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古語:人興不離勤,事成不離謙,家旺不離和!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17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古語:人興不離勤,事成不離謙,家旺不離和!

孟子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任何事情的結果,若與預期相悖,都要從自身找原因。

只要自身端正了,一切也就歸於正常,人一生的是非成敗,其實在於自己。  


一、人興不離勤

漢代韓嬰說:“禍生於懈惰。”

縱覽古今興衰成敗,一個人遭遇禍患,常常源自於懈怠與懶惰。

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善於騎馬射箭,精通各種戰術。

然而,在爭得霸主之位後,夫差開始鬆懈了。

他聽信被越國收買的伯嚭之言,自負至極,沒有及時處置勾踐;生活上沉溺於西施美色,貪戀稀奇寶物,縱情享樂;政務上親小人遠賢臣,背離富國強兵的目標。
一次,伍子胥苦諫,要徹底滅掉越國。

而夫差大怒,製造“莫須有”的謀反罪名,逼得伍子胥拔劍自刎。

歷史的結局是,不再勵精圖治的夫差,被臥薪嚐膽十年的勾踐一舉滅吳,夫差身死國滅。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生活中的各種小毛病、壞習慣,一般都可以從“懶”上尋到根源。

懶,是一個人變廢的開始,也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起點,人生路上,各種遺憾、求而不得,大抵與“懶”息息相關。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

勤奮才能立身,勤奮的程度決定著一個人成就的大小。


二、事成不離謙

王陽明有言:“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做事不順,多因一個“傲”字。

春秋時期,齊景公手下有三位勇士,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他們三人都能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鬥,因而以勇力聞名天下。

有一天,相國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謙遜地小步快走,而這三個人卻不站起身來,非常失禮。

晏子入朝拜見景公,說道:“我聽說聖明的君王蓄養勇猛之士,對上要有君臣大義,對下要有長幼倫常,對內可以禁止暴亂,對外可以威懾敵軍;國家因為他們的功勞而獲利,臣民因為他們的勇氣而欽服,所以國家提高他們的地位,增加他們的俸祿,而現在君王蓄養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大義,對下不講長幼倫常;對內不能禁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軍,這不過是禍國殃民之人罷了,不如趕快除掉他們。”

景公答道:“這三個人極富勇力,硬拼恐怕不能成功,暗殺恐怕也刺不中。”

晏子說道:“他們雖然都是勇猛善戰、不懼強敵的勇士,但卻不講長幼之間的禮節。”晏子於是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說:“你們三個人為何不按照功勞大小來吃這兩個桃子呢?”

公孫接仰天長歎,說道:“晏子果真是位足智多謀之人。這是他讓景公考核我們的功勞啊,若不接受桃子,就表示自己不夠勇敢,然而我們共有三個人,卻只有兩個桃子,人多桃少,這樣一來,就只有按照功勞大小來吃桃子了。我公孫接曾經打敗了野豬,又曾經打敗了正在哺乳的母虎,像我公孫接這樣的功勞,可以單獨吃上一個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分享。”

公孫接說完就拿起了一個桃子站起身來。

田開疆接著說道:“我手拿兵器,接連兩次擊退敵軍,像我田開疆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單獨吃上一個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分享。”田開疆說完也拿起一個桃子站起身來。

古冶子說:“我曾經跟隨國君橫渡黃河,大鱉咬住國君車駕左邊的馬,拖到河流中間,在那個時候,我不能在水面遊,只有潛到水裡,頂住逆流,潛行百步,又順著水流,潛行了九裡,最後找到那只大鱉,將它殺死。我左手握著馬的尾巴,右手提著大鱉的頭,像仙鶴那樣躍出水面,渡口上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極為驚訝地說:‘河神出來了。’仔細一看,才知道是鱉的頭。像我古冶子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單獨吃上一個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分享!你們兩人為何不把桃子交還給我!”古冶子說完就抽出寶劍,站起身來。

公孫接、田開疆見狀說道:“我們的勇敢比不上您,功勞也及不上您,卻在您之前拿起桃子而毫不謙讓,這就是貪婪;既然如此貪婪,依然恬不知恥地活著,還有什麼勇敢可言?”於是他們兩人都交出了桃子,接著刎頸自殺。

古冶子看到這種情形,說道:“他們兩個都死了,唯獨我古冶子獨自活著,這就是不仁;用話語去羞辱別人,吹捧自己,這就是不義;悔恨自己的言行,卻又不敢去死,這就是無勇。話雖如此,他們兩人若是同吃一個桃子,是恰當的。而我獨自吃上一個桃子,也是應該的。”他感到很羞慚,於是也放下桃子,刎頸自殺。

使者回復景公:“他們三個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給他們穿好衣服,放進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

古人有言:“滿必溢,驕必敗。”

人這一生,最該在意的對手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不可因勝券在握而掉以輕心,也勿因小有突破而忘乎所以,更不可因波瀾不驚而麻痹大意。

唯有心懷謙卑,做事低調穩妥,才能受人尊重,行穩致遠。


三、家旺不離和

曾國藩說:“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每一個習慣抱怨的人,生活都很難順遂。

《紅樓夢》中的趙姨娘,丫鬟出身,是賈政僅有的兩個侍妾之一,生育了一對兒女。

衣食無憂、兒女雙全的她,完全能將一個小家經營得蒸蒸日上。

可她卻成日抱怨,抱怨東西不好,“沒有一塊成樣的東西到我手裡”;抱怨女兒不給錢,“你攢的錢為什麼不給弟弟用”;抱怨兒子沒地位,“為什麼要跟寶玉賭錢被人耍”。

凡此種種,趙姨娘生生將一手好牌打成了爛局。

女兒嫌棄她,兒子害怕她。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

“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

自我反省,會省出祥和溫暖;抱怨日積月累,只會讓家裡烏煙瘴氣、每況愈下。

“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睦也。”

一個家不求多富貴,只盼父慈子孝,夫寬妻賢,家庭成員間,停止抱怨,相互體諒、同心同德,方能修得和氣生財、福澤綿長。

“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出現任何問題,唯有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願往後餘生,戒懶、戒傲、戒怨,謙虛做人、認真做事,定能事成家和。


(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29 19: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