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4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北平五塔寺
坐落在北平海淀區西直門外,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真覺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為避諱,更名大正覺寺。因寺內建有五塔,故俗稱五塔寺。
明永樂年間(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達來到北京,獻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圖樣。永樂帝下旨建守造塔,明成化九年依所獻圖樣建成金剛寶座塔。八國聯軍侵華,寺院蕩然無存,唯塔幸存。這種類型的塔,現全國僅存6座,其中推北京五塔寺最為精美。
金剛寶座塔由寶座和石塔兩部分組成。寶座為7.7米的高臺,系磚和漢白玉砌成,分6層,逐層由下而上收進0.5米,外觀莊重。最下一層為須彌座,其上5層;每層是一排佛龕,每個佛龕內刻佛坐像一尊。寶座頂上平臺,分列方形密檐式石塔5座:中央大塔13層,高約8米,象征毗盧遮那佛;四角小塔各11層,高約7米許,5塔所象征的佛稱五方佛。各塔均由上千塊預先鑿刻好的石塊拼裝而成。寶座南北正中辟券門,塔內有石階44級,盤旋而上,通向寶座上層平臺。臺上還蓋有下方上圓琉璃罩。塔座和塔身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裝飾。中央大塔刻一雙佛足跡,意為“佛跡遍天下”。
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各部分比例勻稱,給人以堅實而不可動搖的印象。
文源於逍遙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