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書法瑣談】廟堂三巨制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9 16:40: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漢古隸自秦隸衍生,歷經一百三十年左右的傳寫,在西漢昭、宣兩帝之間逐漸趨於成熟,幾經美化、簡化、草化,演變而成漢代隸書,漢代早期的隸書,還未脫離篆法。

由里耶秦簡來看,漢隸是承襲前朝秦隸文字而繼續發展。它一方面吸收秦隸中初始萌生的波磔筆法,另一方面在筆勢上,產生左撇和右捺的波磔,使字的兩邊分布整齊,具有左右飛舞之姿,像古厝的飛簷,輕盈活潑。但是愈往後期則愈有規範。

至東漢後期隸書的發展已進入成熟時期,書法風格一碑一奇,瑰奇偉麗,面目眾多,且各領風騷。神道、廟堂碑上常見典型隸書,或樸厚,或娟秀,或典雅,其中以廟堂三巨制最經典,分別是《乙瑛碑》、《禮器碑》及《史晨碑》,現存山東曲阜孔廟,合稱孔廟三大名碑,備受書法家推崇。

《乙瑛碑》記載漢魯相乙瑛奏請朝廷置孔廟百石卒史執掌祭祀一事。其用筆方圓並施,線條肥瘦停勻,字型方正沉厚。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虛和則有《乙瑛》、《史晨》。」

《禮器碑》記錄東漢桓帝年間,魯相韓敕修建孔廟、增置禮器並免除孔子家族傜役稅賦等事蹟。碑文字跡清勁秀雅,神采肅穆有廟堂氣。清王澍《虛舟題跋》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

《史晨碑》分前、後碑,前碑是記錄東漢魯相史晨奏請祭祀孔廟之事,後碑則記載史晨祭祀孔廟和饗禮的盛況。前後碑字體如出一人之手,傳為蔡邕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21: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