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0-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42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66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醫對人體“神”的認識是一般人對"靈"的認識
(一)“神”是什麼
老子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神),並間接闡述了這個其中的信(神)對道的作用。
道醫認為“信”道產生神奇,繼而推斷出,事物及人類個體的神奇功能同樣也是這個“信”起到的作用,由此取名叫“神”。
而這個“神”同樣是萬物的基質,它既是單一物質又是同精氣符合而成產生的新物質,同樣具體先天“元神”和後天“精神”之屬性,而且互生互化,相互關聯。
有時依托形體而展現,有時又以個體形式顯其功能,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虛物質,現代認為是場、是態、是電核,進而強名曰“神”。
(二)神在人體內的作用
“神”道醫認為即人類思想中的常意識、潛意識及元意識的統稱。先天具有的稱“元神”,而後天以生物場態依附於形體的叫心神。
只有心神與精氣結為一體,方能逐步把“元神”的潛能發揮出來,使得人體有其特異功能,道醫認為人體經過有程序的修煉五六年,可以達到形神之間的分離,如有十五年的有程序的修煉完全可以把人體潛能都激發出來。
但在修煉中必須依真知內在的程序及方法,加以修煉的同伴看護,方保不出偏差。否則事與願違,這些在近代科學中也曾深度挖掘整理。道教在《性命圭旨》等書都有陳述其修煉程序及方法。
在《續仙傳》中云:張果老幾次形神相離的故事也說明至此。
(三)神在人體外的作用
道教理論“神依形生,精依氣盈”,道醫認為“神”以人體場的形勢而存在,隨著人體的健康狀況而變化,同時又與體內五臟六腑相互作用,顯現神奇的功能,是對智慧靈感潛能的開發。
道教的內丹家為其展開一代代的探索,發現其與精氣結為一體的功能,道教在元明時期提倡離形修煉,就是讓形體安息一處,自身神誌從形體出走到它處,而且把修煉的過程及出現的功能留於文字書中。
《玉皇心印妙經》云“神能入石,神能飛形,人水不溺,人水不焚”。
道醫認為人體之生物場態受到“精、氣、 神”的作用時可以出現功能效應,其身體及精神虛弱非正常時,也會出現難以理解的病態表現。
道醫為此在長期的探索中從中找出合理的答案,並且實施在臨床治療之中。
(四)“精氣神”相互關係
道醫認為:精、氣、神均是人體的基質,即老子說的其中的道“炁”,道“炁” 中的精,精中的信。其在人體中起到生與死的作用。三者以氣中和,保持著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
《玉皇心印妙經》云“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又說,“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道醫為此而提倡養生、保精、全神,全神,用於醫療及養生的理論,提出補氣、安神、養精以達人體的用於醫療及養生的理論,提出補氣、安神、養精以達人體的健康。 顯示較少
— 在碧洞僊源(全真教九玄宮道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