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0-12
- 最後登錄
- 2021-3-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18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55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對前述單位這裡在補充一下
把後續列清單整理一遍吧
Waffen-SS的部隊前後共有38個師級單位,番號如下(親衛隊略):
-正式番號--------------------------部隊名稱------------------------成立時間(西曆)
第1裝甲師----------------------希特勒衛隊師--------------------------1933
第2裝甲師--------------------------帝國師-------------------------------1939
第3裝甲師--------------------------骷髏師-------------------------------1940
第4裝甲擲彈兵師-----------------警察師-------------------------------1940
第5裝甲師--------------------------維京師-------------------------------1940年末
第6山地師--------------------------北方師-------------------------------1942年末
第7志願山地師-----------------歐根親王師----------------------------1942
第8騎兵師--------------------弗洛里安--蓋依師-----------------------1942
第9裝甲師----------------------霍亨斯陶芬師--------------------------1943
第10裝甲師--------------------弗倫茲貝格師--------------------------1943
第11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北歐師-------------------------------1942
第12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師--------------------------1943
第13武裝山地師------彎刀師或克羅埃西亞第1師-----------------1943
第14武裝擲彈兵師-----加里西亞或烏克蘭第1師------------------1943
第15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1師-------------------------1943
第16裝甲擲彈兵師------------帝國元首師----------------------------1943
第17裝甲擲彈兵師----------馮.柏利欣根師--------------------------1943
第18志願裝甲擲彈兵師---霍斯特.韋塞爾師------------------------1944
第19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2師--------------------------1944
第20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1師--------------------------1944
第21武裝山地師---斯堪德培師或阿爾巴尼亞第1師--------------1944
第22志願騎兵師-----------瑪莉亞.特蕾莎師-------------------------1944
第23志願裝甲擲彈兵師---------荷蘭師-------------------------------1944
第24武裝山地師-----------喀斯特狙擊手師--------------------------1944
第25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1師----------------------------1944年末
第26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2師----------------------------1944年末
第27志願擲彈兵師----------佛蘭芒第1師----------------------------1945
第28志願擲彈兵師---------------華隆師-------------------------------1945
第29武裝擲彈兵師----------義大利第1師----------------------------1945
第30武裝擲彈兵師----------俄羅斯第2師----------------------------1944
第31志願擲彈兵師--------捷克--馬赫倫師---------------------------1945
第32裝甲擲彈兵師-----------1月30日師------------------------------1945
第33武裝擲彈兵師----查理曼師或法國第1師----------------------1945
第34志願擲彈兵師------尼德蘭陸地風暴師-------------------------1945
第35警察擲彈兵師-----------警察第2師------------------------------1945
第36武裝擲彈兵師----------德利萬格師------------------------------1945
第37志願騎兵師---------------盧佐師----------------------------------1945
第38裝甲擲彈兵師----------尼伯龍根師------------------------------1945
這38個師當中,有些是由國防軍陸軍跟武裝親衛隊的[外籍兵團](戰前或戰爭前期招募成立)所組成
(比如[第33武裝擲彈兵師----查理曼師或法國第1師]),或是戰爭後期招募志願者組成(比如第15武裝擲
彈兵師------拉脫維亞第1師).
附帶一提,上述舉例的兩個師,就是柏林會戰時,死守國會大廈到被全殲的部隊.
此外,除了由東歐志願者組成的各師以外,番號大於20以上的各師,其實力大多只有團級部隊的水準.
各師的組成種族及敗亡時間全覽
----師名稱---------------------組成種族---------------------敗亡時間
希特勒衛隊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帝國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骷髏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警察師---------------------德(本土,警察)--------------1945年投降,解散
維京師-----------------德(本土),北歐志願兵---------1945年投降,解散
北方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歐根親王師--------------德(南斯拉夫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弗洛里安.蓋依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霍亨斯陶芬師--------------- 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弗倫茲貝格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北歐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希特勒青年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彎刀師---------------------克羅埃西亞人--------------1944年解散
加里西亞師-----------烏克蘭人(俄軍戰俘)----------1945年投降,解散
拉脫維亞第1師------德(本土),拉脫維亞人---------1945年於柏林被殲滅
帝國元首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馮.柏利欣根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霍斯特.韋塞爾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拉脫維亞第2師------------拉脫維亞人----------------1945年投降,解散
愛沙尼亞第1師------------愛沙尼亞人----------------1945年投降,解散
斯堪德培師-------------阿爾巴尼亞穆斯林-----------1944年解散
瑪莉亞.特蕾莎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荷蘭師----------------------荷蘭志願兵-----------------1945年投降,解散
喀斯特狙擊手師----德(巴爾幹德裔),義大利人----1945年解散
匈牙利第1師----------------匈牙利人------------------1945年於匈牙利戰役失蹤
匈牙利第2師----------------匈牙利人------------------1945年於匈牙利戰役失蹤
佛蘭芒第1師-------佛蘭芒人(比利時境內種族)----1945年投降,解散
華隆師----------------華隆人(比利時境內種族)------1945年投降,解散
義大利第1師----------------義大利人-------------------1945年投降,解散
俄羅斯第2師---------俄羅斯人(俄國戰俘)-----------1944年調往[俄羅斯民族解放軍](或說伏拉索夫集團軍)
捷克--馬赫倫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1月30日師----------------德(本土,德裔)---------------1945年投降,解散
查理曼師---------------------法國人---------------------1945年於柏林被殲滅
尼德蘭陸地風暴師-------荷蘭志願兵-----------------1945年投降,解散
警察第2師------------------德(警察)--------------------1945年解散
德利萬格師----------------德(罪犯)---------------------1945年投降,解散
盧佐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尼伯龍根師----------------德(本土)---------------------1945年投降,解散
武裝SS的兵源乃根據SS本部所出版的”Rassen Politik”(種族政策)加以分類,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德國籍的德國人(Reichsdeutsche),包括1937年之前已具有德國籍,在德國本土或國外居住的人民,以及1938年之後的奧地利人。
第二類是德國裔(Volksdeutsche),不具有德國籍,但是在大德意志生活圈居住的德國裔移民。
第三類是日爾曼人(Germanischvolkischen Gruppen),包括北歐的丹麥、挪威、芬蘭、西歐的比利時、荷蘭、法蘭德斯、瑞士人等。
第四類是外國人(Auslander),前述三類之外的人。
------------------------------------------------------------------------------------------------------------
而依照兵源組成之種族,武裝SS的師級部隊也分成五大類,
第一類,乃是戰力最強的,是武裝SS裝甲師,包含第1、2、3、5、9、10、12等七個SS裝甲師,兵員幾乎完全由第一類人員組成,其中的第5SS裝甲師是例外,由北歐和西歐的志願人員組成;
第二類是武裝SS裝甲擲彈兵師或警察擲彈兵師,主要也是由第一類人員組成,
包含第4、16、17、35、38等五個SS裝擲師;
第三類是武裝SS山地師,同樣由第一類人員組成,只有第6 SS山地師;
以上三類師級單位可算是正規的武裝SS師,一般具有較佳的配備與較強的戰鬥能力,但是一些由原本的警察單位轉成的裝甲擲彈兵(第4SS)或擲彈兵師(第35SS)則戰力有限;第38SS “Nibelungen”是最後一個成立的武裝SS師,只存在一個月,兵力只有旅的規模,約5000人,由德國各地士官學校、補充部隊和國防軍的殘部構成,戰力也屬貧弱。
------------------------------------------------------------------------------------------------------------
由德國裔、日爾曼人和外國人組成的武裝SS師,則構成剩下的兩類:
第四類是義勇武裝SS師(SS Freiwilligen xxxx Division,xxx代表屬性),有裝甲擲彈兵、山地師、騎兵師三類,計有第7、8、11、18、22、23、27、28、31、32、34、37等十二個師;人員主要由德國裔和日爾曼人,以及和德國同盟的國家及西歐志願人員組成,其中的第11SS “Nordland” 裝甲擲彈兵師可算是戰力堅強的部隊之一,其他的志願師則戰力中等或低落。
第五類,主要是由外國人所組成的師,尤其是東歐與前蘇聯的降兵或志願兵,統歸為”武裝SS所屬師”(Waffen xxxx Division der SS,xxxx代表何種部隊),這些人員向德國靠攏,主要是希望靠德國的力量在戰後獨立,背後可能是因為不滿蘇聯統治或共產制度,或是因為宗教的因素。計有山地師、擲彈兵師、騎兵師等三類,在全部38個武裝SS師中,這類師是最多的,包含第13、14、15、19、20、21、24、25、26、29、30、33、36等十三個師 戰力一般至為低落,有些甚至是惡名昭彰的土匪部隊,像第36SS Dirlewanger擲彈兵師由罪犯、集中營囚徒、降兵、復權的官兵組成,在華沙鎮暴時幹盡燒殺擄掠的壞事;第13SS山地師發生相當規模的叛逃事件。而這些人員由於”背叛祖國”,多數在戰後也都遭到相當殘酷的對待。
------------------------------------------------------------------------------------------------------------
1SS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 希特勒親衛隊
2SS Das Reich 國家
------SS Pz.Gr.Rgt.3 Deutschland 德意志
------SS Pz.Gr.Rgt.4 Der Fuhrer 元首
3SS Totenkopf 骷髏頭
------SS Pz.Gr.Rgt.5 Totenkopf 骷髏頭
------SS Pz.Gr.Rgt.6 Theodor Eicke 部隊創始指揮官,1943/2戰死
4SS Polizei-Panzergrenadier 警察裝甲擲彈兵 (由警察部隊轉成)
5SS Wiking 維京(以表彰西歐與北歐志願人員)
------SS Pz.Gr.Rgt.9 Germania 日爾曼
------SS Pz.Gr.Rgt.10 Westland 西地(人員由荷蘭與法蘭德斯人構成)
6SS Nord 北方 (在北方作戰)
------SS Geb.Rgt.11 Reinhard Heydrich 海德里希(紀念1942遭暗殺的捷克總督,該團前身為布拉格的佔領軍)
------SS Geb.Rgt.12 Michael Gaissmair 蓋什美爾(16世紀一位奧義邊境阿爾卑斯山區的自由鬥士)
7SS Prinz Eugen 尤金親王(17-18世紀在巴爾幹戰爭中的Habsburg英雄)
------SS Geb.Rgt.13 Arthur Phleps (該部隊首任指揮官,1944/9陣亡)
------SS Geb.Rgt.14 Skanderbeg 非官方名稱
8SS Florian Geyer 蓋爾 (與Gaissmair同時代的騎士,與Gaissmair一樣皆參加1525年的農民起義)
9SS Hohenstauffen 霍亨史陶芬(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家族,著名的巴巴羅莎也是此一家族成員)
10SS Frundsberg 弗倫德斯保 (Georg von Frundsberg,16世紀Landsknecht民兵領袖)
11SS Nordland 北地 (表彰該師由北歐志願人員組成)
------SS Pz.Gr.Rgt.23 Norge 挪威人
------SS Pz.Gr.Rgt.24 Danmark 丹麥人
------SS Pz.Abt. 11 Hermann von Salza 部隊指揮官
12SS Hitlerjungend 希特勒青年
13SS Handschar 韓德斯察 (克羅埃西亞的短彎刀,反映其回教徒背景)
14SS Galizien 加里西亞 (烏克蘭與波蘭邊界地區)該師後來在1945年改稱武裝SS所屬烏克蘭第一擲彈兵師
15SS Latvian #1 拉脫維亞第一 (該師由拉脫維亞德裔組成,原稱為第15SS拉脫維亞義勇擲彈兵師,後來在1944/6改稱第15SS所屬拉脫維亞第一武裝擲彈兵師)
16SS Reichsfuhrer SS SS國家領袖 (由希姆萊的衛隊改編)
17SS Gotz von Berlichingen “GVB” 北利亨根 (16世紀的遊俠)
18SS Horst Wessel 霍斯特維梭 (SA衝鋒隊員,表示該師主要由衝鋒隊志願人員組成)
19SS Latvian #2 拉脫維亞第二 原稱拉脫維亞SS義勇旅,1944/4改編改稱為S第19SS所屬武裝擲彈兵師
第20SS Estonian #1 愛沙尼亞第一 原為愛沙尼亞SS義勇旅,1944/1擴編改稱第20SS所屬愛沙尼亞第一武裝擲彈兵師
第21SS Skanderbeg 斯堪德培( 阿爾巴尼亞裔組成,紀念該國15世紀時偉大英雄George Kastriotis,又稱為Skanderbeg)
第22SS Maria Theresia 馬莉亞泰瑞莎 (匈牙利人組成,紀念18世紀奧國女皇與匈牙利皇后泰瑞莎)
第23SS Kama 卡馬(波士尼亞回教徒在儀式用的短刀,和scimitar類似)。後來解散番號給荷蘭
第23SS Nederland 荷蘭
第24SS Karsjager 喀什獵兵 (Kars是Istria地區特殊的崎嶇山區)
第25SS Hungarian 匈牙利第一師
第26SS Hungarian 匈牙利第二師
第27SS Langemarck蘭格馬克(法蘭德斯人組成,該名為一比利時小鎮,一次大戰慘烈戰場)
第28SS Wallonien 華隆 (比利時南部德語區)
第29SS Italian #1 義大利第一 原為義大利SS義勇營,1944/9擴編改稱
第30SS Russian #2 俄羅斯第二 (白俄羅斯人組成)
第31SS Batschka 居住於Batschka的德國裔人員組成,在塞爾維亞北方
第32SS 30 Januar 一月卅日,納粹掌握德國大權的日子,(也是該部隊成立)
第33SS Charlemagne 查理曼 (法國自願人員組成,紀念法國國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
第34SS Landstorm Nederland 荷蘭國家衛隊(Landstorm是荷蘭在戰前的國家衛隊名稱)
第35SS Polizei-Grenadier 警察擲彈兵 (由德勒斯登的警察學校和其他警察單位構成)
第36SS Dirlewanger 德利萬格(指揮官Oskar Dirlewanger)
第37SS Lutzow 盧佐 (von Lutzow少校,對抗拿破崙)
第38SS Nibelungen 尼伯龍 (德國中世紀敘事詩”尼伯龍之歌”)
將近一百萬的武裝親衛隊當中
居然有四十萬餘的外籍成員
以下是這些兵源的本籍
德裔匈牙利人 八萬人
荷蘭人 五萬人
哥薩克人 五萬人
德裔捷克人 四萬五千人
拉脫維亞人 三萬五千人
烏克蘭人 三萬人
德裔克羅埃西亞人 兩萬五千人
佛萊明人 兩萬三千人 (比利時北部)
義大利人 兩萬人
愛沙尼亞人 兩萬人
克羅埃西亞人 兩萬人
德裔西歐人 一萬六千人 (定義不明)
華隆尼人 一萬五千人 (比利時南部)
塞爾維亞人 一萬五千人
白俄羅斯人 一萬兩千人
丹麥人 一萬一千人
法國人 八千人
土庫曼人 八千人 (當時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這些是來自俘虜)
德裔羅馬尼亞人 八千人
挪威人 六千人
羅馬尼亞人 五千人
德裔波蘭人 五千人
德裔塞爾維亞人 五千人
歐洲人 四千人 (西班牙,瑞士,瑞典,盧森堡,英國)
阿爾巴尼亞人 三千人
保加利亞人 一千人
芬蘭人 一千人
以下則是不足一千的:
德裔北歐人,德裔俄國人,德裔法國人,德裔英國人
德裔美國人,德裔巴西人,德裔中國人,德裔西南非人,德裔東南非人
德裔南美人,德裔巴勒斯坦人,德裔日本人
德裔蘇門達臘人,德裔墨西哥人,德裔澳洲人
德裔印度人,德裔新幾內亞人
這個武裝親衛隊為了擴充規模,還真是用盡手段
只要是帶有德國血統的都被招募而來
也造成後期武裝親衛隊的素質低落
《 本帖最後由 liusir 於 2010-6-20 08:34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