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73|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世界八大美得令人窒息的岩石奇景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6 11:56: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世界八大美得令人窒息的岩石奇景

波浪(The Wave)



 



指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朱紅懸崖的帕利亞(Paria)峽谷,其砂岩上的紋路像波浪一樣,所以這片地方叫做「波浪」,即波浪,是一個由五彩繽紛的奇石組成的風景區。  波浪榖展示的是由數百萬年的風、水和時間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榖岩石的複雜層面,是由一億五千萬前侏羅紀就開始沉積的巨大沙丘組成。在那個時候,這裡的地貌好像撒哈拉沙漠一樣,沙丘不斷地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所覆蓋,天長日久,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岩,形成了層疊狀的結構。

  這種古老的沙丘最後形成了被地理學家稱為「納瓦霍(那瓦伙族人)沙岩」的地貌。後來,隨著科羅拉多平原的上升,加上漫長的風蝕,水蝕,峽谷裡砂岩的層次逐漸清晰地呈現出來。平滑的,雕塑感的砂岩和岩石上流暢的紋路創造了一種令人目眩的三維立體效果。

  纖細的岩石紋路實際上是清楚地展示了沙丘沉積的運動過程。紋路的變化反映出每一層砂岩隨著沉積礦物質的含量不同而產生的顏色深淺差異。紅色主要是由鐵和錳的氧化而產生,這些顏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在交錯處和角落裡形成更加複雜與抽象的圖案。

羚羊谷(AntelopeCanyon)

 

羚羊榖(羚羊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納瓦霍人(那瓦伙族人)的屬地,光線完全是自然光通過岩石縫隙射入洞內的,因此光線時刻在變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夏天偏桔紅粉紅,冬天偏藍紫色。紅沙岩石夢幻般的色彩、優美的線條、精細的紋理,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美妙! 同樣,羚羊榖也是由納瓦霍(那瓦伙族人)沙岩經長久的山洪侵蝕形成的,數世紀的大雨讓雨水流經羚羊榖,留下水洗後的平滑線條。

約書亞樹(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約書亞樹國家公園顧名思義,是以約書亞樹而聞名於世。這種樹的外形相當奇特,遠看活似一團扭麴的枝乾,近看卻像帶刺木樁。

  除了奇特的約書亞樹之外,這裡大量群聚的奇石怪岩也是一大旅遊亮點。這些奇石怪岩是1億多年前形成的,當時熱的融化流體從地球內滲出,但在地表下就遭到了冷卻,形成了這裡最原始的錯縱交疊的岩石方塊,隨著沙漠氣候和山洪暴發經年久月的洗禮,讓石縫處的散砂不斷流失,沉重的大岩石便日漸凸顯出來。

  加上這片土地時常遭受強勁的陣風吹襲,石塊棱角便風化得愈發圓潤光滑,好似將冰塊放到水龍頭下沖刷一樣,冰塊的四角,必是首先失去形狀的地方。

波浪岩(Wave Rock)

 

聳立在西澳洲中部沙漠的波浪岩是澳洲知名的觀光景點,距離西澳首府柏斯(佩斯) 350公里。波浪岩屬於海登岩(Hyden)北部最奇特的一部分,高達15米,長約110米,高低起伏的自然,就像一片席捲而來的大海中的波濤巨浪,相當壯觀。

  波浪岩是由花崗岩石所構成的,大約在25億年前形成,經過大自然力量的洗禮,將波浪岩表面刻畫成凹陷的形狀。而波浪岩表面的線條是由於含有炭和氫的雨水沖刷時,帶走表面的化學物質,同時產生化學作用,因此在波浪岩表面形成黑色,灰色,紅色,咖啡色和土黃色的條紋。這些深淺不同的線條使波浪岩看起來更加生動,就像滾滾而來的海浪。

布賴斯峽谷(Bryce峽谷)



 

布賴斯峽谷是以擁有形態怪異,顏色鮮艷的岩石而聞名的遊覽勝地,位於美國猶他州南部,科羅拉多河北

  岸,像一個天然的羅馬競技場。峽谷內岩石受風霜雨雪侵蝕呈紅、淡紅、黃、淡黃等60多種色度不同的顏色,加上光彩變幻,使岩石的色澤溢金流彩,娛人眼目。

  大約6000萬以前,該地區淹沒在水裡,有一層由淤泥、沙礫和石灰組成的600米厚的沉積物,後經地殼運動的抬升,水逐漸排去,龐大的岩床在上升過程中裂成塊狀,再經風化後被刻蝕成奇形怪石。岩石所含的金屬成分給一座座岩塔添上了奇異的色彩。

美國拱門國家公園



 

拱門國家公園位於猶他州東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門集中地之一,此52英尺高的「精巧拱門」就是其中的一個拱門。公園裡不只有拱門,還有為數眾多的大小尖塔、基座和平衡石等奇特的地質特徵。

  所有的石頭上有著顏色對比非常強烈的紋理。石頭的成因為三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海水消失以後又經過了很多年,鹽床和其它碎片擠壓成岩石並且越來越厚。之後,鹽床底部不敵上方的壓力而破碎,複經地殼隆起變動,加上風化侵蝕,一個個拱形石頭就形成了。

巨人隄(Giant' s隄道)

 

北愛爾蘭著名的景點「巨人隄」位於北愛爾蘭的東北海

 岸,石柱連綿有序,呈階梯狀延伸入海。「巨人隄」有很多石柱,其石頭大部分都為六角柱,但也有些有四個、五個、七個或八個角的,最高的石柱達到12米高。在1986年年,其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還被提名為英國

 第四大自然奇蹟。這是由遠古時代火山噴發後熔岩冷卻凝固而形成的。

十二使徒岩(十二位傳道者)



 

最著名的十二使徒岩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地標之一,它們是海邊一組十二塊各自獨立的岩石構成,其數量及形態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聖經故事裡的這「十二門徒」加以命名。這十二使徒岩實際是海濁地型,受海水長期衝濁後形成的石灰石柱以不同造型風姿卓越地屹立海上,大自然之美展現無疑。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5-7 00:38:14 |只看該作者
只能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還是很了得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3 06: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