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0-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52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90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圭” ”笏”之別
三星堆出土玉圭。
關於玉皇大帝手捧的這座玉器到底是不是笏(俗稱奏板),許多人至今一看到玉皇捧著"圭"就認為他是"朝笏",通常的理由是玉皇大帝神格是萬神至尊手捧著笏(奏板)要跟誰上奏! 但大多數的玉皇像手捧的是"圭"而不是奏板!
玉皇捧青圭,圭乃禮器為貴族才可以使用,青色表東西有生生不息之意,圭,銳上 方下曰"珪","笏"為彎板,寬在下窄在上。
笏,俗稱手板、笏板,是中國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一塊弧形板子,並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東亞地區上面可以記錄要參奏的內容或是君主的旨意。
《禮記•玉藻》載:「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最初笏用竹製成,後來用骨、牙或玉所製作。文武大官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質也不同。
手持笏板的浯島城隍爺。
中國古代官員手持笏板乃是”寬在下窄在上”,笏板的長度規定是二尺有六寸,「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算是一種備忘錄。
唐朝規定,官員把笏板插在腰帶上,騎馬上朝。
明朝規定四品官以上執象笏,五品官以下執木笏。
笏板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歸有光的《項脊軒志》記載︰「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 在碧洞僊源(全真教九玄宮道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