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7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米勒-從古典與浪漫談起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12-26 11:58: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米勒身處的時代洪流
想要了解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875)等寫實主義畫家,就要了解寫實主義在19世紀中葉的時代背景,所謂「寫實」就是描寫社會的真實面,可是為什麼會有一群人想要用小說、用繪畫來描寫社會的真實面呢?因為當時整個社會已經發展到了這個思潮產生的背景。
在這思潮之前,法國有50年間,也就是19世紀前半葉有著古典主義跟浪漫主義兩種思潮,一種是理性的一種是感性的,這兩種互相對立、也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概念不斷影響著知識分子。到了19世紀中葉因為科學、社會學的發展,讓許許多多的人認為社會的問題、人生的問題,不應該用古典或是浪漫的觀點來決定,而應該用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觀察社會現狀、去研究問題後再做決定,這就是寫實主義的時代思潮背景。
而米勒就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發揮他藝術生涯的畫家,再講清楚一點,這些寫實主義畫家不去設想這世界應該像古典那樣完美、或是像浪漫那樣激情,而是把眼光放在社會真實面上來表達他們的看法。
所以如果想要了解寫實主義,也就是米勒所在的那個19世紀中葉的思潮,以及他們對現實那種關注的熱情;就要先了解之前曾經影響整個世代的古典主義跟浪漫主義,這兩種起起伏伏的思潮。

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19世紀西洋美術發展的重心,隨著法國拿破崙政權的興盛由義大利逐漸轉向法國,就如同法國作家高提業(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所說:「現在我們到巴黎,就像以前我們要去羅馬一樣」。而談到寫實主義,甚至19世紀的法國藝術,應該從新古典跟浪漫這兩種藝術風潮講起,她們是兩種藝術的主張,或者說是對立的意識型態,或者是不同的藝術陣營。它在時間上,是重疊而非輪替的。

 
《拿破侖越過阿爾卑斯山》 大衛

新古典主義它是跟拿破崙政權那時追求完整的、華麗的權力形象,或者是比較理想化的藝術型態有關。而浪漫主義似乎到了1830年代後才是慢慢的聲譽鵲起。可是我們要同時把這兩個對立的畫派放在一起來看。幾乎大部分浪漫派的重要的畫家都出自於古典的陣營,所謂陣營就都是古典派的大師們的學生,幾乎都沒有例外的出自學院,只不過他們採取了新的藝術觀點,這個觀點是浪漫主義。
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就是拿破崙帝國的首席形象顧問~大衛(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跟他的弟子~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等人。
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傑里柯(Theodore Gericault 1791-1824)、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等人。

時代背景
法國在經過大革命之後,19世紀初慢慢進入一個穩定的政權,尤其拿破崙稱帝、變成一個中央極權的體制之後,所有的人力都集中為帝國效力,不再有因為革命或是動亂來互相抵銷的那種狀態。這個時候,拿破崙的政權需要一個全力來烘托這個帝國的藝術力量,創造崇高的英雄偶像與帝國形象,這類創造完美典型的藝術觀,是跟古典的概念接近,而實現於當下,所以可稱為「新古典」的美學價值。
浪漫主義是一個瀰漫整個歐洲的風潮,它的起源並沒有刻意跟新古典主義互別苗頭的意味。因為從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18世紀下半葉在德國寫抒情詩、主張抒情文學開始,這股風潮一直影響整個歐洲、甚至到英國,到了法國巴黎幾乎已經是最後一站了,卻在畫壇上起了一個很大的效應,它的效應就是使得年輕的藝術家開始跟他們的老師一輩採取對抗的態勢。法國的浪漫文學上雖然不能超過英國或德國,成為一個先驅地位,可是在繪畫上卻是後來居上、成為整個歐洲的重心。

題材差異
所謂對抗的態勢,具體而言就是說:古典的畫家希望藉用古代已經有的某種典型來表達他們對現在這個世界的詮釋,譬如說,古代經典中的宗教的題材或是神話主題,王室家族與國家的歷史種種偉大的題材。

 
《自由女神領導革命》 德拉誇, 局部

而浪漫派的畫家則開始傾向個性的發揮與誇大情感的表達,他們甚至會偏好描繪當時的新聞事件而捨棄歷史記載的敘述,以至於像船難事件,像遠在西奧小島上,在希臘與土耳其民族的屠殺這種駭人的新聞,他們都很積極的把它搬上畫面以引人注目,成為眾人議論的一個話題。那古典派反而希望所有主題都能夠周延的呈現,讓它成為一個具有和諧感的、具有崇高氣息的永恆作品。
因此兩者在取材與表現上,一個講究和諧與崇高感,一個偏愛激起衝突與爭議性,這在意識型態和美學價值上就是個對立。

理性與感性~從古至今的矛盾
19世紀初葉,真正是有一個新古典的陣營跟浪漫的運動對立的一個時代。
古典跟浪漫這兩種概念其實亙古以來就已經有了,在還沒有「浪漫主義」的古代,某種講究於抒情、以個人感受為標準的價值觀就叫做浪漫精神。
而古典是一種追求真理的態度,是一種傾向於理性的追求。從柏拉圖的理想國那種追求真理、追求完善社會的的概念開始,一直到一個帝國的建立,其實都是古典價值的延伸與變化。可是19世紀的浪漫世代,開始認為那種永恆的真理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當下感受到的情感是真切,而必需把它充分的發揮出來。

在畫面上的呈現
1804年,大衛在《拿破崙加冕》的巨作中,畫出了一個其實跟當時拿破崙的加冕儀式的狀況並不完全一致的景像,但由於畫面的和諧與逼真,讓今日的觀眾會相信這應該是一個真相,因為它具備了一個歷史事件的莊嚴的形式。
 
《拿破侖皇帝爲約瑟芬皇后加冕典禮》(Coronation),1805 ~ 1807年,大衛,油彩、畫布,610 x 931 公分 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拿破侖加冕》局部

可是當我們看到傑里柯根據當時的船難事件,畫出《梅杜莎之筏》這種悲慘的景象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怎麼可能是真的?因而懷疑他的真實性,但是翻開當時的報紙我們就會看到這個船難的悲劇,若不是由這個畫家畫出來,我們今天只能從三兩行的文字上面去揣測無法證明的實情。

 
傑里柯根據當時的船難事件,畫出《梅杜莎之筏》

所以浪漫派的藝術家他們的才能並不在於組織那種種嚴密的材料,去紀錄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重要的事件;而是把當下感受到這個事件裡的那種生命的飄搖不定,那種情緒的晦暗,心理上的陰霾這種種處境,把它變成強烈而有力量的效果。這種效果呈現在畫面上,常常可以看到那種光影的強烈對照,讓人感受到那種戲劇化的命運;浪漫派的畫面戲劇並不平鋪直敍、並不冠冕堂皇的像《拿破崙加冕典禮》那樣子的莊嚴而穩重,因而在畫面效果上,浪漫派的動蕩與追求平穩的新古典派,在在顯得衝突。

創意激盪的時代
新古典跟浪漫派的藝術家都是那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兩群人,雖然有師徒上情面的關係,可是在藝術的立場上,他們是針鋒相對,並且站在1830年前後那個藝術的分水嶺間隔的兩端,形式上互斥,實質上互補地共同構成了19世紀法國藝術的精采開場好戲。
這兩者激盪出來的審美價值,在當時雖然是水火不兩立,但是今日看來,在1850年代寫實主義崛起之前,這重疊在一個期間中的兩個對立世代的衝擊,傑出畫家們升高的衝突,與碰撞出的藝術火花,讓整個十九世紀成為一個偉大的時代,現在羅浮宮的畫廊裡面最重要的兩個大廳,就保留給新古典畫派跟浪漫畫派。
(作者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法國第八大學藝術造型碩士)


《 本帖最後由 草薰風 於 2009-12-26 12:59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2 + 5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1 08:5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