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74|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傳統陣頭<五>--傳統武陣類<11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3-30 02:44: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宋江陣:
 
宋江陣的興起源與典故各地說法不一,大致起源於明鄭屯兵開墾時期;相傳當時追隨鄭成功的部下,隨著將領分散台灣各地,平日勤於農作,更利用農暇的時候以武藝強身,而更在明鄭清初大力推廣聯境、保甲制度的影響之下,各地不斷的以有形的區域,如:鄉鎮、村莊、聯境、等方式成立壯丁團、守衛隊,發揮自我防衛最基礎的功能。而當外在政治力、統治力介入的同時,壯丁團的功能漸漸地被強大的軍事力量所取代,逕而被傳統宗教所吸納。當傳統的壯丁團或宋江陣被宗教吸納之後,漸漸地被賦予許許多多傳奇的故事,例如:團統宗教當中數字的表現,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開四城門、七星陣、八卦陣,以自然觀察所表現的:蜈蚣陣、黃蜂出巢,發自於人文映像的:發彩,在在都表現出傳統壯丁團轉化成宋江陣之後,被賦予蘊含大自然與宇宙的無限想像,當然也脫離不了人民對於生活的期待。


宋江獅陣:
 
宋 江 獅 陣 是 宋 江 陣 和 獅 陣 的 結 合 , 這 是 個台 灣 獨 有 的 陣 頭 , 它 是 以舞 弄 獅 頭 為 主 , 舞 完 了獅 頭 , 才 做 其 他 的 陣 形 表 演 , 大部分演出的內容仍然是脫離不了宋江陣傳統的基本內容。宋江獅陣有別於一般的廣東獅或北京獅,為台灣特殊武館獅藝文化一的一環,劇說依獅頭的顏色分為青頭獅(綠色)、金獅(金色)、火獅(紅色)…等,各象徵了不同的意義與輩分,而顏色表情誇張的大獅頭,成為宋江獅陣最大的特色。


金獅陣:
 
金獅陣跟宋江獅陣很類似,大多流行於曾文溪流域,與宋江獅陣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兩種文化的差別性在於金獅陣裡有一獅旦的角色。而這些獅旦皆由十二歲以下的學童扮演,表演時獅旦在頭上綁上紅彩、身穿肚兜,並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行進時單手不停舞動著彩球,具有引導神獅的作用,為曾文溪流域一帶金獅陣最大的文化特色。


畫臉宋江陣:
 
又名“東港下頭角宋江陣”。此陣雖與一般宋江陣無所差異,但是較為特殊的是,它是以中國民間故事“水滸傳”搭配星宿所組成,且該陣最大特色,有別於一般傳統宋江陣的是,每個人物均繪畫上臉譜作為代表。其表演所蘊藏的涵義與特殊的陣法,都是值得我們細心的去欣賞,而此陣只會在東港東龍宮與朝隆宮大型廟會才會出陣,所耗費之人力,物力都是非常龐大,內容則是精采可期。


文武虎爺陣:
 
文武虎爺陣為近年興起陣頭,它的出現直至目前為止,僅出現在企業化經營的專業陣頭營業項目當中,尚無傳統廟宇將他視為自我本身文化延續的一環。所以筆者研判,文武虎爺陣的興起可能較為近代,且是為了因應市場化的多樣性,由宋江陣、宋江獅陣改編而成的職業陣頭。


台南縣七股樹仔腳寶安宮白鶴陣、雲林虎尾鎮興宮白鶴陣:
  
全台目前有兩陣白鶴陣,一為七股寶安宮所有,是為了參加 西港仔香而組成的陣頭,白鶴陣跟金獅陣很 類似,只不過是將金獅和獅旦換成了白鶴及 童子,基本上這二陣可以說是兄弟陣頭,白鶴陣在西港仔香享有特殊的地位,是唯一可 以被允許參加請王過火的陣頭,另一陣則是台南市土城蚵寮仔角的白鶴陣,兩陣為師兄弟,同屬青腳巾系統。


龍鳳獅陣:
 
該陣有兩種表演方式,一種是採三獸結合一體,再以台灣獅之傳統技表演,而另外一種則是一龍一鳳一獅三種分別造型,以集合方式來表演娛樂性的技藝, 但不論何種方式其配備、陣式、特徵均和台灣獅陣相似。


旗  陣:
 
旗陣或稱旗花為高雄縣茄萣鄉特殊的傳統陣頭,該鄉包含頂茄萣、下茄定、白砂崙、崎漏四個聚落,以頂茄萣與下茄定人口最多,藝陣文化最為豐富,尤其是每當頂茄萣賜福宮與下茄萣金鑾宮舉行王醮時,聚落裡各族姓、角頭各個組織藝陣、互別苗頭、一較高下,最多時甚至可多達一百多陣,而旗陣、旗花竟是為了因應鄉內送江陣充斥而改編的一種陣頭。


高蹺陣:
 
踩高蹺是一種高度技巧的表演藝術,不論是中國大陸或者是台灣都很盛行,尤其是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當中最常看到它的身影。傳統高蹺陣成陣的人數較不一定,約十來人左右,演出的內容大致上脫離不了我們所熟悉的民間傳奇故事,其中又以「關公保二嫂」的劇碼最為一般也最為出名。尤其是馬伕為關公牽馬一段,因表演時蹺員須以單腳踩蹺的方式站立,不論是在危險度與困難度都堪稱第一,也是非常消耗體力的一段演出。但是每當演出者所散發出來的那種熱情與用心感染全場的時候,觀眾也會不吝惜的報以熱烈的掌聲。


武  術:
 
中國武術,為中華文化一項結合力與美的表演藝術,古人藉著武術,養身修德,做為休養生息與鍛鍊體魄的利器。而現代的人們更將傳統武術,融合了舞蹈、民俗藝術,將傳統武術揚名國際。而漸漸的,我們也在傳統的廟會的繞境活動當中,發現了傳統武術的蹤影。舉凡宋江陣、宋江獅陣,都離不了南拳、北腿、刀、槍、劍、戟的表演,而正式的武術表演團,更融合了民俗忠的彩帶舞、扯鈴...等,在表演中不斷以翻、越、跑、跳、摔以及特技表演,做更具可看性的演出。


以上是武陣的簡介。若有捕充不足部分,望請各位大大在回文部份補充。
若有任何的意見要互相交流的也請在回文中給小弟我指教指教!感恩!
---------------------------------------------------------------------------------------------
傳統的東西,需要有人去傳承鼓勵下去,這樣的傳統之美才會永遠的存在下去。
若是你也是關心傳統的民俗技藝,也請您能高抬貴手,敲敲鍵盤,打打字,給我們發帖的加油打氣。
你們的小小回文,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大大的支持與鼓勵。
謝謝你!感恩!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09-4-2 17:04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瘋狂小龜 + 3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4-8 02:36:18 |只看該作者
哪些陣頭啊.好久沒看到了耶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7-26 23:24:48 |只看該作者
感謝說明
這樣我們在看陣頭得時候又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0-7-27 14:02:21 |只看該作者
我們家鄉的神明每次要出巡辦事時
都會指定要帶宋江陣
這些陣頭在廟會中常看到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0-7-27 20:53:39 |只看該作者
傳統的記憶還真是繼續發揚下去呀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0-8-2 14:05:17 |只看該作者
傳統就是得繼續保持下去
這台灣的獨特的宗教文化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12:4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