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10-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6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2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5-10-19 21:55 編輯
美國 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希望研發無人機發射的「射後不理」飛彈
美國 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希望研發一種小型、防干擾、可從中型無人機發射的「射後不理」飛彈。
根據 美國陸軍小型企業創新研究計畫招標書,共生無人機運載系統(SCBDS)計畫的目標是研發一種足夠小的飛彈,
以「允許特種作戰士兵從具有先進目標識別能力的 Group 2 或 Group 3無人機上進行多次「射後不理」的動能打擊。
這意味著該飛彈可以從最大重量在21磅在21磅之間的無人機上發射到 130磅。
招標書稱:“該飛彈的射程將超過4公里,採用自行推進,並且能夠在沒有 Group 2 / Group 3平台 的發射後導引輸入的
情況下進行動能反人員和/或反器材打擊。”
SBIR 稱,該飛彈體型較小,系統總重量不超過五磅(約2.2公斤),其中包括兩磅「有效動能負載」。其最低速度應為
每小時100公里,即使在GPS訊號被遮蔽的環境下,也能在五公尺範圍內精確打擊目標。
"無人機運載系統"(SCBDS)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研發一種能夠在幹擾環境下發揮作用的武器,這種幹擾在 烏克蘭(Ukraine)
戰爭中已被證明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尤其是 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對 GPS 的強力干擾,已大幅降低了 ATACMS、HIMARS 和 Excalibur 等
GPS 導引彈藥的效能。
英國專家估計,到 2023 年,烏克蘭每月將損失 1 萬架無人機,主要是由於 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的干擾。
因此,「射後不理」勢在必行。
「在向彈藥提供初始目標數據後,彈藥必須能夠在沒有射頻 (RF) 控製或衛星 PNT (定位、導航和授時) 的情況下引導至
指定目標,」SBIR 指出。 “彈藥可以包含通信和控製手段,但不能依賴數據鏈成功打擊目標。”
SBIR 指出,電腦視覺(即利用人工智慧解讀視覺數據)將成為該計畫的關鍵。
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科技團隊「預計該解決方案將結合低 SWAP IMU(小型慣性導航單元)與電腦視覺/像素鎖定技術,」
SBIR 指出。
烏克蘭(Ukraine)和 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已部署由 無法幹擾的光纖電纜引導的無人機來應對幹擾。
但是,一枚帶有機載導引的「射後不理」飛彈——其結構緊湊,足以由像40磅重的 MQ-27「掃描鷹 / ScanEagle」這樣的
小型無人機攜帶 ——將非常有用,尤其是對於那些可能無法輕鬆獲得 空中支援的特種作戰部隊而言。
例如,一枚「地獄火 / Hellfire」飛彈重約100磅,需要更大的發射無人機,例如第五集團 的MQ-9「死神 / Reaper」無人機。
美國 智庫史汀生中心的研究員 凱利·格里科(Kelly Grieco)告訴《防務新聞》,SCBDS 似乎反映了「直接從烏克蘭(Ukraine)
戰爭中學到的教訓」。
「在當今的電子戰環境中,配備ATR(先進目標識別)的小型無人機正越來越多地被開發和部署,以幫助識別和追蹤目標,
尤其是在最後一英里的攻擊中。”
格里科補充說:“真正的挑戰是確保這些演算法在戰場條件下可靠,尤其是在面對使用欺騙手段的有思想的對手時。”
此專案第一階段將進行可行性研究,隨後進行第二階段原型設計和第三階段技術商業化。
SBIR 表示:“隨著基於無人機系統的配送在商業市場的普及,這項技術在該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潛力。”
此外,SBIR 預測,該專案將改進基於無人機的橋樑檢測商業應用。
SCBDS“由於該技術預期會涉及計算機視覺需求,在基於無人機系統的基礎設施檢測和危險物質檢測方面具有潛在的 應用場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