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識分享] 最好的關係,是相互麻煩,彼此感恩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17: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需要涇渭分明。
  
  李雪琴曾在一檔節目中說,自己以前是個很怕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從沒開口求過人。
  
  她一度以為,這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
  
  但後來她上大學的時候,上了一門心理學課程,老師告訴他們:增進友誼的有效方法,是向別人提出請求。
  
  她這才頓悟,原來自己的「不求人」,只會拉開自己與別人之間的距離。
  
  約翰·多恩曾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
  
  人,都要活在社會關係之中。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相互麻煩,彼此感恩。
  
  01
  
  長久的感情:互相虧欠,彼此惦念。
  
  曾在知乎看過一個問題:不敢麻煩別人,是怎樣一種心態?
  
  有個高贊回答說: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依賴無能」。
  
  在人際交往中,許多人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給別人留下獨立、強大的印象。
  
  但與人相處,害怕添麻煩是在給關係上鎖,彼此之間只會產生隔閡。
  
  許多我們以為的麻煩事,其實是增進感情的契機。
  
  經典韓劇《請回答1988》中,阿澤的爸爸「鳳凰堂」早年喪偶,一人艱難地將兒子拉扯大。
  
  他常年孤身一人,習慣了遇事自己死扛,很少向鄰居們開口求助。
  
  也因此,給鄰居們造成了「冷淡、不好相處」的印象。
  
  直到某天,他突發腦出血昏倒在家中,被德善的爸爸發現送進醫院。
  
  彼時他唯一的兒子遠在異國參加圍棋比賽,形單影隻的他,只得麻煩鄰居們來照顧他。
  
  見鄰居們為自己的事情忙前忙後,「鳳凰堂」心裡過意不去,病癒出院後,邀請鄰居們來家裡吃飯。
  
  在你來我往的交往中,幾家人的關係慢慢變得緊密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麻煩別人會帶給他們困擾,卻不知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讓別人感覺到被需要。
  
  就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互相虧欠,彼此麻煩,感情才能逐漸升溫。
  
  作家張愛玲眾多好友中,鄺文美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張愛玲曾這樣描述對這位朋友的感激:「每次想起在茫茫人海中,我們很可能錯過認識的機會,太危險了,命運的安排多好。」
  
  鄺文美是那個她隨時可以打擾的人。
  
  張愛玲不堪書迷的打擾,常常躲到鄺文美家裡,鄺文美從不怕麻煩,每次都熱情招待。
  
  張愛玲經濟出現問題時,也可以坦然向鄺文美開口求助,請鄺文美當編劇的老公幫她發表、出版作品。
  
  生活中遇到問題,鄺文美也會經常去找張愛玲傾訴,張愛玲總會不厭其煩地為她答疑解惑。
  
  鄺文美上班需要坐很長時間的公共交通,張愛玲就陪著她一起坐車、聊天,打發漫長的時光。
  
  後來張愛玲遠赴美國,鄺文美時常給她寫信,張愛玲再忙都會抽空回復她。
  
  四十年間,兩人通信達六百多封,彼此之間早已心意相通。
  
  真正好的關係就應該就是這樣,一方敢於麻煩,一方不怕麻煩。
  
  就如有句話所說:
  
  人際關係的最佳模式,是既不過度索取,也不過分獨立,而是相互欠情。
  
  有麻煩才有往來,有往來才有人情。
  
  互相虧欠,彼此惦念,關係才能穩固而持久。
  
  02
  
  最好的關係:相互麻煩,彼此感恩。
  
  宮崎駿曾說過:「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守、無論誰都不會一帆風順,只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你才能擁有一生的愛和幸福。」
  
  人與人交往,因為相互麻煩而走得更近,因為彼此感恩而走得更遠。
  
  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
  
  陳寅恪應聘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時,牛津大學對陳寅恪知之甚少,不敢委以重任。
  
  胡適得知,便寫了一封長長的推薦信,打消校方的顧慮。
  
  陳寅恪生病時拿不出醫藥費,胡適當時薪資微薄,依然為他寄去了一千美元作為醫療費。
  
  對好友的恩情,陳寅恪時刻銘記於心。
  
  後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千里迢迢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
  
  兩人在生活中彼此照應,在學術上互相成全,成就了一段佳話。
  
  與人交往,其實沒有太多的技巧,捧出一顆真心就夠了。
  
  對人以誠相待,懂得投桃報李的人,人生之路自然越走越寬。
  
  劉德華剛進入演藝圈時,因為俊朗的外表被看成花瓶,受到不少人的冷嘲熱諷。
  
  唯有葉德嫻對他處處關照,不厭其煩地傳授他演戲的經驗,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劉德華一直對葉德嫻心存感激,在各個場合都曾公開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有一次頒獎典禮上,劉德華親自為葉德嫻跪地頒獎。
  
  葉德嫻晚年悽慘,養老錢被子女搜刮一空,劉德華得知後就認她做乾媽,承諾照顧她到終老。
  
  《易經》中說:施人之事,不記於心;受人之恩,銘記於心。
  
  無論施與受,都是緣分的交織。
  
  深厚的情誼,往往起於彼此的互相扶持,終於知恩圖報的回饋。
  
  這世間所有的感情都需要雙向流動。
  
  自己困難時,不妨向身邊人「開一開口」,別人遇到難題時,也不吝對他們「伸一伸手」。
  
  幫人一把,情長一寸。
  
  彼此麻煩,互相感恩,彼此才能長久並肩而行。
  
  李誕曾在一檔節目中說,他維持人際關係的方法是:經常麻煩別人。
  
  遇到棘手的事情,他會給朋友們打電話求助,朋友有問題,也會找他幫忙,一二來去,彼此的關係就拉近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需要涇渭分明。
  
  彼此之間不麻煩、不打擾,就永遠不會有交集。
  
  敢於麻煩、懂得感恩,雙向奔赴的關係,才能久處不厭。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9 02: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