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7
- 最後登錄
- 2017-3-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04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9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竹情伴琉璃跨界見巧思
「退休,可以是新生活的開始!」琉璃、竹藝工藝家吳世興,他的工藝之路竟是從退休之後才開始。先出國深造取得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碩士學位,讓他重新檢討個人對美學應用的體認,又南北奔波七個暑假,到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學習竹製家具的竅門,再投入新竹琉璃名家許金烺門下研習琉璃珠等創作技法。最後吳世興在高鐵桃園站附近,從無到有,打造出獨一無二、展示空間寬敞的「青埔琉璃竹情藝坊」,終於讓他圓了夢,並將所學傳承下去。
退而不休勤藝不輟
四十三歲時退休的吳世興並沒有「退而休」,他積極開創事業第二春,拚勁十足。吳世興從小就是書法比賽的常勝軍,與筆墨為伍的童年也培養出細膩的審美觀,文房四寶一路陪他度過陸軍官校求學階段和軍旅生涯。轉進中原、中央大學擔任教官期間,吳世興已是知名書法家。
教官生涯在民國七十九年畫上句點,吳世興即到元智大學協助建校擔任事務主任,當學校蒸蒸日上之際,他毅然辭職,出國充電,八十三年赴澳洲國立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深造,三年苦學取得工業設計碩士。
吳世興說,這一段出國學習的歷練影響很深,讓他思考、檢討自己想走的創作之路。有一次回復興鄉自家水蜜桃園,途中看到很多販售的原住民藝品,可惜都缺乏獨特性,因此他決定重當一名「老學生」,花了七個暑假到南投學習竹製家具,同時又拜師工藝家許金烺研習琉璃珠技法,希望朝複合竹藝、琉璃、書法等的方向發展。
精技妙思做皇帝椅
吳世興在竹藝創作上發揮巧思,製作可以兩人共枕的竹枕「雙人枕頭」、竹編手提包、竹製桌椅等,是實用性的工藝品。他在原住民部落授藝時,除了教導如何完成作品,更要求學員多加一些意象和圖騰,增加成品的附加價值。吳世興表示,在台灣竹材取得便利,竹製器物、竹管傢俱,從桌椅到菜籃,每一樣都是農業時代的生活必需品,從現今角度來看,是一項既環保又能創造特色的工藝品。
吳世興的得意之作,就是他參加工藝所研習製成的「皇帝椅」,他說,「這可是目前全台灣只有四張的喔!」主體是老師傅教授的骨架,他在繁複的竹管結構中巧妙嵌進皇字、萬字、壽字代表的是「萬壽無疆」;扶手下方鑲嵌的琉璃珠代表財富;椅面的禪字,希望皇帝要有愛護子民的禪心,可以說是竹藝的精華,許多寓意隱藏其中。整張椅子是吳世興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細細加工才完成的作品。
書法一向是吳世興強項,而「禪修」是他運用多元媒材所完成的作品,結合書法、水墨畫和玻璃。創作過程先以書法寫出「禪」字,水墨筆法完成坐禪者與結網蜘蛛,再把這個意境豐富的「禪」字與水墨畫轉印在玻璃上,接著以鑽石水刀在厚玻璃上刻出字與圖,刻畫過程中還得依字畫的濃淡、筆法,雕出高僧面壁坐禪靜修有蜘蛛陪同的意境,一旦悟禪,就到達了另一個境界。
藝坊圓夢分享同好
「由小看世界」是吳世興對琉璃珠的形容,由顏色、手法的變化,炫麗的琉璃珠成品就完成了,還能夠變成胸飾、耳環、別針、項鍊等。吳世興還將所學的玻璃脫蠟技術發揮創意,打造自己的腳掌、太太的腳掌,兩隻腳相依偎往前走就是作品「相隨」。
為了圓夢,吳世興和太太投入全部積蓄,花了十八個月在高鐵桃園站附近,從無到有,打造出配備齊全、展示空間寬敞的青埔琉璃竹情藝坊,從外到內處處可見他的用心和巧思。目前還在大興高中擔任美術老師的吳世興說,這個工作坊的成立,就是希望能推廣琉璃、竹工技藝,希望把自己的經歷、心得分享同好以及退而不休的朋友們。
圖片轉自~琉璃竹情藝坊 |
-
總評分: 威望 + 4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