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控制體重≠防疝氣 醫破3迷思:長者更要小心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控制體重≠防疝氣 醫破3迷思:長者更要小心

醫師表示,不是胖子才會得疝氣,瘦子的疝氣通常比胖子更易早期發現。


不是胖子才會得疝氣!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表示,疝氣和體重沒有絕對關係,但瘦子通常更易察覺病灶,胖子則可能因腹部脂肪掩蓋,不利早期發現。患者若不盡快治療,可能造成腸道血液循環中斷引發壞死,死亡風險大增,尤其是年長者更要小心。

黃士維在臉書發文表示,很多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我這麼瘦,不可能有疝氣」、「控制體重就能預防疝氣」,但這是疝氣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誤解的地方。他進一步提到,疝氣的主因是腹壁結構缺陷,也就是當腹壁肌肉或筋膜出現薄弱點,讓腹腔內的器官的小腸突出體表形成腫塊。

黃士維說,胖子的疝氣可能被腹部脂肪掩蓋,不易早期發現;瘦子的疝氣通常較明顯,更易早期察覺。一般情況下,患者在站立或用力時腹部腫塊會突出,平躺時則會縮回去,但有的人在疾病早期只覺得「偶爾有點脹」,其他症狀則可能包括,鼠蹊部或下腹部隱隱作痛、提重物時不適感加重、長時間站立後的墜脹感、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

疝氣高風險因子

一、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腹壁肌肉會自然鬆弛,即使體重標準也可能出現疝氣 。

二、遺傳體質:有家族疝氣病史的人,不論胖瘦都有較高風險。

三、職業習慣:長期搬重物、樂器演奏者、長期咳嗽的人群風險都很高。

四、手術後遺症:腹部手術後的疤痕組織可能形成薄弱點。

此外,針對很多人以為「疝氣不痛不癢,可以不管」,黃士維呼籲,此病併發症風險不容忽視,其中最可怕的是箝頓性疝氣和絞窄性疝氣,也就是當突出的腸子被卡住無法回縮時,會造成腸道血液循環中斷,引發腸道壞死,增加致死風險,尤其是年長者更要小心。

來源:中時新聞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1 21: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