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耶誕回好文]NO.42
跟各位大大水水們分享一下在下的看法,首先,先對這兩個名詞秤秤重量,很顯然的,"填鴨式"永遠給人家一種"死背"的感覺,而"啟發"就是很會聯想運用,相比之下,每一個家長都會喜歡啟發,因為啟發等於腦袋好,腦袋好就是數理好,數理好會上好大學的理工科,上了好大學的理工科畢業就會有好工作,有好工作就會有好收入,有好收入就能找好對象然後有社會地位,呼~安心囉~放心囉~相反的,只會死背,頭腦差嘛,不會想嘛,那怎麼辦,數理差嘛,社會組嘛,然後沒工作嘛,什麼都不好嘛,所以別死背,就算是,也不能讓其他家長知道,自己花錢把小朋友硬扭轉成數理好的"乖小孩"...
上面這段就是個人觀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文章或是讀書方法的書輯在說什麼理解有多好,死背有多差...最後,還不是在討好家長們掏錢來買這本書回家害死自家的小鬼們,在下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理解或是啟發,意思就是"吃"下去的知識要"消化",要讓小朋友"消化能力"強~,一個最基本的觀念,"消化能力"再怎麼強的人,一次只能吃"一點點"的東西下去,有用嗎...拿九九乘法表來說,剛學九九乘法的小朋友,真的懂這在幹什麼嗎,真的是完全了解乘法的"真諦"後,如同書中說的"不知不覺的"就會了嗎...大家還不都是先背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使用的頻繁,漸漸了解其真意,不都是這樣嗎你我,就連大學的數學系教授,當年還不都是用"背"出來的,他們完蛋了嗎,沒有啊,他們還當上數學教授,這怎麼說,簡單一句,"背"這能力被污名化了,被台灣畸形的社會污名化了,理工有工作就理工好,背的就不好因為不好找工作,產業的結構也許是社會的一種驅勢,但不能說什麼能力是"差"的,要大家去"崇拜"什麼能力,"背"就被常常多冠上一個"死"字,或是"填鴨",填鴨真的不好嗎,能在短時間塞一堆東西,也是一種能力啊~塞進後帶著走,用時間用歷鍊去消化這些東西,什麼知識與能力都一定要跟考試有關嗎,考試用不上的就都是爛能力嗎,那簡單多啦~一個有背九九乘法的人,一個沒背但是"懂"乘法"真諦"的人一起考乘法一百題一小時,誰輸誰贏誰升學誰落榜...這能比嗎...
我會叫小鬼背東西,不懂的,我講解,但是就是要他先背,愛因斯坦只有一個,也不會出現在我家,沒有任何一件新的事是能馬上理解的包括我自己在內,先背起來,我解釋,一次兩次N次,久了自己會懂,等自己有能力看自己"肚子裡面"的知識跟試著去"懂"時,不就有理解的能力了嗎~~
《 本帖最後由 fa 於 2008-12-17 19:5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