
來源: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