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4|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情倫理] 給「人生的短暫交會」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8-2 18:56: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作者:孫一鴻

能夠拜讀你的文章,還得感謝「天下雜誌」的董事長殷允芃女士,她是在第二次來靈堂悼念父親時,
建議我去看您發表的文章。在靈前答禮四天後的我,原本以為心情不會再有起伏,但我錯了!
您的文章又讓一個活生生的父親重現眼前,讓我又墜入無法自拔的回憶裡,為此我感激你讓我再一次
親近原以為已經走遠的父親。

也希望藉此機會寫一些父親類似的小故事與你分享。

      如果你曾經讀過「孫運璿傳」的話,你會知道,從政從來不是父親的志願,甚至連唸工程都是屈服在
祖父的壓力之下。父親最想做的其實是個文學家,因為他喜歡寫文章。
早在他十二歲時就曾投稿他第一篇文章,「秀姑」。  


      其實在父親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就常常會用寫信的方式來處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那時候,
他常去基隆的八斗子過週末,但是他痛恨在通過中興大業隧道後必須在基隆市區走走停停近一個小時,
行車時紅綠燈的變換沒有同步連線。他忍不住提出解決方式,於是在八斗子,親筆寫了一封信,
以平信郵寄給基隆市政府,提出他的建議。我至今清楚記得這件事是因為我受命代為寄發這封信,
必須走半個鐘頭下山去。當時還正在唸大學的我認為犧牲寶貴的週末陪父親去八斗子已經夠委屈了,
如果還得辦差,心裡自然很不平,哪能體會出他處理市區塞車這件事的藝術、修養與幽默!
您的文章又把我這段似有若無的記憶重新叫醒,只是這次再想起,心中已不再埋怨,
取而代之的是一陣溫馨在心頭上! 謝謝您。

      最近不論是網路、電子或平面媒體有許多有關父親的專訪報導。老實講,其實我和大家一樣
都是從這些報導中去更了解他。我並沒有因為和他同住一個屋簷下,就能完全看出父親的處事能力。
當然他不與家人談公事是主因,但更重要的是只要他一進家門,就和你我「正常」的父親沒兩樣。
----他襪子脫了會亂丟、在家只穿內衣、常常全家動員找老花眼鏡、吃肉沒問題卻跟我母親斤斤計較
他已吃多少綠色蔬菜…。您的文章與媒體的報導讓我對父親有更深的瞭解,讓我將半夜到冰箱找甜點
吃的父親和大家敬愛的孫院長劃上等號。

      在父親靈前答禮的幾天中,最令我動容的不是有多少達官貴人前來謁靈,而是看到許許多多自發性的
一般民眾前來致意,我看到太多上了年紀的老榮民、鄉長和台電老同事們,不辭勞遠、面容哀慟地來
悼念我的父親,是那種發自於內刻骨銘心的痛,一次次使我陪著一同落淚。我也看到許多與父親政治理
念迥異、甚至可說完全相反的前輩刻意避開第一天攝影機的鏡頭焦點,選擇在最後幾天低調的前來致意。
他們的心意,我們都能了解、都能體會、甚至很感動。他們不再介意父親帽子的顏色,他們來悼念的是
這位確實為台灣付出心血的老先生。我也意外的發現有好多「六年級」與「七年級」的年輕朋友自發性
地前來致意,這些都應該是在父親中風退休後才出生的青年朋友,他們的出現使我發現原來政治是短暫的,
歷史才是永恆的。政治人物的成敗不是在選舉活動的當下,而是在他們離開政壇廿多年後,乃至他們辭世
多年後歷史自然給他們的評價。

      上星期日(2/19)的榮總介壽堂是溫馨的,因為我看到好多年輕的父母手牽著三、四歲的小朋友來悼念,
父母感傷眼紅、小孩卻不時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連往哪兒行禮都弄不清楚。
我彷彿看到父親的人格特質將會透過這些小朋友的父母,隔代深植到這群天真無邪的小朋友心中。
當我離開介壽堂時,我曾滿心歡喜的問父親,他有沒有和我一樣被這種可預見的薪火相傳所感動。

       當我看到許多前來致意的朋友總是不捨離開時,我都會輕聲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希望這不是最後
一次看到父親的話,那麼就請大家從各種報導父親的文章中,試選一項他們最欣賞的人格特質,
讓這些人格特質在他們的心中重生,這樣他們就可以感覺好像天天看到我父親似的。而我會同各位一樣,
力行一項父親的人格特質,我選的是他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個性:他強韌的生命力在這次住院期間展露無遺
深深的折服他身邊的醫療團隊、還有自認認識他夠深的親屬。

      雖然大家都很捨不得父親離開,但是讓他的身影長留你我身上,甚至你我子女的身上是可以辦得到的,
關鍵是我們願不願意。我希望在25日上午榮總介壽堂的公祭會報看到一個滿心喜悅的你,因為你會告訴父親
你已下定決心,他將會以你為榮。
最後,請讓我再一次謝謝你願意分享父親的小故事,寫到這裡我已是滿心感激與歡喜,
希望你照顧好你自己的身體,多費心在父親希望你做的事上!


~~~~~~~~~~~~~~~~~~~分隔線~~~~~~~~~~~~~~~~~~



一個大人物一生奉獻給國家,再他辭世之後.,他的兒子緬懷他所寫出的一篇文章。

印象中前孫院長平易近人,節儉持家,最有名的是院長午餐.,通常是在他家吃孫媽媽親手包的水餃

然而他的故事除了國事之外.,對小小孩著照顧與教導似乎也有著一種執著與韌性,

在父親節前夕來歌頌這位偉大的父親,相信在好不過了!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該亞 + 2 感謝參與父親節活動~歡迎常來家庭生活區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7Rank: 7Rank: 7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8-6 17:05:06 |只看該作者
其實在以前的年代
讀不讀書 要讀什麼種類
似乎都是父母親來決定
但隨著環境的變遷
現今的小孩
大多能選擇自己較有興趣的科系去就讀
這也敗時代變遷的關係 讓父母親 開始尊重小孩的選擇
而不再是父母說怎樣就怎樣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該亞 + 1 感謝參與父親節活動~歡迎常來家庭生活區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能天使(四級)

相約到永久

Rank: 7Rank: 7Rank: 7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8-9 22:10:39 |只看該作者
印象中

對於孫院長比較沒有什麼記憶

或許是我們太過於年輕

只知道歷史上曾經有個孫院長

上一輩的人

往往許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

除了像文章中的孫院長一樣

對於未來的路是受到父親的壓力下才從政的

甚至於連婚姻都是長輩在支配

只是..現在時代越來越進步

生活越來越自由

又有多少人是像以前那樣呢??

可 這樣又真的有比較好嗎??

看看現在的離婚率

看看現在孩子的獨立性

看看現在小孩對待父母的方式

讓我們不禁要問

是以前的方式好?還是現在的做法佳?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該亞 + 1 + 2 感謝參與父親節活動~歡迎常來家庭生活區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 22:0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