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源頭是它?美研究:重度患者有「偽白三烯」
新研究指出,偽白三烯可能是氣喘原凶。圖為氣喘示意圖。(歐新社)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他們已充分了解氣喘背後的生物學過程,他們稱1種名為白三烯(leukotrienes)的分子是主要原因。該分子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呼吸道收縮,目前已有多種藥物被研發出來,旨在阻斷該過程。但美國1項新研究指出,真正的罪魁禍首可能另有他人。
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該研究發表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上。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發現一些結構相似,但在體內透過完全不同的化學途徑產生的分子。他們將該分子稱為「偽白三烯」(pseudo leukotrienes),認為它是引發疾病的發炎連鎖反應的主要參與者。
凱斯西儲大學化學研究教授薩洛蒙(Robert Salomon)和同事利用他們數十年來研究脂質氧化的經驗,以及一些化學直覺,推測出假白三烯的存在。他們在實驗室中合成該分子,並開發出檢測它們的方法。
研究團隊採集被診斷患有輕度或重度氣喘的患者的尿液樣本,並將其與未患此病的人的尿液進行比較。他們不僅在氣喘患者的尿液中發現偽白三烯,且其含量與疾病嚴重程度直接相關。
重度氣喘患者及輕度氣喘患者的尿液中偽白三烯含量,是健康對照組的4到5倍。研究團隊認為,偽白三烯可能成為新生物標記物,用於檢測疾病嚴重程度並監測治療效果。
薩洛蒙聲稱,如果造成氣喘的分子不是白三烯,而是偽白三烯,那麼更好的治療方法是阻止偽白三烯形成。
研究團隊下一步計劃是調查偽白三烯是否與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有關,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嬰兒毛細支氣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