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升學壓力是扭曲教育本質的元凶 / 楊朝祥
在各項教育改革的工作中,最具爭議性且最急迫性的工作可能就是升學壓力的紓解,從「高中自願就學方案」、「廣設高中大學」,以至最近的「多元入學方案」,在在都是為紓解升學壓力而設計,也是為導正教學正常化而努力。然而雖然各項方案都已如期實施,但弔詭的是升學壓力不減反增,學生苦不堪言,教學也極度的被扭曲。
入學機會增加 升學壓力反增
適度的壓力可以刺激學生學習,對教學成效之提升頗有助益,但過度的壓力將使學生身心無法負荷,造成身心的傷害。目前存在於教育體系中的沉重升學壓力不僅戕害學生身心甚鉅,更扭曲了教育的本質,使每個階段的教育都在為下一階段教育的入學考試作準備,學生被訓練成「考試的機器」、「解題的技術工」,該學的知識技能無法達成,教育培育「全人」的功能均被忽略。現今社會中年輕人不知進退應對,國民素質逐漸低落,都是因為受到升學壓力過度沉重的影響。
許多教改人士認為升學壓力沉重是因就學機會不足所致,創置更多入學機會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廣設高中大學」因此成為四一零教改聯盟上街頭訴求的四大目標之一。但是隨著入學機會的增加,升學壓力卻不減反增,以今年入學為例,高中職、五專的入學機會已遠超過國中畢業的學生人數,大學入學的機會已超過八成,但升學的壓力較之以往更為嚴重,家長、學生的抱怨聲不斷,顯然的,創建更多入學機會似乎無法為升學壓力解套。
當創置更多入學機會仍未能解決升學壓力的問題時,有識之士又提出改革入學方式為紓解升學壓力的妙方良策,「自願就學方案」、「改良式聯招」以及最近實施的「多元入學方案」紛紛出籠。過去聯招一試定終身雖為各界所批評,但其公平性卻受到各界肯定,而學生雖苦,也僅需應付一次的聯考而已。多元入學方案尊重多元智慧,期盼把每個學生都能帶上來,立意雖佳,但因家長與學生的誤解,以為每個領域都需出類拔萃,因此科科需要考、科科要補習,學生升學壓力反而更為沉重,顯然的,欲以入學方式的改革來減輕升學壓力的策略也徒勞無功。
在台灣的社會中,升學壓力有其特殊的背景與來源,與國外的狀況大不相同,如果深入的分析,不難發現台灣社會中的價值觀及教育體制中明星學校的迷思是升學壓力的主要根源:
一、社會多元價值觀尚未建立:台灣雖號稱是多元的社會,但「士大夫」的觀念卻仍深植人心。機關、企業用人之時,仍然是「文憑至上、學位第一」,雖時常以「職業無貴賤」安慰年輕人,但如果不能繼續升學,則被貼上「不學好」、「沒前途」的標籤,如果沒有學位,在就業市場中謀職不是處處碰壁,就僅能擔任沒有地位的的藍領工作。在這樣的社會價值氣氛(Value Climate)下,再加上社會富裕,家庭可以擔負子弟的就學經費,每個家長都會為了子女的前途,要求渠等繼續升學,激化了升學的風潮。
二、明星學校迷思尚未根除:學校應建立多元學習的特色,不同專長智慧的學生可至適合其學習的學校學習,能促進學生專長智慧的學習就是明星學校,只要在專長智慧上能有所成就,能有所發展就是菁英學生,只要發展得宜,「生生皆英才,校校是明星」。但可惜的是因受社會士大夫觀念的影響,所謂明星學校是升學率高的學校,而學校結構有如金字塔型,在尖端的明星學校數量少,一般性的學校多,在大家都爭相「擠」明星學校的情況下,能進明星學校或明星科系的學生人數極為有限,因此升學壓力仍無法消弭。
社會多元價值觀亟待建立
想要紓解升學壓力,首要就是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建立,但因社會中的士大夫觀念已深植人心,想在短期之內有所變革是不可能做到的,如何對年輕的一代加強宣導確有其必要,而利用各種媒體、社會教育的機會對成年人的宣導亦不可忽略。更重要的是,建置一套「重學力輕學歷」的敘薪制度,在敘薪制度的引導下,逐漸變更國人「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個人憑個人的資質作最佳的生涯的規劃,必有助於士大夫觀念的淡化,亦有助於升學壓力的紓解。
如今升學壓力的產生並非升學機會不足,而是因為學生受社會價值觀的導引,都擠向「明星」的學校或系所,因此,在社會多元價值觀逐漸形成之時,學校應配合建立特色,吸引適合學生的就讀。當學生各取所需,逐漸分流之際,升學壓力亦能逐漸紓解。
升學壓力不僅僵化了台灣的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質,更使「全人教育」、「探究事物真理」的理念落空,如果不思變革,不僅人力素質逐漸低落,國家的競爭力更將衰頹不振,這是國家命脈之所寄,絕不再掉以輕心了。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7-4 20:3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