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9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雕刻雕塑] 竹刻 [複製連結]

論壇顧問

手機分享家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影片分享精英勳章 成人短片直播區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通訊產品達人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影像從心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家庭生活顧問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激情性愛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拍樂園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成人卡漫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另類圖片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綜合影片區卓越貢獻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顧問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歌神VIP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手機發帖狂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6-2 14:27: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晚明 三松款 雕竹窺簡圖筆筒
麗九九一7之十三/故雕13/院2013

高13.5公分 口徑8.5公分 底徑8.7公分

朱稚征字叔子,號三松,可能生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左右,卒年不知,基本上活躍於萬曆年間(1573-1619)。傳世作品中有朱稚征的「三松」款識者相當多,但以這件「窺簡圖筆筒」最著名。筆筒器壁浮雕高髻仕女,即「西廂記」中的崔鶯鶯,她背屏風而立,含羞展卷細讀。屏風上淺刻梧桐樹,枝葉繁茂,枝上立一鳥,「三松」二字楷書款識陰刻於屏風右下角,故而它既是筆筒款識,又彷彿是屏風上花鳥畫的款識。屏風後躲著另一仕女,全身大半都露出,即紅娘;她以右手食指掩唇,偷窺屏風前讀簡的小姐。左方屏風後浮雕木几,几上放置插著荷花並帶著冰裂紋的花瓶、種著靈芝的盆景、包裹著的古琴,以及香爐、筆、硯、水盛等文具。這些室內陳設可說是放置於室內屏風後,也可說是放置在偷窺仕女的身後,使筆筒的紋飾構圖一氣呵成。

這件筆筒的構圖與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1598-1652)為《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中所做崔鶯鶯窺簡的版畫插圖相似,但是版畫沒有室內陳設,屏風則是四折。除了窺簡部分,這件雕竹筆筒紋飾室內陳設部分與同書「緘愁」插圖人物背後的配景也頗相似。《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有崇禎十二年(1639)馬權奇的序,因此這件筆筒與陳洪綬為該書做的版畫關係應相當密切。

 

清前期 吳之璠 雕竹牧馬圖筆筒
麗九九一7之十一/故雕22/院1974

高15.5公分 口徑7.4公分

這件筆筒乃取竹節一段,留下一節作器底,底微內凹,口緣與底緣因「減地」而微侈,近底緣處雕出三足,器壁淺浮雕一馬臥地翻滾,一戴幞頭,雙手握繮繩的圉人,欲降伏這匹馬鬣怒張,前二足拳而左向,後二足蹴空而蹬的烈馬。雕者栩栩如生地抓住了圉人御馬的一剎那畫面,從筆筒的側壁可看出人、馬皆只些微浮凸於器表,而陰刻的絲絲馬鬃、馬尾和四蹄上方的腿毛漸與地子平齊,充分表現迫地(薄地)的功力。在微微浮凸的人、馬上,作者又用陰刻技法雕出衣褶、眉目、肌理等等。兩袖的衣褶,微似人物畫的釘頭鼠尾描,每一個褶痕的起始刻得深,尾部則較淺,起頭處並呈現方筆的效果。人物臉部肌肉再用淺浮雕技法雕出,連雙眼上眼瞼也表現出來。在滾馬浮雕的身軀上,又用淺浮雕技法雕出肌肉,並使四蹄能表現出深淺立體效果,馬齒一顆顆地雕出,拿在手上審視,真是栩栩如生,一絲不茍。馬的眼睛另用深褐色半透明物質黏上,充份顯現「點睛」的效果。器壁除了人、馬外,全都留白,僅圉人身後陰刻行書「吳之璠製」四字,書法秀媚強勁。款識筆劃隨著書法的輕重不同而下刀,如「璠」字的「田」字之「」筆下刀最深,「吳」字的「天」字之二橫筆的連筆下刀較淺等等,可看出雕者深諳書法,奏刀時才能掌握地如此精確。

吳之璠字魯珍,號東海道人。可能生於清初,卒於康熙晚期或雍正初年,主要活動時間在康熙中晚期。早年居住在江蘇嘉定縣南翔鄉,後來徙居天津,為一位馬姓官員延為上客,遂未再返回故里,晚年不知所終。吳之璠工繪花鳥、人物,也擅長行草書,書風秀媚遒勁。嘉定竹刻界在「嘉定三朱」的前導下,除了一般俗工之外,也多書畫皆通,吳之璠可說是箇中翹楚。可惜生前未成名於鄉里,往來的嘉定友人中又缺乏著名士子,故而生平事蹟鮮為人知。

吳之璠承襲了嘉定派雕鏤傳統,嘉定竹人所擅長以高浮雕、立雕及鏤空等技法雕出繁複紋飾的藝能,吳之璠也駕輕就熟;而且他還承繼嘉定派竹刻傳統中運用竹子的節間雕製出圓筒形器的系統。由於器表紋飾繁複,在圓形器上的構圖就相當重要,如何連貫起訖,是自三朱以來就相當重視的課題,吳之璠自不例外,山壁是他經常運用的媒介。

至於他為人稱道的「薄地陽文」,也稱「薄地陽刻」,其實就是淺浮雕,需將竹子的外壁薄薄剔去一層,留下略浮凸出地子的紋飾。中國漢代畫像石中,就有「減地法」的淺浮雕,位於山東嘉祥縣的武氏祠畫像石即是。吳之璠充分運用竹材的堅實特性,雕出紋飾微凸的「薄地陽文」。因為是淺浮雕的作品,所以器面紋飾並不繁複,留白相當多,給予觀賞者無限的想像空間。這件雕竹牧馬圖筆筒可謂吳之璠「薄地陽文」的代表作。

竹子的竹幹部位纖維堅實,紋理細密,遂發展出竹刻藝術特有的技法之一—「薄地陽文」。其實,「薄地陽文」就是淺浮雕,只是充分利用竹材纖維的堅實性,淺淺地雕刻,浮突的紋飾與器表相差無幾。若非竹性堅實,如此淺雕,極易崩裂。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5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0 08: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