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天下最毒婦人心——武則天的嗜血一生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6-18 06:03: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初年,天下漸平,諸事晏安。一日,忽然太白星白天顯現於天空,且一連多日不斷出現這種天文景象。古人迷信,唐太宗君臣一邊自我反省政事闕失,一面讓主管天文的太史「勾沉典籍」,進行推占。不知是查了《易經》還是「扶乩」所得,太史奏報:「女三昌」。面對如此玄玄乎乎三個字,太宗君臣商量了半天,也沒整出什麼頭緒。同時,民間又有讖言歌謠傳入內廷:「當有女武王者」---「女」了半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心多惡之」,總有不祥之兆的種預感。
  唐太宗朝君臣關係十分歡洽,一天晚上,李世民在內廷宴請心腹武官多人,飛觴仰飲,大家好不痛快。喝到一半,為了使氣氛更加融洽、歡快,太宗令諸將作酒令,各自報出自己兒時的小名,以此作引,以博戲樂。輪到左武衛將軍李君羨,這位將軍長身虎鬚,一臉絡腮,自報小名:「五娘子」。
  話言剛落,殿內的武將們笑成一片,東倒西歪。太宗初聽李君羨的小名時也不禁發噱:「何物女子,如此勇猛!」
  電光石火之間,太宗面色忽然一變,低頭沉吟。當然,與宴的諸位武將,包括李君羨自己在內,均未注意李世民當時面部表情的變化。美酒醉人,皇帝又是主人翁,天大的面子,誰能不盡醉方休!
  李君羨,洺州武安人(一個「武」),封武連郡公(兩個「武」),時為左武衛將軍(三個「武」),值守玄武門(四個「武」,玄武門是宮城最重要的咽喉要地,因此有數次宮廷政變都在此處發生,包括洛陽宮的玄武門,均是「制高點」),當然,最要命的,當屬李君羨小名「五娘子」——「女三昌」、「女武王者」 ——莫非正是這位身為皇家禁衛軍的李姓武將?
  太宗宴畢,退至寢殿,細思李君羨為人。此人也是武藝絕倫之輩,本屬王世充貼身侍衛官(驃騎),因討厭王世充的為人,潛結數人從洛陽城中潛出,投靠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太宗引為左右,從討劉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戰必單騎先鋒陷陣,前後賜以宮女、馬牛、黃金、雜彩,不可勝數。」
  就是這樣一個武功蓋世、一心事唐的壯士,神勇與尉遲敬德、秦數寶相匹的猛將軍,恰恰因為自己當年的一個小名「五娘子」,使得太宗皇帝浮想連翩,夜不能寐。
  「會禦史奏(李)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相為不軌,遂下詔誅之。」史書為尊者諱,給人一種李君羨倒楣,有人牽告他。其實,肯定是太宗李世民殺心頓起,為後世天下計,派人誣引,殺掉了這個他認定符合讖謠中的「女武王」的將軍。人要倒楣,禍從天降,李君羨將軍正是這種倒了八輩子血黴的晦氣包,一人被殺不說,株連三族。上百人頭落地,起因竟在於兩三句的「歌詩讖言」。
  沒過幾年,聽說工部尚書武士鷿女兒貌美,時年十四,太宗一時興起,召小姑娘入宮破瓜。女孩圓臉大眼,媚笑動人,太宗名之為「媚娘」。嘗了幾口,也覺平平,胖丫頭肉緊腮圓,雙目炯炯,不是太宗喜歡的那種溫柔類型,但畢竟是高祖李淵老友武大叔的女兒,怎麼也得給個「才人」封號。恰恰是這個武才人,才真正是那個應諺的「女武王」。日後,數百上千李姓鳳子龍孫,皆被這位當時的肥胖閨女弄死。她還化唐為周,差點讓唐朝三世而亡。
  
  茅廬初出——武才人與太宗、高宗的父子「情緣」
  說起武則天,筆者想起那位「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少女劉胡蘭。看客至此,可能大有曬然之意:武則天和劉胡蘭有什麼關係,難道這位女皇帝也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然不是,武則天嗎,生的很胖,死的很差。老武與小劉的共同之處,在於兩個人皆是山西文水縣人,真正的老鄉。文水縣因境內有文峪河而得名,西依呂梁,東靠汾河,春秋時名平陵,戰國時稱大陵。天授元年(西元690年),武則天篡唐,自立「周」朝,便改自己老家為「武興縣」,武興者,武氏由此興也。中宗復辟,神龍元年(西元705年),仍改回文水縣。可見,文水地氣,總是養育女英傑,不是出乎其類,就是撥乎其萃,連十五歲小姑娘,鐵血錚錚,楞是自己躺進大鍘刀下為「主義」獻身。
  武則天當皇帝後,大肆宣揚其父武士鷿「興唐」的功業,其時,武老頭在隋煬帝大業末年只是并州文水小地方的一個「鷹揚府隊正」,即當地派出所一個所長。由於「家富於財」,高祖李淵「行軍於汾、晉,每休止其家。」也就是說,當李淵還是隋臣時,就常因公事四出巡視時,歇在這位武「所長」家。偏偏這位土財主「頗好交結」,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唐公李淵,乃當今聖上大表哥,往他身上使銀子,肯定不會白瞎。
  眼見武「所長」很懂事,每次住他家,又獻銀子又獻當地好閨女來「孝敬」,李淵很喜歡這個土財主。隋煬帝詔命李淵為太原留守,這位唐公一高興,就把這位小縣的「隊正」提拔為「行軍司鎧」,一下子撈到太原府內專管軍事後勒的肥缺,由一個副股級幹部躍升為「正處」了。
  天下大亂,武士鷿「陰勸高祖舉兵,自進兵書及符瑞」,此舉,並非顯示出這麼個低級土豪多能「慧眼」識英雄,不過是亂世紛紛,人各思亂而已。推個頭頭出來,事成封侯,事敗斬之,說不定也能封侯。李淵很高興,但表面沒有太多表示,淡淡言道:「幸勿多言。兵書、符瑞皆是朝廷禁物,你能拿來給我,我知道你的心意了。日後富貴,當與君分享。」
  李淵起事前,派其手下劉弘基、長孫順德分別以隋廷名義四處募兵。武士鷿當時不僅和李淵關係不錯,和副留守王威、高君雅關係也不錯。錢能通神,誰和銀子都沒仇,老武深知世路難行,以錢作馬,自然和幾個上司都熱火打成一片。一次,三人飲酒、高、王二人就對老武說:「劉弘基等人假借詔命,四處徵兵,我們得把他抓住,仔細鞠審。」武士鷿作慣了老好人,聞言,便從中斡旋:「那幾個人是唐公李淵的心腹門下,如果真把他們抓起來,會惹出大亂子呵。」
  王威、高君雅一聽,也覺有理,「由是疑而不發。」
  不久,幾個人又在一起吃吃喝喝,留守司兵(軍區司令手下的主力軍長)田德平在座,也提起劉弘基等人四處募兵的「怪事」,勸高、王二人抓捕劉弘基,審問他到底由誰指派,敢私下募征。宴後,武士鷿私下對田德平講:「討捕之權,應該都由唐公李淵說了算。王威、高君雅二人,畢竟是副手,他們怎能越權抓唐公手下人呢。」田德平一想,也覺老武好心,就不再「多事」。
  雖多方回護李淵,但李氏父子、裴寂,劉文靜等人密謀定大事,根本沒告訴這麼一個人微言輕的老武。起事後,見老武人還不錯,李淵任他為大將軍府鎧曹,仍主管軍事後勤。由於從征長安有功,李淵稱帝后,封這位老友為太原郡公,拜光祿大夫。副股長級的土豪忽然成為部長級官員,老武喜望外,開始口無遮攔,逢人就講:「我從前一直做夢,夢見高祖入長安,自為天子!」
  李淵聽見老武大嘴巴,忙命人把他喚至內宮,灌他幾杯老酒後,笑著數落他:「你這個老東西,當初你也是王威好哥們。今天賞給你官做,正因為當時你勸阻王威等人沒有深查劉弘基募兵一事。如今事成,你天天四處瞎白乎說自己早有識人之鑒,夢見我做皇帝,是想胡咧咧當更大的官吧。」老武臉一紅,忙跪下自稱「死罪」。
  李淵對老武這種低出身沒啥政治頭腦的老友並無深忌之心,看見他在殿上叩頭如搗蒜,自己心中反到不忍了,又進封他為應國公,授以大州刺史。老武活得不錯,貞觀九年病死在任上,贈禮部尚書,諡曰「定」。不僅武士鷿一人得以優遇,他兩個哥哥也得很好待遇。大哥武士稜,也從李淵太原起義,官至司農少卿,封縣公,常在皇宮內殿搞後勤,「委以農囿之事」,怎麼也是皇帝家的花農,很牛。貞觀中卒,贈潭州都督;二哥武士逸,在唐朝屢有戰功。有一陣子,他被劉武周俘獲,敵營好幾年,仍暗中派人向唐朝送報敵情。劉武周敗後,武士逸歸唐,累受李淵表揚。貞觀初,武士逸為韶州刺史,卒於官。
  可見,武則天父親一輩,看準時機,太原從龍;李唐一家投挑報李,對這一大家子也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太宗在世時,武才人雖被開苞,卻並非深受皇帝愛幸之人。倒是當時的太子李治,偶見武才人那豐腴的「胖倩影」,深記於心,所謂「各花入各眼」,言不虛也。
  太宗駕崩,武才人削髮為尼,在感業寺的青燈下熬了數日。已是皇帝的李治拜佛為名,在寺廟裡摟住這位小媽就是一頓亂親,互訴衷腸。召入宮中之後,武「才人」成為了武「昭儀」,不久,進號「宸妃」。此後故事,耳熟能詳,最讓人心驚肉跳的,莫過於武氏為了搞掉對手王皇后,竟然忍心親手掐死自己粉雕玉琢的小女兒,然後向高宗哭訴是王皇后所為,殘忍心機,讓人不寒而慄。
  當然,廢掉皇后在高宗時代是天大的事情,看似「皇帝家事」,實際涉及當時關、隴大族與庶族地主間的勾心鬥角與暗中角力。唐太宗時,對山東士族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打擊,但對以武川軍閥為主的「自已人」關隴大族卻竭力維護、提攜。高宗正妻王皇后,名門大族之女,又是高祖李淵同母妹同安長公主的侄孫女,是太宗當時為兒子「禦選」的「佳妻」。長孫無忌作為帝舅,與韓瑗、於志寧(此人雖首鼠兩端,其實也是反對武氏為後的一派),褚遂良、來濟等關隴士族派系,明確反對高宗廢後。出身於庶族地主的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屬於長期在政治上鬱鬱不得志的「寒族」,名義上是擁立武則天為皇后(其實武氏本人也屬關隴家族),其實是想籍此提高自身的勢力,在政治上想來個大翻盤,如果「押寶」成功,就不僅僅是揚眉吐氣的事情,而且是扳倒敵對勢力的傾力一擊。
  恰巧,唐高宗李治又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懼內蟲,對武氏寵倖正濃,怎麼看王皇后怎麼不順眼。當然,高宗素來懦弱,親舅與一幫重臣皆持反對意見,他還真不敢馬上就施以「龍威」。但李勣一句話,一下子讓高宗「茅塞頓開」:「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深諳宮廷政治之道的李勣老好人一個,自然不願得罪皇帝。有這麼一個重臣表態,高宗、武氏大喜過望,終於心中意決。
  永徽六年十一月,高宗下詔,稱「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併除名,流嶺南」。沒過幾日,奉承上意的「百官」一齊上表,請立中宮。水到渠成,武氏被立為皇后,「百官朝皇后於肅義門」,武媚娘終於嘗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按理講應是二人「之下」,太宗、高宗是也)。
  高宗遂願之後,眼見武後天天興高采烈,總算滿足了這位摯愛婦人的心願。懦人易生憐憫,笑語之閑,李治有時也念起被囚於深宮後院的王皇后與蕭妃,畢竟曾經雲雨枕席,結髮情深。趁武後不注意,高宗帶幾個小內侍,溜至王后、蕭妃的囚所,發現二人的牢室連窗帶門都被封閉死,只在牆上鑿出一個小洞「以通食器」,見此,李治不覺「惻然傷之」,低呼道:「皇后、淑妃,你們倆在裡面嗎?」
  王后聞聽是高宗的聲音,哽咽不自勝,泣答:「妾等得罪,已為宮婢,怎敢勞陛下以昔日位號稱呼我們……希望至尊您看在往昔情份上,讓妾二人能重見日月,得以在院子裡活動就可以,當改此院名為『回心院』」。
  高宗聲中有顫,說:「朕會有處置。」
  這位懦君「慈悲」,反而為王皇后、蕭淑妃招來立時的殺身之禍。
  武後聞聽消息後,登時大怒,馬上派去一隊身強力壯的太監,把王皇后與蕭淑妃按在小裡屋,各擊大杖一百,並斷去兩人的手足,放在兩個大酒甕中,陰險笑道:「讓這兩個婆娘骨醉!」可憐花月美人,玉肌天眷,遍體傷痕,四肢被剁,被浸入於宮殿美酒之中,一時間受盡折磨,求死不得。酒精有殺菌、收斂、止血作用,故而二人「數日而死」。其中煎熬,令人想起都不寒而粟。就這樣,武後仍舊不依不饒,「又斬之」。如此陰毒婦人,高宗冊封她為皇后的詔冊中竟然稱其「譽重椒闈,德光蘭掖……嬪嬙之間,未嘗迕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處死兩個「情敵」,武氏又下令改王姓為蟒氏,蕭氏為梟氏。
  當時,即使是跪受杖刑、斬刑的「詔令」,王皇后嫻淑女人,仍舊起身再拜,聲稱:「願皇上萬歲,武昭儀承恩日隆,此去一死,本為吾命。」蕭妃則大罵:「阿武(武後)妖滑,是她陷我們於此地!願下輩子我生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食其肉!」
  武後聽聞兩人死狀,高興之餘也懷驚恐。畢竟剛開始做壞事,心裡也不安穩,便下敕宮中不得養貓。「武後數見王、蕭為祟,被發瀝血如死時狀。後徙居蓬萊宮,複見之,故多在洛陽,終身不歸長安。」
  除掉情敵,武後計謀長遠,又在李義府、許敬宗二人幫助下,陸續把褚遂良、長孫無忌、韓瑗、於志寧等人貶僻遠之地。諸人沒能在半路病死的,到了當地就被武後黨人活活弄死,斬草除根。
  武後在宮廷政治鬥爭中屢屢得手,其中出力最大的,當屬許敬宗、李義府二人。
  許敬宗,杭州新城人,其父許善心是隋朝禮部侍郎。隋煬帝被弒,宇文化及濫殺朝臣,許善心自然不免。當時,身為兒子的許敬宗「拜乞求哀」,為時人所恥。許敬宗乞得一命,投在瓦崗李密手下,當時與魏征「同為管記」,都是中下級幕僚。武德初年,秦王李世民知其有文名,召為秦府學士。貞觀十年,太宗文德皇后葬禮,追悼大會上,百官蕭穆,屏息悲哀(不裝也要裝)。大臣歐陽詢「狀貌醜異」,從許敬宗面前過,這位爺竟然「見而大笑」,為禦史所劾,貶至洪州。貞觀十七年,因他修撰唐朝《武德實錄》、《貞觀實錄》有功,又調回京城。唐太宗在駐蹕山大破高麗,許敬宗「立於馬前受旨草詔書,詞彩甚麗,深見嗟賞」,並得到日後成為皇帝的皇太子李治歎賞。高宗嗣位,許敬宗代替於志寧為禮部尚書。不久,由於嫁女與嶺南蠻酋馮盎之子,多納金寶,為所司彈劾,貶為鄭州刺史。老小子外放心急,千方百計活動回城,力贊高宗廢王皇立武則天,並相繼讒構長孫無忌等人,深獲高宗、武後寵信。許敬宗晚年,主修國史,誰得罪過自己就編排誰家的「罪惡過失」,誰給錢就給誰的先人大作「讚歌」,收銀無數。同時,老許頭好色無度,臨老又收其母婢為妾,此妾又與他的長子許昂私通,一家亂倫,頗多穢聲。不過,壞人好報應,高宗顯亨三年,許敬宗善終於家,年八十一。
  李義府,瀛州饒陽人。太宗時代,也是因其文筆不俗,為劉洎、馬周(三人是同性戀夥伴)等人所薦,入朝中為監察禦史。進京後,李義府又除太子舍人,得與日後的高宗相往來,關係甚密,因參撰《晉書》有功,被太宗「優詔賜帛」。高宗時,遷為中書合人,加弘文館學士。為了更加飛黃騰達,李義府不遺餘力,力襄武氏成為皇后,出了不少非常好的「壞主意」。事成之後,擢拜中書侍郎,賜以男爵。李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嘻怡微笑,而褊忌陰賊」,笑裡藏刀的典故,正是出自這位李大人。「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時人稱其為「李貓」。由於恃寵無懼,一次看見大理寺監獄中有一個犯通姦罪的婦人淳于氏貌美,他竟敢讓大理丞(典獄長)畢正義把這婦人弄出來「昭雪其罪」,自已置個大宅把這淫婦養起來。他舒服不要緊,事洩,皇上下詔按問,畢正義倒因惶懼「自縊而死」。李義府一點事沒有。高宗夫婦為感激李義府,「諸子孩抱者並列清官,詔為造甲第,榮寵莫之能比。而(李)義府貪冒無厭,與母、妻、及諸子、女婿賣官鬻爵,其門如市。多引腹心,廣樹朋黨,傾動朝野」。可見,這一大家子上上下下都不是好東西。
  其後,李義府外任,也是貪污受賄,肆無忌憚。一次入朝,高宗都親口勸他:「聽說愛卿您的兒子、女婿多為不法,做事應謹慎些才好,我也替您多方回護,希望您囑誡他們小心點兒,別太過份。」李義府聞言,「勃然色變,腮頸俱起」,反問皇帝:「誰和您說的?」高宗說:「我只是說說而己,您也別問誰告訴我的」。李義府不快,也不道歉,「緩步而去」。到這地步,「上亦優容之」,估計也是武後愛臣,高宗不敢拿他怎麼樣。李義府自慚自己祖上不是士族,便上奏改竄太宗時修編的《氏族志》,把自己家描寫成「世代清貴」。
  也是合該有事,有占卜者為李義府「望氣」,說李家大宅「有獄氣,積錢二千萬乃可厭勝」,李義府聞知心急,「聚斂更急切」,並不時出城,白天黑夜登古墳四處瞭望。此舉怪異,被不少人告發,說他「窺覘災禍,陰懷異圖」。這可正觸皇家痛處,高宗夫婦不再容忍,審訊過後,把他一家子長流延州。畢竟有大功於皇帝皇后,以武後陰毒,竟能饒他一命。後來,因遇赦也未能放還,李義府「狀憤發疾卒」,死年五十餘歲。「自(李)義府流放後,朝士常憂懼,恐其複來,及聞其死,於是始安。」
  從許敬宗,李義府兩人的人品以及他們所受的「寵遇」,可以想見高宗、武後兩人的喜惡愛憎及卑下格調。
  
  「二聖」在朝——唐高宗時代的真正「皇帝」
  唐高宗在位,長達三十多年(西元649至西元683),雖屬庸劣之君,又有悍毒之婦,但唐朝在這三十多年中仍舊按照慣性前進不輟,尤其是對外擴張的武功,赫赫揚揚,值得大書特書。
  高宗永徽初年,唐將高侃擊降東突厥餘部,生俘車鼻可汗,東突厥土地皆隸唐朝;接著,唐軍又數次發大軍擊破西突厥叛軍,活捉自稱「沙缽羅可汗」的阿史那賀魯,再把西突厥分為兩部,弱而治之,基本上角決了突厥問題;顯慶年間,唐軍又擊滅野心勃勃的百濟;龍朔二年,鐵勒九姓合眾十多萬叛唐,唐將薛仁貴征討。鐵勒部族挑選數十位軍中最驍健的戰士出陣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穿三人。見勢不妙,十幾萬鐵勒人一齊滾落下馬,叩降請死。「(薛)仁貴悉阬之,度磧北,擊其餘眾」,手段雖屬殘忍,但譜就了中國軍事史上一曲至為傳奇的篇章。為此,唐軍軍士歌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大將李勣不久又攻克高麗,隋煬帝、唐太宗地下有知,這兩位表叔侄當舉杯相碰:終於一伸恨怒之氣!由此,朝鮮半島基本處於大唐控制下,並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右武衛大將軍薛仁貴率唐軍兩萬人駐守當地;西域方面,唐朝更是在早些時候已經把在高昌的安西都護府移至中亞的龜茲國,並設濛池、昆陵二都護府。
  武後真正掌握國政,當在麟德元年(西元664)。
  武後登上皇后寶位初期,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高宗覺得她既有大志又賢慧,喜歡得不得了。得志之後,武後「專作威福」,高宗想自己決定幾件朝事,都會被武後制止,「上不勝其憤」,正應了那句話:「至弱之主,必有暴怒;至暗之主,必有微明」(王夫之)。高宗生氣之餘,又聽說有妖道郭行真常出入武後臥內,行厭勝之法,更加大怒不止。於是,他密召西台侍郎上官儀謀議。上官儀「工於五言詩」,是個詞客文官,回奏說:「皇后專恣,海內不服,請皇上廢掉她」。高宗點頭,馬上命上官儀起草廢皇后的詔書。
  這邊君臣二人正密談,早有武後安排的宮女、宦者撒丫子飛奔,密報武後。武後也不慌,乘輦直入高宗寢宮,訴說自己無罪。「上(高宗)羞縮不忍,複待之如初。」好一個怯懦綠帽皇帝,面對悍婦,羞、懼、畏、忍,一齊湧上心間臉頭,惟惟之餘,他還把上官儀給「賣」了:「我本無此心,都是上官儀教我」。
  武後冷笑。
  從高宗處回到自己宮內,武後馬上喚來得力走狗許敬宗,讓他上書誣稱上官儀與高宗長子燕王李忠謀反,不僅殺掉了上官儀父子,順帶弄死了李忠。李忠是高宗的劉妃所生長子。李忠當年降生,太宗李世民聞訊,高幸得親自來賀李治,「酒酣起舞」,感染得在座群臣「遍舞」,可見當時滿朝君臣的高興勁兒。貞觀二十年,太宗封這位皇孫為陳王。由於當時高宗王皇后無子,就養李忠為子,並經長孫無忌等人擁舉,於永徽三年立為皇太子。永徽六年,王皇后被廢,許敬宗等人「希旨上奏」,要求廢李忠的皇太子,立武後之子李弘為皇太子。由此,李忠被廢為梁王,封房州刺史。由於日漸長大,李忠「常恐不自安」,一日數驚,有時在自己家裡身穿婦人衣服,以防刺客殺他。同時,他因多次作夢,常召巫士來其占卜。武後等人正要解決他,便以此為罪,把他貶為庶人,流放至黔州窮山惡水之地。由於上官儀早年作過李忠 「陳王」時的諮議,武後便乘機把這位「繼子」也弄死了事。一石數鳥,可見武後的婦人之毒。
  武後殺掉上官儀、李忠後,氣焰更熾。「自是上(高宗)每視事,後(武氏)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盛年皇帝,完全成為自己老婆的傀儡,這也是天下一奇。
  不僅殺繼子,武後連親兒子也照殺不誤。武後生有四子,依次為李弘、李賢以及後來時而為帝時而被廢的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李弘仁孝,喜讀書,善待人,並曾諫阻高宗刑殺太過,很有仁德之風。鹹亨年間,李弘親見自己兩個異母姐姐義陽公主、室城公主三十多歲的人,仍舊幽禁於掖庭牢室,「見之驚惻」,上表父皇,奏請放出這兩個姐姐嫁人。武後聽聞,殺心頓起,憤恨李弘意敢把自己死敵蕭淑妃的兩個女兒釋放,恨記在心。過了一年多,趁李弘在合壁宮拜見自己,武後下毒,把自己的長子毒死,時年二十四。同年,她又立自己的二兒子李賢為皇太子。
  李賢「容止端雅,深為高宗所嗟賞」。但武後寵臣明崇儼密奏說李賢「狀類太宗」,武後很害怕這個兒子日後不好控制。同時,宮內的宦者、宮女又都私下議論李賢實際上武後姐姐韓國夫人所生,眾議紛紛,李賢「亦自疑懼」。調露二年(西元680年),明崇儼在京中被人暗殺,武後懷疑是李賢所為,便借事把他廢為庶人,遷於巴州看管。後來,酷吏丘神勣承武後旨意,逼令李賢自殺,時年三十二。李賢長子李光順,也被祖母誅殺;二子李守義病死;三子李守禮,「以父得罪,十數年不出庭院」,直到玄宗繼位,這位王爺才有了好日子過,封為邠王。諸位宗室王爺宴飲,這位邠王有「天氣預報」之稱。數日連陰,李守禮會忽然說:「要晴天了」,果然一會兒就晴;豔陽高照,李守禮會高言:「馬上要下雨」。話落不久,烏雲頓起。諸王以為戲笑,在一次宗室大宴上,大家奏稱邠王有「特異功能」。唐玄宗奇怪,就詢問李守禮何以如此預驗天氣。守禮回答:「臣並無預曉之術。當年我父親(李賢)被貶放後,我被囚禁於宮中十多年,每年都會被武則天數次下敕加以杖打,渾身佈滿傷痕。如果要下雨,臣背上即感沉悶。天要轉晴,臣即感輕健,依此預知天氣,並非有什麼異術。」言畢,李守禮涕泗沾襟,唐玄宗也為之憫然。
  除李忠、李弘、李賢被武後殺害,高宗八個兒子,原王李孝還算病死善終,另外兩個兒子澤王李上金和許王李素節也被武後殺掉。
  許王李素節是蕭淑妃所生。其母被殺後,李素節被貶外放,任申州刺史。不久,又被陸續轉貶,一刻也不停。武則天天授年間,思起其母舊惡,她派人把李素節和澤王李上金召入京師。臨行,李素節聽見城內有人送葬哀哭,感歎說:「想病死是多麼一件不容易的事,怎麼還如此哀哭呢!」連京城都未入,李素節就被武後派人在龍門驛用帶子勒死,並殺其九子。澤王李上金與許王一同被徵召入朝,聽見四弟被殺,惶恐之下,也自縊而死,他七個兒子也被武後於流放途中弄死。
  筆者二十歲時,趁放暑假曾去洛陽的龍崗石窟遊玩。北方秋日,空氣澄明,豔陽高照,盧捨那大佛屹立於山前,莊嚴肅穆,結跏跌坐,令人頓起崇穆之意。大像頭束高肉髻,渦狀紋髮型,雙耳重肩,眼簾微垂,嘴角隱含意味深長的笑意,既有天國的高尚,又有人間的慈祥。據說,此尊盧捨那大佛,作於西元675年(上元二年),是仿摹武則天本人的相貌雕刻而成。筆者當時年青,還不知武則天有那麼多駭人聽聞的殘忍「事蹟」。由此,當時倒可以真正懷有「無暇」之念對佛教藝術進行最深刻的審美
  
變唐為周——真正過了「皇帝癮」的女性第一人
  西元683年底,窩囊廢王八頭高宗李治「駕崩」,時年五十六。「遺詔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唐中宗李顯即位後,「尊天後為皇太后,政事鹹取決焉」。為了暫時穩住唐朝宗室,武後加韓王李元嘉等人以「三公」的座位,「恐其為變,以安其心」。
  唐中宗也是倒楣自找。當皇帝才兩個月,他就想把自己老婆韋皇后的爸爸韋玄貞升為侍中。老哥們剛剛從普州參軍被超升為豫州刺史,現在又因是中宗岳父要再提至「國家領導人」級別,中書令(宰相)裴炎表示不贊成。中宗大怒,高聲說:「我以天下讓給韋玄貞有何不可,怎會可惜一個侍中職位!」
  裴炎生懼,忙向武後宣詔。武後大怒,轉天上朝,大集百官,並命羽林將軍程務挺等人勒兵入宮,當廷宣詔,廢中宗為廬陵王,扶下殿去。李顯還嚷嚷,「我有何罪?」太后親媽在殿上高言:「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接著,又下詔把韋玄貞流放於欽州。這老哥們也倒楣,天上地下,何其促也!
  廢了自己三兒子,武後又扶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政事決於太后,居睿宗於別殿,不得有所預」。
  不久,武則天乾脆自己臨朝稱制,禦紫宸殿視朝,並把侄子武承嗣招至朝中,封為禮部尚書。武大侄子得意忘形,請武後追封其父祖七代為王,立廟尊祀。裴炎諫勸,認為「太后母臨天下,當示至公,不可私於所親」。武後聞言不悅,從此恨上裴炎。追封之事,仍舊施行,武士鷿在地下,肯定會驚訝自己的冷豬肉份量越來越大。
  武承嗣用事後,與堂弟武三思等人不時進宮,勸姑姑「革命」,「盡誅皇帝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唐朝「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
  李勣之孫李敬業、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薄駱賓王等人皆因坐事貶官,相遇於揚州,「各自以失職怨望,乃謀作亂,以匣複廬陵王(李顯)為辭。」
  武後聞訊,心中也驚。她忙遣左衛大將軍李孝逸率三十萬大軍前去征討。楊炎上朝,武後問計,這位宰相回答:「皇帝年長,不親政事,所以外間幾個小子托以為辭。如果太后返政於帝,諸賊則不討自平。」
  武後憤恨,當晚就派人把裴炎逮入獄中。有人勸裴炎向武後道歉,或許能活一命。裴炎說:「宰相下獄,安有活理!」果然,不數日,武後命殺裴炎於市,籍沒其家。
  李敬業等人志大才疏,未幾兵敗,被手下兵將王那相等人斬首,揚、潤、楚三州皆平。不僅自己一家全被殺,李敬業的祖父李勣等人也被挖棺刨屍,並複姓徐氏。此次起兵,惟一留下動靜的就是駱賓王那篇《討武盟檄》。當時,手捧檄文,看得武則天也連連歎賞不已。
  諸事平定,武則天派人去邊疆軍中,殺掉了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程務挺父子英雄,其父程名振在隋末就已威震四方。程務挺少年即隨父行征,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裴行儉大敗突厥阿史那伏念,程務挺為副將,居功甚偉,得封公爵。中宗之廢,程務挺與裴炎出力,可謂也是武後得力鷹犬。此後,程務挺任單于道安撫大使,在邊疆督軍正抵禦突厥。聽說裴炎被逮,程務挺上書「申理」求情,武後婦人,聽不得異議,見表大怒,就派人到軍中斬殺了這位大將。本來突厥人特別害怕這位程將軍,「相率遁走,不敢近也」。聽說他被武後殺掉,突厥人「宴樂相慶,仍為(程)務挺立祠,每出師攻戰,即祈禱焉」。所以,武後是自毀「戰神」。
  「武氏以一婦人輕移唐祚於宮闈,李敬業死而天下靡然順之,無有敢申義問者,非必無忠憤之思興,力不能也。」武則天一久居深宮老娘們兒,玩唐帝於股掌,乍廢乍立,李孝逸、程務挺一方大將,或任或殺,都是府兵制中央集權的功效。然而,正是太宗時代處心積慮「散兵於農」的府兵制,也種下了禍亂的根苗。因為,以農為兵,虛為行陣演習,應以虛文,兵不習戰,將不知兵,曠日持久,太宗想「弱天下」以鞏固中央集權的謀略,最終卻成了「弱自己(唐王室)」的下策。唐玄宗改易府兵為「廣騎」,有所改觀,便仍不能除掉數十年之積弊。而後安史二賊一呼,唐朝江山,一朝瓦解。
  垂拱二年(西元686年),武則天因徐敬業之反,「疑天下人多圖已」,設置銅匭(告密信箱),想大誅殺以立威,便廣開告密之門。為武則天出設告密信箱的,是一名叫魚保家的官僚子弟。李敬業造反,魚保家曾輔助作刀箭。李敬業叛亂平息,魚保家倖免一死。但此人不閑著,上書武則天,把自己設計的精巧的「銅匭」獻上,「中有四格,上各有竅,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武則天很高興,命施行於天下。未及,魚保家的私敵也往「銅匭」中投告密信,告發他當初幫徐敬業造兵器一事,接驗為實,魚保家成了「魚破家」,不僅自己被殺,還被族誅,真是小人枉為小人。
  從垂拱四年開始,武則天加緊了「革命」步伐,開始有計劃地大批誅殺唐朝宗室。九月,琅玡王李沖在博州起兵,其父越王李貞也於豫州回應,唐朝宗室開始了他們絕望搏命的反抗。但武後相繼派丘神勘等人討平,斬殺李貞、李沖等人,並因此大相誣引,殺韓王李元嘉等宗室數百人,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諸王相繼誅死者,殆將盡矣。」
  大戮之下,武則天廣加牽引,連自己女婿薛紹兄弟也不放過,或殺頭、或杖死。太平公主也不哀戚。不久,武後派人殺掉自己侄子武攸暨的妻子,把太平公主嫁給自己這位糊里糊塗死了老婆的漢子。「公主方額廣頤,多權略,太后以為類已,寵愛特厚,常與密議天下事。」武後這個婦人真是很怪,四個親生兒子或殺或廢,對女兒倒好得不行。
  天授元年(西元690年)陰曆九月九日,武則天終於「革唐命,改國號為周」,以睿宗為「皇嗣」,追諡父祖多人為帝,立武承嗣、武三思等十二人為郡王。至此,武則天終於成了真真正正的女皇帝。
  武則天在「革命」進程中,依賴來俊臣、周興、丘神勣、索元禮等酷吏,冤殺宗室、貴族、大臣等成千上萬家,這些得力鷹犬,主人用畢之後,他們自己最終也被弄死。
  來俊臣,雍州萬年人,以善於告密被武則天欣賞,累遷侍御史。他大興制獄,「稍不會意者,必引之,前後坐族千餘家」。由經驗而理論,來俊臣還與手下合著《告密羅織經》一卷,條理分明,簡明易懂,成為酷吏的必讀「工作手冊」。來俊臣天生殺才,每次訊囚,無問對方有何罪狀,均以醋灌鼻,或囚於地牢,或塞入甕中,絕其飲食,環以小火烤炙,所以,幾乎沒有不認罪的。每逢朝廷赦令,他必提前殺盡「重囚」。來俊臣「又與索元禮等作大枷,」共有十個「型號,第一「定百脈」,第二「喘不得」,第三「突地吼」,第四「著即承」,第五「失魂膽」,第六「實同反」,第七「反是實」,第八「死豬愁」,第九「求即死」,第十「求破家」——觀此名號,形象生動,可以想見這些枷具的厲害。
  無論犯人貴殘與否,來俊臣均以致對方為死地為後快。武後大臣如狄仁傑,也在鞠訊之下不得不承認造反。武則天親自審訊,質問狄仁傑為何在獄中承認謀反,老狄如實回奏:「如不認罪,臣早已死在枷棒之下了。」對朝中大臣,來俊臣或以棒殺,或以刀斬,或截舌,或剖膽,甚至為了強取大臣一個美婢,不惜族誅數百人以達到目的。最後,來俊臣玩得過火,想羅告太平公主和武氏諸王以及武則天面首張易之等人,眾人齊起攻之,武後才「下詔棄市」。「國人無少長皆怨之,竟剮其肉,斯須盡矣。」
  周興雖為武後手下酷吏,也被人告發要「謀反」。武則天命來俊臣審理。老來和老周數年老同事,知道對方鐵嘴鋼牙,便宴請對方到自己家裡飲酒。席間,老來問老周審訊犯人讓對方招供的「秘方」。老周莞爾一笑,說,「找個大甕,讓人犯進入其中,四周慢火烤煎,沒有什麼人能不招供的。」老來欣然,馬上讓手下抬來一口大甕——這就是「請君入甕」的由來。
  周興最「有名」的「政績」,是害死大將黑齒常之。黑齒常之是百濟人,「長七尺餘,驍毅有謀略」。蘇定方平百濟,常之以所部向唐軍投降,雖然中間又因懼生叛,最後還是詣唐將劉仁軌降,死心塌地成為唐臣。儀鳳三年,常之在與吐蕃的作戰中,眼見敵人憑高乘險,他連夜率五百敢死隊,直衝上陡壁,殺掉數百人,吐蕃主將嚇得棄軍而逃。此勝克捷,常之得授左武衛將軍。良非川一戰,常之又率精騎三千夜襲吐蕃大軍,「斬首二千級,獲羊馬數萬」。他又整軍屯田,斥堠置烽,「凡蒞軍七年,吐蕃嚴畏,不敢盜也」。垂拱年間,突厥犯塞,常之率唐軍追討,在一個叫兩井的地方,三千突厥精騎正準備親穿甲冑出戰,常之忽然率唐軍出現,雖然身邊只有二百騎,突厥兵仍見之驚恐而逃,「皆棄甲去」。而後,常之又與李多祚合軍,在黃花堆大破突厥,迫使這幫胡人「潰歸磧北」。就是這樣一位立下赫赫功勳的大將,周興誣陷他與右摩楊將軍趙懷節謀反,逮捕至京,關入詔獄。千軍萬馬皆不懼,黑齒常之進了周興等人的活地獄,驚恐畏懼,肝膽俱裂,竟然「投繯死」,害怕之餘,自己上吊死了。
  索元禮與來俊臣「齊名」,時稱「來、索」。老索此人,是西域胡人後代,窮凶極惡,「推一人,廣令引數十百人。衣冠震懼,甚於狼虎……凡為殺戮者數千人……」此人日後因為受賄數目大,也被逮入監獄。開始,由於從前也是「公安人員」,他還不服,獄吏大叫:「把索公鐵籠拿過來!」眼見自己先前所制刑具砸在面前,索元禮馬上服罪,不久,便被老同事們在獄中「折磨」死。
  所有這些酷吏,雖為武則天效盡犬馬之勞,最後都難逃刑誅,「太后亦殺之以慰人望」,由此,可以想見武則天心思之深、手腕之毒,用誰就提撥誰,用過了就弄死給自己找「受蒙弊」的藉口,殺掉這些「大狼狗」。
  不僅這些人隨用隨棄,恩寵之最者如僧懷義,也難逃一死。僧懷義本名馮小寶,是洛陽城中賣藥郎。高祖小女兒千金公主見此人虎頭虎腦,借買藥為名就把他買上了床。用過之後,暢悅非常,為了巴結虎狼之年的太后,便於垂拱元年(西元685年)薦之入宮。武則天一使,大喜過望,馮小寶腰下大藥杵很是管用,立刻剃其為僧,以方便他出入宮中。
  頭上戒疤還是新燒,懷義已經與洛陽那些副部級的高僧大德們如法明、處一、惠儼等人同台出入了。驕蠻如武三思、武承嗣,「皆執僮僕之禮以事之,為之執轡,懷義視之若無人」。同時,他「多聚無賴子弟,度為僧,縱橫犯法」,是個十足的流氓無產者。武後一高興,重修白馬寺,以懷義為寺主。當時,有個小官王求禮聽說僧懷義常出入後宮,還上表勸諫武後:「陛下若以懷義有巧藝,欲宮中驅使者,臣請閹之,以免其汙亂宮闈」。這位小臣真傻,閹掉懷義,太后使啥。
  垂拱四年,懷義為武則天建成駭人心目的巨大「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由此,懷義得拜左威衛大將軍、梁國公。僧懷義是武後「使用」時間最久的面首,則天長壽二年(西元693)年,女皇帝為了讓這位「大老二」立功顯威,派任他為代北道行軍大總管,出兵討伐突厥的默啜可汗。雖為一方總管,但懷義手下皆是當朝宰臣:李昭德、蘇味道等。懷義聚眾議事,宰相李昭德有異議,懷義拿出鞭子劈頭蓋臉一頓亂抽,「昭德惶懼請罪」——誰敢得罪女皇帝枕邊紅人。
  李氏皇族誅除幾盡,惟獨送奉僧懷義的長孫公主以巧媚得存,武則天賜其「武姓,養以為女,內門參問,不限早晚,見則盡歡。」
  後來,御醫沈南璆為武則天「看病」,看著看著也就看上了床,只「醫治」女皇下半身。估計是厭倦了懷義粗蠻型大漢,武則天開始玩起「小白臉」型的文雅書生。僧懷義吃醋,「密燒天堂,延及明堂,火照城中如晝,比明皆盡」。耗費巨億的宏大明堂,一下子成為白地。「大後恥而諱之」。時為天冊萬歲元年(西元695年)。
  「僧懷義益驕恣,太后惡之」。這個賣藥出身的和尚不知好歹,又到處胡說八道,傳到武則天耳朵,老婦人登時起了殺心。太平公主也「用」過這個和尚,此時勸母親扔掉這桶「藥渣」,武後應允。於是,太平公主率數十壯婦僕從,在瑤光殿抓起大大咧咧、四處遊逛的大和尚,把他活活打死。「送屍白馬寺,焚屍以造塔」——真不知懷義大和尚的舍利子,是否粒大而堅硬。
  仔細算算,武則天對僧懷義也夠有情,足足用了十年之久。現在,好多電視劇中瞎編濫造,硬說馮小寶與武後是青梅竹馬。其實,馮小寶提著老二伺侯武後時,老太太已年過花甲,馮小寶當時才二十多歲。如果說「青梅竹馬」,也只能是武媚娘和小寶爺爺弄青梅、騎竹馬了。
  可見,無論是誰,只要敢稍有損於武則天自己的利益,必殺之而後快。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9 15: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