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78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減重與代謝手術並非一勞永逸的治療,唯有透過長期追蹤、持續營養監測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才能確保術後健康持續維持。 
 
70歲方姓母親和40歲女兒在20年前因病態性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的併發症接受減重手術,當時效果相當理想,體重獲得良好控制,代謝疾病也有改善。隨著時間推移與年齡增長,兩人逐漸出現食慾下降、體力不支和精神虛弱情況,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感到持續性疲倦及生活品質下降。 
 
母女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外科黃挺碩副院長的門診求診,由黃副院長率領蔡雄威醫師專業團隊運用達文西微創手術,為母女倆完成減重手術後的複雜重建治療,不僅改善困擾多年的營養不良與貧血,並恢復正常的飲食與生活品質。 
 
減重手術短中期效果好 長期可能有營養不良併發症 
這對母女來門診時的體重大約只有4、50多公斤,接受詳細的血球分布、內分泌狀況、營養與微量元素檢查,結果顯示兩人皆有嚴重營養缺失及貧血問題。蔡雄威醫師表示,這兩位病人的治療歷程充分顯示,雖然代謝與減重手術已被廣泛應用,且文獻證實其短中期效果良好、術中與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低,但在超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超長期追蹤方面,全球仍缺乏大量研究數據。 
 
病人若在多年後出現食慾下降、營養不良和體力減退等問題,必須提高警覺並回到醫院接受完整檢查與治療。尤其特別是繞道型手術,雖然對於體重控制與代謝疾病效果顯著,但也較容易引起營養不良的併發症,因此病人應當建立長期追蹤觀念,配合醫師的營養與飲食建議,必要時及早考慮進行重建手術。 
 
若出現食慾下降、體力減退 應檢查並考慮重建手術 
黃挺碩副院長指出,重建手術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可能僅需簡單修復,也可能因嚴重沾黏而大幅增加風險,因此術前必須與主治醫師進行充分討論,針對不同術式的優缺點、術前準備與術後照護進行完整評估。達文西腹腔鏡手術憑藉三維立體影像與靈活的手臂操作,大幅提升精準度,能有效降低複雜手術中的風險,是目前處理這類高難度重建個案的重要利器。 
 
減重手術後的長期追蹤很重要 才能確保術後維持健康狀態 
黃挺碩副院長呼籲,減重與代謝手術並非一勞永逸的治療,唯有透過長期追蹤、持續營養監測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才能確保術後健康持續維持。一旦出現營養相關併發症,專業團隊的重建手術能為病人帶來再次翻轉生命的契機,這正是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外科團隊持續努力的核心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