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愛情] 為何會外遇、出軌?精神科醫師:對完美伴侶的渴望,來自中年恐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5: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為何會外遇、出軌?精神科醫師:對完美伴侶的渴望,來自中年恐懼


人生當中最常見的不滿,就是覺得自己年輕時選錯伴侶,因而產生一個不實的幻想,讓自己深信:世上的某個角落,必定有這樣的一個人,能用真愛來解救我們。而「出軌」,這象徵著不快樂婚姻的行為,便是開始於這種錯覺。

根據某些估算數字顯示,我們可以看到:四十歲左右的已婚者中,有五○至六五%的男性,和三五至四五%的女性,都曾有過外遇經驗

在一個以一夫一妻制為主流婚姻價值的社會裡,這些數字顯示的不只是高度虛偽,還包括我們對伴侶的嚴重不滿。

人們到底在他們的婚姻之外尋找什麼?

他們在尋找的,除了變化以外,就是安心。從某些方面來看,每一種尋求歡愉的活動,都反應出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隨著年紀漸長,長保青春與永生的欲望注定得不到滿足。人們會試著找些辦法接受,其中一個反應,就是尋找一些可以滿足自尊、感覺自己還是很有魅力的事情。有什麼方法比跟新對象發生性關係,更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在另一半身上尋找無條件的愛

一個健全的成長過程,會讓我們帶有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也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個值得被愛的人。最理想狀態應該如此,但現實中,人們常帶著程度不一的迫切,去尋找一個會無條件愛他們的人,但又暗自苦惱這樣的要求是不是太高。我們很少從配偶身上得到這樣的愛,在大部分的婚姻中,這就是不滿的來源——那些令人受盡折磨卻沒有誰會提起的不滿。

事實上,成年人之間所謂的愛,比較像是某種沒有明說的服務契約。就傳統來看,這種協議的默契是,男性負責家庭財務上的穩定,而女性負責家務、滿足性需求,還有照顧小孩。

而女性主義運動促使這種傳統契約必須重新協議,包括許多女性想要出去工作,以及不願再獨自承擔養育小孩和做家務的責任。這種朝向性別平等邁進的做法值得讚賞,卻也產生一種副作用:許多婚姻中瀰漫著一股怨恨和競爭的氣氛。

天底下沒有人願意自動放棄權力,我們必須自己掌握。這一點成為女性主義者的信條。可是,這種態度對於增加親密度一點幫助也沒有;再加上女性經濟獨立的能力逐漸增加,這些因素與如今每兩段婚姻就有一段以離婚收場,可能不只是巧合而已。

不打算離婚,卻仍保不住婚姻

從某些角度來看,這種改變似乎是好事,因為人們比較不會被困在不滿意的關係中。任何能增加選擇的社會發展,應該都是一大進步,那為什麼我們還會覺得,好像失去某個重要的東西呢?

首先,孩子因此受到傷害。與其生活在不幸福的婚姻中,不如讓他們適應父母分居,這種說法更像是成年人為了自己的幸福,所找的合理藉口。有充足證據顯示,離婚會帶給孩子極大的不安全感和痛苦。特別是很多時候,父母之間會有某種程度的怨懟和指責。對於自己的世界被父母搞得亂七八糟,孩子雖然能找到某種應付的方法,但絕對改變不了他們經歷的破碎與幻滅。

因為有這些後果和經濟考量,以致大部分發生婚外情的人並不打算離婚,但結果仍往往保不住婚姻。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現象代表幾乎所有動物種類都會雜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出軌是人類表達恐懼和渴望的獨特行為。尋找完美的愛,是一種嬰兒時期的行為,也是中年恐懼的象徵。雖然大部分時候,它都沒辦法改善我們的人生,事實上還常常破壞我們的生活,但仍無法說服人們停止嘗試。

很久以前,民歌手瓊.拜亞(Joan Baez)唱過:「你逃開了,去尋找完美的陌生人……。」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悲傷之泉〉(Fountain of Sorrow)。

《這一生,你要體會的30件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7 08: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