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6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雙溪學衡】從「偷婆」說起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4-11 12:54: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偷婆」是佛塔的譯名,有修辭學者認為它語帶雙關,因為佛教重視戒律,所以譯者故意用這辭彙,暗寓嘲諷。

這麼說來,莫非譯經時有人搞鬼,當初如《增一阿含》等經的譯者非佛教徒,所以經文出現了「偷婆」?

譯經是何等莊嚴殊勝的事,暗寓嘲諷,這才是笑話。塔有偷婆、兜婆、塔婆、藪斗波、蘇偷婆、窣堵波等異名,都是取梵語音譯,慧琳與玄應《一切經音義》都認為「窣堵波」的譯音最準確。換言之,並無雙關嘲謔的用意。

望文生義的詮釋,在南北朝三教論爭之際,已經屢被提起。南齊道教徒撰〈三破論〉,稱佛教破國、破家、破身,連佛教語彙都可見「胡人凶惡」。如「浮屠」是當初老子教化不想損傷他們形體,所以剃光他們的頭髮,「浮」是罰;「屠」是割的意思。又如「喪門」即死喪之門,後來改稱「沙門」,仍是「沙汰之法,不足可稱。」

挺身反駁〈三破論〉的,主要有玄光〈辯惑論〉、劉勰〈滅惑論〉、僧順〈析三破論〉。劉勰便斥其看文字說故事,「不原大理,唯字是求」。這般唯字是求的主觀論斷,相續不絕,如荀濟上表梁武帝也道:「釋種不行忠孝仁義,貪詐甚者號之為佛。佛者,戾也。或名為勃,勃者,亂也。」

而在北朝也一樣熱鬧,北周甄鸞〈笑道論〉嘲笑道教徒捏造《老子化胡經》,經說老子南入天竺教化,使南方無尊佛者,故稱「南無佛」;又男子守邊塞常憂,因號「憂婆塞」,女子畏夷劫掠,兼憂夫為夷所困,因號「憂婆夷」。

甄鸞說,梵語「南無」是歸命、救我之意;「憂(優)婆塞」、「憂(優)婆夷」是善信男女的意思。若因佛出於南,便稱南無佛,出於西,可說西無佛嗎?若說男子守塞名憂塞,女子憂夫恐夷名憂夷,不知「婆」字,是否還憂及祖母呢?

如此依字釋詁的可笑事,直到明清仍頻繁出現,錢鍾書《管錐編‧全梁文卷六十‧譯音字望文穿鑿》已多方舉例。下面要說的,是對佛理有體會的葉夢得,仍不免出錯。

宋代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曾引雲門三句: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涵蓋乾坤論杜詩,但是《避暑錄話》卷下卻說佛菩薩名號冠以「南謨」,或「南無」、「南摩」,皆是從「南膜」訛轉而來。「南膜」即是位居南方膜拜。夷狄謂拜為膜,《穆天子傳》云:「膜拜而受。」可見三代已有此稱。

葉氏說法是承襲郭璞注《穆天子傳》:「今之胡人禮佛,舉手加頭,稱南膜拜者,即此類也。」這種不明就裡或以訛傳訛的現象啟示我們,我們常像瞎子摸象,以自己的認知看世界,所得也只是似是而非的真理而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9 08:1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