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宰牲節,被祭獻的加沙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宰牲節,被祭獻的加沙


古爾邦節(Eid al-Adha),又稱宰牲節,原本是紀念先知易卜拉欣順從真主命令、願意犧牲兒子的信仰精神。但如今,穆斯林世界不願放棄自己的舒適與安穩,於是,我們把加沙推上了祭壇,任其被屠宰。

古爾邦節期間,穆斯林會宰殺駱駝、牛、羊等牲畜,並將肉食分為三份:一份自用,一份贈親友,一份施濟貧困者,以體現奉獻、感恩與互助的宗教精神。

然而,今年的宰牲節,我們必須捫心自問:這個古爾邦,我們究竟在紀念什麼?

我們一如往常地將肉分成三份,可是,加沙卻在饑餓中掙扎。

加沙人民的饑餓並非天災,而是人禍——是以色列在美國默許下製造出來的人禍。根據樂施會的資料,加沙北部的人們每天只能攝取約245卡路里——這甚至還不如一罐豆子的熱量,遠遠低於維持基本營養所需的2100卡。

聯合國已將加沙稱為“地球上最饑餓的地方”。

“古爾邦”(qurbani),原是象徵信仰與敬畏的極致——先知易卜拉欣準備犧牲他摯愛的兒子,只為回應真主的召喚。這不僅僅是儀式,更是信念的見證,是我們願意為信仰犧牲多少的衡量尺。

真主在古蘭經中教導我們:

“它們的肉和血,都不能到達安拉,但你們的虔誠能到達他。”(22:37)

據伊本•朱萊吉傳述,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宰牲後,用祭品的血和肉塗抹天房,穆斯林見後說:我們比他們更應該這樣做。此時安拉降示這節經文予以制止,安拉將獻牲定為一種教門儀式,其根本意義並不在於為安拉獻其血肉,而是為了在屠宰它們時紀念安拉,以體現人對安拉的順從與虔誠。

安拉為人類創造牲畜,然後讓他們以他的名義屠宰,再讓他們自己和貧民享用,這是為了讓他們時刻牢記他的恩惠,感受和參悟他的偉大。

也就是說,古爾邦真正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背後的心意——是真主所看重的那份“敬畏之心”。

在伊斯蘭中,敬畏(taqwa)不是被動的信念,而是活生生的道德指南針,是一面推動行動的盾牌。

如果我們的“犧牲”不能化作道義之舉,不能讓我們為受壓迫者發聲,那它還有何意義?

今年的我們,面對鏡子時,看見了什麼?

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富足的穆斯林世界:一個又一個富裕的穆斯林國家、權貴的統治者,他們發佈聲明支援加沙,卻維持與壓迫者的聯盟;他們每天都為祈禱,卻不推動開放通向加沙的邊境。與此同時,他們又以“現代化”之名重塑穆斯林社會——舉辦演唱會、施放煙火,卻對拯救加沙毫無意願。

加沙的苦難,是政策操作的惡果,也是金權保護下的延續。

當儀式取代責任,我們還能高談信仰嗎?

如果一個群體在宰牲節高呼信仰,卻對同胞的死亡視若無睹,那麼,這種信仰是空洞的;如果我們奉獻祭肉的同時,容忍受苦者被餓死圍困,這種“奉獻”還有何福分?

或許,問題根源在於,我們已經忘了什麼是真正的“犧牲”。

當年,真主命令先知易卜拉欣放棄他最愛的兒子伊斯瑪儀。這是對情感、對自我的終極挑戰。他沒有遲疑,他服從了;伊斯瑪儀也甘願順從。這一刻的“犧牲”,不是關於死亡,而是關於“放下”與“順服”。最終,他們都被赦免,真主以一頭羊代替了兒子,但那是在他們已通過考驗之後。

倘若當時,易蔔拉欣退縮了呢?如果他試圖拿更輕鬆的東西替代?如果他說:“這太難了”、“真主不會真的想要我殺掉我兒子”,那會怎樣?

這正是我們今天的樣子:我們捐錢,卻不做保護;運送物資,卻不阻止屠殺;表面聲援,卻不施加壓力。

我們選擇了舒適,而不是順服;我們選擇了便利,而不是勇氣。

的確,穆斯林世界仍然很慷慨。我們捐獻巨額善款,非營利組織一波接一波地發起援助行動,人們踴躍捐出天課、施捨和祭品。

這些援助本應送往饑餓中的加沙,然而,很多援助根本送不到他們手中。有的還被困在約旦的倉庫中,有的卡在埃及的卡車上。部分物資雖然出自穆斯林之善意,卻被穆斯林國家的政治邊境所攔阻。

據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發言人喬納森•福勒在5月30日接受NPR記者簡•阿拉夫時表示:“我們收到的一些食物即將於七月過期。”

這些援助中包括20萬噸麵粉。福勒坦言,部分物資或許會轉送至約旦的難民,但也有一部分將被直接銷毀。

這就是我們,貌似慷慨卻癱瘓的穆斯林群體,這就是我們所奉上的所謂“奉獻與“犧牲”——籌集于善心,卻被鎖死在國界後,犧牲於政治前。

其實,整個穆斯林群體也早已接到了命令,就如同當年先知易卜拉欣接到真主啟示一樣清楚:

“你們當為正義挺身而出,即使反對的是你們自己。”

“你們當保護受壓迫者。”

“你們當從自己所愛之物中施捨。”

“你們當說出真話,即使它刺耳。”

可是,我們太愛自己了,聽不進去;我們太執著于自我安全與安逸,不肯服從。

我們不願放棄自己最珍視的一切,不願放棄自己所享受的舒適、地位、安全、穩定,於是我們拿加沙來交換。我們用加沙的犧牲,為我們的冷漠買單。

這不是“古爾邦”,這是對犧牲精神的褻瀆。我們扭曲了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讓它淪為道德怯懦的象徵。

真正的古爾邦,從來不是殺戮,而是奉獻,是在你內心深處想說“不”的時刻,仍選擇回應那來自真主的召喚。

那召喚,存在於饑餓者的呻吟中,在孩子的啜泣中,在加沙血染的泥土中迴響。

真正的古爾邦,不在牲畜的肉上,而在你是否願意為正義、為生命的神聖性,放棄你所珍視之物。

這個宰牲節,加沙需要的不是我們嘴上的同情,而是政治意志。

加沙需要的,不只是祈禱的聲音,而是一個真正理解信仰本質的穆斯林世界。作為穆斯林,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明白,沒有正義的信仰只是偽裝,沒有行動的信仰只是空談,只有將信仰轉化為擔當與犧牲,才配得上“穆斯林”這個名字。

願這個宰牲節,不只是儀式或傳統,願它成為一個轉捩點——不僅是為加沙,更是為整個人類,為我們對真主的敬畏與順服。

(伊斯蘭之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1 06: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