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0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心理和諧、心理健康,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社會,是夢想與磨礪並存,機遇與挑戰難分,希望與絕望共生,快樂與痛苦相隨,幸福與苦難同在的社會。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市場經濟活力四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再加上失業的危機、環境的污染、雜訊的干擾、貧富的擴大、誘惑的增加……,這一切,使許多人心神外馳、疲於奔命,整日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破壞了心理的平衡,導致了身心的疾病。心理問題因而成為了現代社會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如何及時地排遣不良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尋求人性的複歸?這是當代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借鑒國外心理健康研究的優秀成果,發掘中國古代的寶貴資源,加以融會,加以貫通,這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道教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濟世利人的責任意識、抱樸守真的價值取向、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柔弱不爭的處世之道、重生養生的人生追求、清靜恬淡的精神境界,對那些飽受心理困擾之苦的人來講,無疑是一付精神良藥。本文以漢代河上公章句的《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為研究物件,把道教心理健康的理論精髓發掘、梳理為:(1)心理健康的免疫劑:利而不害,為而不爭;(2)心理健康的安神丸:少私寡欲,知足知止;(3)心理健康的定心丹:知雄守雌,以柔勝剛;(4)心理健康的營養液: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靈活運用這些基本原則,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強自己的心理歷練,可以達到心理和諧,悅納自我,與天地大道合而為一。
一、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心理健康的免疫劑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源于《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利而不害”,是指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做害己害人害社會之舉;“為而不爭”,是指做事要盡力而為,且不爭名利,不與人攀比,不妒賢嫉能。全句的意思是說:自然的規律是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人世的原則是只為他人而不爭奪。概要地說,就是要求人們行善與不爭。《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傷害也。聖人法天所施為,化成事就不與下爭功名,故能全其聖功也。”[1](p84)
行善是“長生之本”。生命的長與短,健康狀況的好與壞,均與善惡密切相關。《墉城集仙錄》卷一說:“長生之本,惟善為基”[2](p166)。《太上老君戒經》也認為,“入善而生,為惡而死。”人要健康長壽就必須行善,惟善是從;人若是作惡,則會短命夭折。如何行善呢?第一,要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抱樸子內篇•微旨》說:“然覽諸道戒,無不雲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已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湣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已之得,見人之失如已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忌妒勝已,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3](p125-126)在道門的眾多戒律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以慈愛之心對待萬物,是愛護和同情的基礎。恕,就是由此推彼,恕己及人,即將心比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強加於別人,自己視作愉快的,也希望別人獲得。
第二,要先人後己,捨己為人。道教認為,人只有以他人的生命和利益為重,想方設法去拯救他人,解除他人的痛苦與疾患,才能有利於自己。《晉真人語錄》教誨修道者:“若要真行,須要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為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乃真行也。”《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也說:“大慈之道,度人為先,……夫欲度身,當先度人;眾人不得度,終不度我身。”只有首先濟度他人生命,我身方可得度,眾人的生命得不到維持與提升,我的生命也就很難得以維繫與延續。《太微仙君功過格》說,為國為民為他人興利除害,一分為二功;為己一分為一功。它說:“旦夕朝禮為國為眾焚修,一朝為二功;為己焚修,一朝為一功。”只有把自己置於他人之後,首先想到別人,才能為自己積累功德;只有普度眾生,才能最後拯救自己的生命。因此,先人後已,普度眾生是充實自己生命,拓展自己生命的有效途徑。
第三,要矜老恤孤,憐貧憫病,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淨明派強調:“凡得淨明法者,務在濟物,見他人之父,見他人之母,如我父母。矜老恤孤,憐貧憫病,如病危急,若在己身。”《呂祖全書》卷九教人博施普濟,方便他人,援溺救焚,扶危濟困,並說,從前漢天師張道陵在米價高漲時,或以原價出售,或救濟貧民,分毫不取;許真君合藥治病,救死扶傷,建立大功;葛仙翁行祭煉法,拔度幽冥,一切有情,皆度超升。該書卷二十八教人“或行一善事,以濟人之困窮;或出一善言,以解人之冤結;或施一臂力,以扶人之阽危。”宋代李昌齡作《感應篇》,倡導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憫人之短,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遏惡揚善,扶危濟困,認為那些能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的人就會“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
孫思邈認為,行善是長壽的重要條件,主張,養生以養性即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為主。在《千金方•養性序第一》中,他說:“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習無不利也。性既習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經也。蓋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故也。……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4](p495)
前面說了“利而不害”,下面我們再來談論“為而不爭”。“爭”是導致怨氣、怒氣和抑鬱不平之氣的根源,人們常常因“爭”而面紅耳赤,怒氣衝天,甚至導致打架鬥毆或更嚴重的事端,“爭”是人們身心健康的障礙。醫學研究表明,心臟病、中風、癌症等均與患者的易怒好爭等心理障礙息息相關。道教提倡“不爭”對消除人們的緊張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大有裨益。相反,“不爭”則能使人謙虛謹慎,不驕不傲,能消除人類社會一切不平的爭端,化解一切因爭端引起的不愉快。正因如此,老子把“不爭”當作一種美德,並極力推崇謙下不爭,主張“人之道,為而不爭”,認為只有不與人爭功名爭地位,才能避免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糾紛,才能擁有心靈的平和與寧靜,形成和睦融洽的人際關係。在老子看來,與人爭強好勝、爭名奪利的道路既狹窄又險惡,與其弄得兩敗俱傷,人我不歡,倒不如謙下不爭,以和為貴。此外,因為不爭強好勝,不心浮氣躁,心理就會處於平衡,也就不會產生痛苦與煩惱,故《道德經》第八章說:“夫唯不爭,故無尤”。《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故於天下無所爭而亦無憂怨之者。”[1](p24)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二章還認為,如果不與人爭,那麼全天下就沒有人能和他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此言天下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1](p35)由於道教崇尚不爭,許多道教徒便身體力行,歷史上就有隱居深山的高道,他們與世無爭,倍受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的稱讚。如天臺山高道司馬承禎,不爭仕官,被召進京後仍堅持回返天臺,受到三代帝王的尊崇。
老子所謂的“不爭”,並非一味地反對任何爭鬥,也非消極地坐以待斃,不求進取,而是反對不講道義,不講策略的爭鬥。“不爭”的真義是要求人們從爭名奪利的羅網中解脫出來,不爭功名,不爭利祿,不爭地位,不爭待遇,不爭高下,不爭是非,不與別人爭吵,不跟敵人爭戰等等。這是一種“不爭之爭”,其實這種“不爭之爭”也是一種爭,只不過它不同於一般人的以利己為目的的外在之爭,而是從利人利物出發的深層意義上的爭。正如老子自己所說的“利萬物而不爭”,“不爭”的前提是“利萬物”與利人。這種利物而不與物爭功,利人而不與人爭名的“為而不爭”,不僅有利於社會,而且也能使自身從名韁利鎖中解脫出來,這難道不值得效法與提倡嗎?像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趙雲,一生立下無數戰功,但他只求立功,而不爭功,始終無私無畏,積極樂觀,可以說是“君子坦蕩蕩”的典範;同為蜀國大將的魏延,雖然也立過不少戰功,但他總是爭功,而且斤斤計較,結果一再出醜,心情不佳,可以稱得上是“小人常戚戚”的典型了。魏延的教訓,難道不應引以為戒嗎?不爭、忍讓是健康長壽的重要保證,也是消弭煩惱,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紐帶。常言道:“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天高海寬”。如果人人都能處處忍讓,一切禍患便會煙消雲散。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心理健康的安神丸
“少私寡欲”,源于《道德經》第十九章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意思是說,保持言行淳樸,減少私心雜念,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見素者當抱素守直不尚文飾也;抱樸者當見其篤樸以示下。故可法則,見賢遍反,樸普角反。”[1](p32)“知足知止”,源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知足之人絕利去欲,不辱於身。知可止則財利不累身;聲色不亂於耳目,則身不危殆也。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在已。治身者神不勞;治國者民不憂。故可長久。”[1](p55)
道教認為,為人處世應當節制欲望,個人修煉應當少私寡欲,因為貪欲有害身心健康。《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就是說,我之所以有大的憂患,是因為過於關注自身,如能淡化自我,則會減少許多個人的憂傷。換言之,人之所以有憂患,是因為有私欲,如果沒有私欲,就不會有憂患。《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身則憂其動勞,念其饑寒,觸情從欲則遇禍患。”[1](p27)《道德經》第十二章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聲色犬馬,飲食男女,本是人的生理需要,但是如果過分地追求,非但無益於身心健康,反而易使人的身心倍受傷害。久觀五彩繽紛的色彩,會使人眼花繚亂,影響和損害視力;久聽娓娓動聽的音樂,會使人嗡嗡耳鳴或失去聽力;久享山珍海味會使人食欲不振,胃口不好;醉心于馳馬行獵,會使人心靈放蕩,神志發狂;迷戀貪圖稀有珍貴的財貨,會使人圖謀不軌,冒死輕生。可見,目欲、聲欲、味欲、情欲、物欲,過度了有百害而無一益。《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貪淫好色傷精失明;好聽五音則和氣去,不能聽無聲之聲;爽亡也,人嗜五味則口亡失於道;馳騁呼吸精神散亡,故發狂;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傷身辱。”[1](p26)《南華真經注疏•駢拇第八》說:“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5](p187-188)莊子認為,對名利的追求導致了對身心的殘害。相反,葛洪則說:“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養其心以無欲,頤其神以粹素,掃滌誘慕,收之以正,除難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滅愛惡之端,則不請福則福來,不禳禍而禍去矣。”[3](p170)孫思邈在《千金方•導引養性法第二》中說:“養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臥、久聽、久視。莫強食,莫強酒,莫強舉重,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莫跳踉,莫多言,莫多笑。勿急急於所欲,勿悁悁懷忿恨,皆促壽命。若能不犯,則長生也。”[4](p497)
然而,要徹底根除名利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因為名利作為世俗的功利價值畢竟是世人所需要的,它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如果說對功名的崇尚,是人們對精神源流的渴望,是對終極價值的嚮往,那麼對利祿的熱愛,則是人們對物質食糧的需求,源于人們對現實物質利益的需要。
正因如此,道教既不禁欲,也不縱欲,而是倡導淡泊名利,少私寡欲,適可而止,強調“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5](p289)。老子主張以無欲為欲求,不看重難得的財貨,《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說:“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要求人們減少私心,降低欲望,在名利財貨的追求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使身心為物所累。
少私寡欲有利於健康長壽,古語雲:“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裏邊藏,若能跳出牆外去,不是神仙也壽長。”明代龔居中在《紅爐點雪》中說:“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實證明,倘若能減少私心、欲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使人變得心地坦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很難想像,一個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能不為名利所累,能健康長壽。《太上老君養生訣•養生之真訣》清楚指出:“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萬物糾心,神豈能內守?”這說明要想心身健康,就必須淡薄名利,禁絕聲色,減少貪欲,戒除禍心。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要求“目不欲視不正之色,耳不欲聽醜穢之言,鼻不欲向膻腥之氣,口不欲嘗毒刺之味,心不欲謀欺詐之事”[2](p476),因為它們會“辱神損壽”。孫思邈在《千金方•養性序第一》中引嵇康語雲:“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五者必存,雖心希往者,口誦至言,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躋,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4](p495)
正因少私寡欲在養生中的重要性,道教的戒律,如《說十戒》、《思微定志經十戒》、《老君想爾戒》、《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等,都強調“防止噁心邪欲”之戒,道教初期戒律更以戒貪欲、守清靜為主旨。
要做到少私寡欲,離不開知止知足。老子敏銳地洞察到人類痛苦的根源都在於不知足以及放縱自己的欲望。《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常足者,無欲以累其心,故常足也。若欲心既明,所以為罪為禍為咎也。”[1](p57)在老子看來,不知道珍惜現有的,過分地追逐名利,勢必招來災禍和不幸。好名的人必為虛名所苦,重利的人必為貪利所困。人性是貪婪的,常會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由於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是無窮的,以有限去追逐無限,則會自尋煩惱。對此,《太平兩同書•厚薄第五》說得很清楚:“故性命之分,誠有限也;嗜欲之心,固無窮也。以有限之性命,逐無窮之嗜欲,亦安可不困苦哉!”[6](p915)如何擺脫心為物役、身為物累的困境呢?要學會知足知止。
《道德經》第八十章說,一個知道自我滿足的人自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甘其蔬食,不漁食百姓也;美其惡衣,不貴五色;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樂其質樸之俗不轉移也。”[1](p83)清貧的生活,只要覺得心安,就會日日花紅柳綠;相反,坐擁華廈的巨富,如果身陷在貪欲的火宅中,怎能聽到清脆的鳥語,聞到迷人的花香?真正富有的人,不是腰纏萬貫而貪得無厭的人,而且那些雖然清貧卻能知足的人。《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也說:“知足者富”。《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人能知足之為足,則長保福祿,故為富也。”[1](p45)
知足知止是獲得健康情緒的有效方法。知足知止者不作無益的奢望,無論對什麼樣的地位、待遇都很滿足,隨遇而安,思想開朗,內心恬靜,無所憂愁,使自己的精神總處於良好的狀態中,心理總保持著平衡和樂觀,這就是“知足常樂”。
如何做到知足知止呢?有兩種比較的方法。第一種是與處境比自己差的人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然心安理得。第二種方法,和自己過去相比,通常現在的處境總比以前好些,這樣一想,思想自然開朗。人如果知足,即便貧如乞丐、賤似奴脾,也會安然自在,而有無窮的樂趣。人如果不知足,雖富可敵國、貴為天子,仍會絞盡腦汁,設計陰謀,憂慮不止,得隴望蜀,以有限的精神,去追逐無窮的嗜欲。雖然處在極樂的環境中,自己卻生出許多苦惱。正可謂:“窮人自有窮人的快樂,富人自有富人的煩惱。”
三、知雄守雌,以柔勝剛:心理健康的定心丹
“知雄守雌”,源于《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的“知其雄,守其雌”。《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知自尊,顯當複守之以卑微,去之強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也。”[1](p41)“以柔勝剛”,來自《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圓中則圓,方中則方,擁之則止;決之則行。水能懷山襄陵,磨鐵消銅,莫能勝水而成功也。夫攻堅強者,無以易於水。水能滅火;陰能消陽。舌柔齒剛,齒先舌亡。”[1](p81)老子以水為例,認為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的了,它隨圓而圓,隨方而方,但它比什麼都更能攻擊堅硬的東西,滴水穿石就是這個道理。
在為人處世和修身養性方面,老子主張知雄守雌,守柔處弱,要求人們心態要平和,不要爭強好勝。在《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他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明明知道什麼是雄強,卻安於雌柔,像天下的水歸往溝溪一樣,甘願處於天下卑低之處;明明知道什麼是潔白,卻安持汙黑,並以此作為天下的法式;明明知道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甘願作為天下歸附的山谷。老子認為,在雌柔中含有雄強的因素,守雌是為了雄強;在汙黑中含有潔白的成分,守黑才能得到潔白;在屈辱中含有榮耀的萌芽,守辱才能顯現榮耀。《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曲已從眾不自專,則全其身也。枉屈已而申人,久久自得直也。地窪下,水流之;人則下,德歸之也。自受弊薄,後已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自受取少則得多也。天道祐謙,神明讬虛。財多者,惑於所守;學多者,惑于所聞。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能為天下法式也。”[1](p35)老子之所以勸導人們要知雄守雌、守柔處弱,是因為在老子看來,人生在世,如果鋒芒畢露,過於顯示自己,那就會招致敗亡,自尋苦惱,正如錐子磨得太尖,就會折斷一樣。因此《道德經》第四章主張“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就是說要挫掉自己的鋒芒,解脫自己的紛擾,隱蔽自己的光耀,使自己混跡於世俗之中。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自得其樂。所謂“和光同塵”,就是《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中所說的“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聖人行方正,率下不以割截。聖人廉清無欲,不以已傷害人。聖人雖直,曲已從人,不自申之。聖人知之明,常如暗,暗不以耀眩惑民。”[1](p66)
在社會競爭十分激烈的現代,人人不甘示弱,個個守剛處強,都想站在高處,搶佔上風成為強者,都以更高、更快、更強為追求的目標,認為只有強者的才是不可戰勝的。然而,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卻以其獨特的智慧,深刻地揭示了柔勝剛、弱勝強的人生哲理,並把守柔處弱作為其人生哲學的基本信條之一。
老子非常推崇“柔弱”的力量,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人生含和氣抱精神,故柔弱也。人死和氣竭,精神亡,欲堅強也。和氣存也,脆;和氣去也,槁。以其上二事觀知之,知:堅強者,死;柔弱者,生也。”[1](p80)
從自然現象說,“木強則折”,樹木小時候柔軟細弱,但有柔韌性,隨風搖擺但不易折斷;長大後漸失柔韌之性,加之樹冠長大,極易被大風吹折。無數事例證明《道德經》第七十三章的論斷,“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敢”即剛強,“不敢”即柔弱,勇於逞強的,往往斷送性命;敢於示弱的,反而能保存自己。“勇”雖相同,卻生死殊途。《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勇敢有為,即殺身也。勇於不敢有為,則活其身。敢與不敢,活身為利,殺身為害。”[1](p78)所以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老子感慨道:“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強梁’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命死也。老子以強梁之人為教戒之始也。”[1](p54)
老子看到了柔弱與剛強之間的這一特殊現象,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斷言:“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與物造功,大木處下,小物處上。大道抑強扶弱,自然之效。”[1](p80)在《道德經》第四十三章中斷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柔弱的卻往往處於上位;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卻能夠戰勝最剛強的東西。《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至柔者,水;至堅,金石。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1](p54)《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普天之下沒有比水再柔弱的了,它在圓而圓,在方而方,但它卻能滴穿金石,漫山過嶺,摧毀剛強的東西,沒有什麼能勝過它。抽刀斷水水更流,陽剛者反而勝不了陰柔,這正體現了以柔克剛的奧妙。
從心理養生的角度來看,守柔更優於執剛。甘於守柔,則可以恬靜安適、心平氣和;相反,執剛的人往往因逞強好鬥,會激化矛盾,徒添許多煩惱。另一方面,由於柔弱可以勝剛強,而世人偏偏崇尚剛強而不知守柔處弱,這就可能會由雄強變為雌柔,由得意變為失意,從而帶來無窮無盡的精神痛苦與煩惱。老子的守柔處弱,知雄守雌的人生哲學,不僅可以使原本柔弱的一方得到安慰,安於柔弱,而且也給由剛強轉為柔弱的大批失意者提供了一劑解脫痛苦的藥方。
老子所說的柔弱,不是衰弱,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獨特的取勝之道和生存之道。“張良禮讓獲兵書”、“孫臏示弱獲逃生”就是明證。
四、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心理健康的營養液
“清靜無為,順其自然”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一。“清靜”源自《道德經》第四十五章的“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勝極也,春夏陽氣躁疾於上,萬物盛大,極則寒,寒則零落死亡也。言人不當剛躁也。秋冬萬物靜於黃泉之下,極則熱,熱者生之源。能清靜則為天下長;持正則無終已時也。”[1](p54)《真仙直指》對清靜作了明確的界定,它說:“清靜二字,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心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無為”源于《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的“道常無為”。《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道以無為為常也。”[1](p48)老子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這裏的“無為”是與“妄為”對立的,實際上是無為而無所不為。“順其自然”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法”是取法的意思。順其自然,就是說不要勉強去幹那些有悖於自然規律的事情,不要強行蠻幹、不要倒行逆施、不要急於求成。要瞭解和掌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人當法地,安靜柔和。地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淨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1](p38-39)
清靜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助益。《管子•內業》說:“人能正靜,皮膚裕寬,耳目聰明,筋信而骨強。”認為清靜能使皮膚松緩,耳聰目明,筋肉舒展,骨骼堅強。《南華真經注疏•刻意第十五》說,人如果能夠“恬淡寂漠”、“虛無無為”,就能“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做到“德全而神不虧”[5](p314-315),保持心理的健康。《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也認為“清靜養神”是健康之道,它明確指出:“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因為“人安靜不涉邪氣,則神氣甯以內藏,人躁動冒邪氣,則神被害而離散,髒無所守,故曰消亡。”[7](p279)這說明身心的清靜有助於神氣的潛藏內守,而身心的躁動則會導致神氣的外弛甚至消亡。嵇康在《養生論》中也說:“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昏于上,國亂於下也”,指出了神躁不靜的極端危害性。可見,清靜是攝生修養,調適精、氣、神的有效途徑。《南華真經注疏•在宥第十一》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廣成子1200歲時還形體不衰,黃帝便問道:“怎樣才能長生?”廣成子則強調長生的要訣在於清靜,他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5](p220)
那麼如何保持心理上的清靜呢?老子的辦法有兩個。一叫“塞兌閉門”,一叫“滌除玄鑒”。老子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就是要關閉掉通往聲色味的門戶(泛指人體五官),堵塞住欲念的洞口,靜心養性,終生不與煩惱接近。這樣,才能做到《道德經》第二十六章所說的“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才能不為外物所牽累,超然於物外,保持內心的清靜,真正做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卷雲舒”。“滌除玄鑒”主要是指清除心中的一切雜念。使人常處於虛靜的心理狀態,以便與“道”達到合一的境地。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它是與“妄為”、隨意而為相對立的“順勢而為”、“順自然”,也就是要尊重客觀事物的本性和法則,在條件不具備的情勢下,不要盲動和冒進。《淮南子•修務訓》中說:“若吾所謂無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而曲故(即巧詐)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即自矜),功立而名弗有。非謂其感而不應,功而不動者。”這裏所講的無為,明確地指出是:排除了“私志”、“嗜欲”的“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而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這裏提到的“推自然之勢”,含有因勢利導之意。《淮南子•原道訓》還說:“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也。”可見,順自然之勢的無為,絕不是消極等待,相反倒是最積極有效的有為。這樣的“無為”,比之於那種盲目的、違背物性事理的、不顧後果的、唯私利以求的“有為”、“妄為”,更有合理性和積極意義。《南華真經注疏•應帝王第七》裏描寫了一個因“妄為”而導致“渾沌之死”的寓言故事: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5](p178)
這個寓言有著深刻的涵義。它告訴人們,人為地改變自然,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最好的做法是《道德經》第六十四章所說的“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注意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和諧、一體的關係,順物之作,緣理而動,不要以人的主觀意願去胡亂行動,從而破壞自然界的和諧與平衡。“揠苗助長”的成語也說明“不知常,妄作凶”的道理,即不認識自然發展的規律,而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和災凶。急躁、缺乏耐心、急於求成的人,也是“不知常”而“妄為”的人。《南華真經注疏•齊物論第二》就描寫了“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5](p51)的急性子形象。這樣的人,看見一隻雞蛋,就指望雞蛋能立即孵化成小雞,又轉眼長大成—只大公鳴,為自己報曉;看見一粒彈丸,就指望它馬上射下一隻大鳥,並且在一瞬間大鳥就已烤熟成香噴噴的美味放在自己的面前。
俗話說:“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人生在世,雖不乏成功與喜悅,但也難免挫折與失意。為了身心的健康,最好做到順其自然,不因福運而欣喜若狂,不因災禍而垂頭喪氣。《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中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告訴人們,凡事都有兩面性。《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夫禍因福而生,人遭禍而能悔過、責已,則禍去而福來。禍伏匿於福中,人得福而為驕,則福去禍來。禍因福而藏伏也。”[1](p66)人不能只看到眼下有福而歡天喜地、得意忘形,也不能因為眼下有難就灰心喪氣、自暴自棄。無論災禍和福運,都要順其自然。“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的寓言故事,就深刻地闡釋了老子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觀點,它啟示我們對於禍福有透徹的認識,應對自如。
在養生方面,道教竭力倡導順其自然。《南華真經注疏•讓王第二十八》說過這樣一件事: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5](p555-556)
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志向愛好:有的人喜歡隱居不仕,有的人喜歡入朝為官。這並沒有什麼絕對劃一的是非標準。魏牟想隱居山野,又放心不下國家大事,心裏矛盾重重。似乎覺得隱居山野的志向與關心國家大事的願望不合;想關心國家大事,又與自己隱居不仕的志向相違背。道教認為他的這種做法叫雙重傷害,雙重傷害必定會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損害,就應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就叫順其自然。心理學實驗也證明,順其自然對維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此外,道教還把“功遂身退”,看作是“天道”的表現,看作是順應自然的表現。例如,《老子》第九章提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就是說,功業成就,身退而不爭,則符合自然之道。《老子》第三十四章還把有功不聲張,有功不自居看作是“大道”的本性,“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弗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道教認為,功成身退,是避災免禍、消除煩惱的解脫之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看到,有些人一旦功成名就,往往會居功自傲,爭名譽,鬧地位,講待遇,謀私利。若能如願,則躊躇滿志;一旦不能如願,便很容易陷入煩惱之中難以自拔。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功遂身退”的奧妙。歷史上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俊傑,往往也是“功成而不居”的楷模,如春秋時介子推追隨重耳從晉國逃亡他國,立了很大功勞,但在重耳返國成為晉文公並封賞功臣時,介子推卻不願“貪天之功以為己有”,隱居起來,至死不再露面。他這種不居功自傲的高風亮節,幾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
西漢開國功臣張良與韓信的不同結局同樣發人深省。張良為人足智多謀,被漢高祖劉邦贊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消滅項羽,建立漢室基業立下功勳,被封為留侯。張良自幼熟讀老子,深諳“功遂身退”之妙,不久即上書辭去高官厚祿,安度晚年去了。大將韓信出生入死,在楚漢戰爭中指揮有方,戰功卓著,與張良、蕭何並稱“三傑”,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韓信在戰爭年代雖叱吒風雲,但在和平環境中卻一再受挫,原因就是他不信“功遂身退”之道。本來蒯通曾以范蠡、文種之事提醒過他,但他依然貪戀富貴不知隱退,結果被呂後殺死于長樂宮。
由上可知,道教提供的“清靜無為,順其自然”的思想,有助於我們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調節自我身心狀況,促使人們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社會和自然環境做出良好的反應。這對提高人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精神刺激的承受力,以及加強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都十分有益。
參考文獻:
[1]文山遁叟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十五集之一[M],臺北:自由出版社,2000。
[2]《道藏》第18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3]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唐]孫思邈:《孫真人千金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5][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南華真經注疏》(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8。
[6]《道藏》第24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7][唐]王冰注解,[宋]林億補注,孫國中、方向經點校:《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