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0-8 05:5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佛陀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憶念佛的功德或者憶念佛的名號,那這樣憶佛,主要是對佛陀功德的一種觀照,觀照力。那念佛是對阿彌陀佛名號一種專注,「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你這兩種憶念都具足,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現前當來」,「現前」指的是今生,「當來」指的是臨命終,或者是現前,或者當來,你「必定見佛。」
  
  當然這個「見」不是說眼睛去見,你跟阿彌陀佛就心心相印,感應道交,就跟阿彌陀佛,就能夠得到彌陀的攝受,安住彌陀的光明當中,跟佛陀不遠了,而且不必假借其它的方便,你就能夠破除障礙,心開意解,乃至於往生淨土。也就說淨土的功德,只要做兩件事情就好了:憶佛、念佛。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們今天身體什麼香氣都沒有,就是一個標準的業障生死凡夫,身口意充滿了煩惱罪業,但是我們臨終的時候,那個明瞭的心,我們能夠成功的放下娑婆世界所有的憶念,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欸,就像這個人,他沒有香氣,他經常跟香在一起,跟光明在一起,他就有香光莊嚴,他就能夠成功的把香氣、把光明轉成自己的香氣、自己的光明,就「轉他成自」。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的轉變的過程,只有一個方法:「憶佛念佛」。
  
  古德的解釋什麼叫「憶佛」呢?「繫心佛境,思惟觀察」。「念佛」呢?「注心一境,係緣不散」。「憶佛」它是一種思想的改變,他能夠憶念佛的功德,而把佛的功德加以思惟觀察。當然佛的功德就是淨土的功德,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的莊嚴,他能夠正確的去思惟觀察,而產生堅定的誓願。這個應該包括了觀照力、誓願力,「念佛」「就是,一種專注力——「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
  
  印光大師強調一句佛號念、誦、聽,這是一種專注力。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必須兩種力量現前:一個專注力,一個觀照力。這樣子,你就成功的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就叫「香光莊嚴」。
  
  它的這個轉化有兩種情況,「必定見佛」,第一個:現前。你可能今生,就能夠得到彌陀的光明香氣的攝受,比方說在夢中,《法華經》上說的「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其實你在用功的時候,拜懺也好、你在打佛七也好,你要注意你的夢境,因為這個夢境是不能造假的,尤其是你的第八識,得到你第六意識強大熏習的時候,你的業種子產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它會有一點夢境出現。當然你要能夠見到蓮花、見到光明,這都是非常好的事。或者是在定中,在寂靜的心中,譬如說《大集經》上說:「至七七日,現身見佛」,這第二種。
  
  當然最重要是臨終,《阿彌陀經要解》說:「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臨終見佛」;或者說「當來見佛」,就是決定往生所念的佛土,見彼佛世界之佛,這是剛開始。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運見十方諸佛,見到十方諸佛,最後呢,「無明斷盡,轉識成智」了,見到自性佛。
  
  有三種見佛的可能:第一個見到阿彌陀佛;第二個見到十方諸佛;見到自己的自性佛,三種見佛,三種功德。那見佛有什麼好處呢?一、現前心開,多劫的業障,消融至極,心豁然開。那麼當然這個是平時的感應,你多念佛,消業障增福報;第二個:當來心開。就臨終的時候能夠見到彌陀,聽聞佛陀的說法開示,然後能夠心豁然開,臨終的時候的開悟。
  
  這個憶佛念佛,把佛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說慧遠大師,他在廬山東林寺成立一個蓮社,帶大家念佛,他的蓮社當中,有一個居士叫劉遺民的居士,這個劉居士他除了持名以外,他兼修觀想。他做兩種觀想,第一個光明想,這是很重要,《十六觀經》的最重要就是這兩個,一個是光明想。他先用落日觀,佛陀的慈悲,佛的光明就很像那種夕陽的落日,它不刺眼,但是很柔和,你取那個落日光,然後再把那個落日光,把它當做佛陀的光明想,這第一個。
  
  第二個是蓮花想。在十六觀裡面,蓮花想是很重要的觀,它有靜態的蓮花跟動態的蓮花。靜態的蓮花就是觀想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在這個八功德水上面,漂過來漂過去、漂過來漂過去,這是第一個靜態;第二個就是觀想蓮花跟你的關係,動態的蓮花,作蓮花開合想。你觀想你坐在蓮花裡面,蓮花是關起來的,你發願以後,誒,然後一剎那間,蓮花到了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接著蓮花打開,花開見佛,阿彌陀佛光明攝受加持你。這個是蓮花開合,先在娑婆世界合,再到極樂世界開,你經常做這個觀想。
  
  這個劉居士,他就是除了念佛以外,他作光明想跟蓮花想做了多久?做了十五年的時間。十五年後,他出現兩件事情,第一個在打坐念佛的時候,他親自見到彌陀光明出現來照他,照耀他身心世界,身心柔軟,他覺得身心特別的舒暢柔軟,這第一個,他在十五年以後,在靜中見彌陀放光攝受。第二個在夢中他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而且還聽到空中有人說:欸,你可以把這個水拿來吃一吃,他還真的把這個水舀起來吃,特別的甘美。這兩件事情當然出現以後,他就知道他的淨土因緣成熟了,後來沒有多久就往生了。
  
  我們現在要問大家兩件事情:他為什麼能夠見到光明?他為什麼能夠喝到八功德水?他是一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沒有佛的光明,沒有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但是他真的接觸了,就這兩個事情。我們先不談他往生到淨土去了,就是說他往生之前,這兩個因緣是怎麼出現的?他沒有做多大的布施,我們看不出他有什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六波羅蜜的資糧力,用這個資糧力去成就這種功德莊嚴,他沒有太多的資糧力,他做了兩件事情:憶佛、念佛,他在佛堂做兩件事情而已。
  
  就是說這個功德不是他的,他只是成功的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他找到了轉換的方法。所以,方法是很重要的,雖然我們時間有限,但是你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諸法因緣生,你今天掌握到一個正確的開關,你就可以把極樂世界的功德打開,你打開了。你今天碰到娑婆世界輪迴的開關,你就流轉生死嘛,這個很公平。這個生命有很多開關,看你去碰到哪一個開關。就諸法因緣生,你去憶念娑婆世界,你就付出代價,因為娑婆世界本身的問題就很多,你去憶念它,你就跟它感應道交。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17 02: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