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揭秘清宮怪現象:清朝皇帝大多死於冬天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10 21:04: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清朝入關後死於紫禁城(含離宮)的皇帝共有9位,其中三位死在正月頭,即春節期間。他們是:順治帝福臨,死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乾隆帝弘歷,死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道光帝旻寧,死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此外,康熙、同治、光緒、宣統四位皇帝都死在嚴寒的冬天:康熙帝死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同治帝死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光緒帝死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剛進入冬天;宣統帝(死時已是庶人)死於西元1967年10月17日,剛剛立冬。如此看來,即將「大行」的清朝皇帝大都熬不過冬天。
  清帝為何大多死於冬天?筆者認為,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從年齡看,乾隆帝活了89歲,他的死可以說是「盡其天年」,抑或是「無疾而終」;康熙帝和道光帝都活了69歲,都年近「古稀」,也可以說是年老體弱的原因。

  除了年齡原因外,同當時難以防治的傳染病不無關係:分別只活了24歲和19歲的順治帝和同治帝,都死於傳染性極強、在當時又很難防治的烈性傳染病天花,而冬天又是天花最肆虐的季節;光緒帝患的是結核綜合病,這在鏈黴素沒有發明前的清代,也幾乎是難以治癒的絕證。他死在冬季的原因,是因為結核病再合併冬季易發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遇到嚴寒天氣,使本就虛弱的身體更加不堪一擊。

  從以上清帝死亡原因可以看出,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天花病毒和結核桿菌是人們的最大天敵,因為人們還沒有找到戰勝它們的有力武器——牛痘疫苗和鏈黴素等預防和抗結核之藥物。至於一些老年帝后熬不過冬天,乃是因為在嚴寒條件下,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影響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促使老年人衰弱和死亡。

 小貼士:冬天怎樣正確養生?
  一、保暖。冬屬陰,以顧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季「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二、健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以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相當重要。

  三、防病。冷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使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症狀加劇。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注意耐寒鍛練,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多飲。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量不應少於2000~3000ml。

  五、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適宜的活動,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繩、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不錯的方法。

  六、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粥養。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為適宜。

  八、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陰平陽秘,陰陽調和則機體健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20: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