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冷眼集/這樣,叫免試?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特稿 2010/08/26
免試入學到底是「真免試」,抑或換湯不換藥的「假免試」?雖然不必考基測,卻要付出國中三年大考小考錙銖必較的代價,難怪國中生會說,「免試?就免了吧!還是拚基測的投資報酬率比較高」。
北北基共辦免試基測方案今天出爐,三個縣市採四個免試辦法,果真發揮「化簡為繁」的本事,招生名額、對象、條件和成績共有好幾套,讓人看了七暈八素,學生和家長要花多少力氣才搞得懂如此複雜的遊戲規則?升學壓力還沒減輕,就已經神經緊繃、壓力破表。
採計五學期總成績的免試門檻,代表什麼?如果這套遊戲規則要一直玩下去,等於提醒現在小六學生要預作準備,進入國中的第一天,就要德智體群美樣樣都好;除了拚小考、段考、模擬考的分數,畫畫時也不能愛怎麼畫就怎麼畫,要注意要畫得好、得高分。
孩子跑步跑得慢、球打得不好,家長也要提高警覺了!趕緊趁小學階段訓練吧,因為想走免試入學,功課好卻「弱雞」是不行的…。
唯一可以眉開眼笑的,大概是補習班吧。多一個多元入學管道,補教業者就多一個生財之道,小學生快來拚升學吧!
免試入學方案在離島偏鄉可以推得動,但在全國升學競爭最激烈的基北區,在「公平」的大帽子底下,卻成了不折不扣的畸形怪胎。而這個畸形怪胎的催生人,不只是制訂政策的官員,還有孜孜矻矻於升學成績的學校,以及非明星高中不讀的學生家長。
-------
高中職免試入學 北北基方式有4種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0/08/26
北北基三縣市今天共同宣布共辦免試入學,合計開出1萬4000個免試名額,但三縣市仍決定保留各縣市的自辦免試,也就是明年北北基有共辦免試、北星、新北星與基隆免試總計四種免試方式,總額達2萬7400個名額。參與共辦免試的學生可跨縣申請高中職,自辦則依照就讀學校申請該地區的免試制度。但四種免試方式,都要採計學生國中前五學期的校排名或定期評量成績。
北北基三縣市配合教育部政策,推動免試入學,但三縣市又不願意好學生被搶走,以致出現「共辦免試又各自自辦」的怪現象,讓明年的北北基免試入學方案出現四種入學措施。四種免試放榜時間更是斟酌,尤其北縣將放榜日期提前至3月底,將好學生留在台北縣的企圖心很明顯。
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解釋,為了讓三縣市合作,經歷多次協商後,決定共辦採取各自採計成績。以建中為例,有5%的名額參加共辦免試,而建中前三年的三縣市學生比例為北市60%、北縣35%與基隆5%,因此5%的共辦名額,就再依60%、35%、5%的比率,由三縣市均分,而且三地學生互相排名,不是混和排名,避免三縣市相互競爭。
另外,台北市的國中應屆畢業生只能在北星與共辦免試中二擇一,北縣與基隆只要符合招生條件,都可以同時參加共辦與自辦兩種免試入學。康宗虎解釋,北星計畫是要照顧小型學校但成績傑出的學生,與共辦免試招生目的不同,因此決定只能二擇一。
三縣市成績採計也各有不同,北市沿用北星計畫的採計模式,採計國中前五學期的全校排名百分比;基隆市教育處副處長李春國表示,將再研議成績採計方式,並傾向採計前五學期成績。
北縣採計成績,則是在15次定期評量中擇優6次。台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表示,由於免試入學才剛上路幾年,各縣市都在嘗試,不同的成績採計,或許可以比較出哪一種採計方式最可以降低學生壓力。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8-27 01:17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