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德高厝
*~上帝廟~*
本 殿 建 於 清 康 熙 三 十 九 年
主 祀:北 極 玄 天 上 帝
玄 武 大 帝
真 武 大 帝
位於台南市東區德高里的「竹篙厝仁和宮」,又稱「德高厝仁和宮」,因主祀玄天上帝,所以又稱「仁和宮上帝廟」,據《台灣縣志‧卷九‧雜記志》中的寺廟記載:「在仁和里,上帝廟,在下灣,偽時建。」可知其為明鄭時期所創建。之後於道光30年(1850)由仝卜年籌資、咸豐9年(1859)由劉瓊芳籌資、昭和12年(1937)由陳振聲籌資、民國48年(1959)由劉懋德籌資,共做過四次的修建,並於民國60年(1971)增建北側,民國64年再度重修迄今。
而之所以稱為「竹篙厝仁和宮」,其緣起於明鄭時期,該廟為仁和里下灣庄的主廟,後來至明末清初時,陳元亨來台至當地開墾發跡,成為當地大戶,之後其子孫陳世寧在清乾隆年間,曾遇當年微服私訪台灣的知府蔣允焄。當時陳世寧並不知蔣允焄是知府大人,只是親切地招待他一起吃蕃薯湯,之後還贈送一大擔的蕃薯給蔣允焄,並請人送至蔣允焄府上,才因此得知蔣允焄為知府大人。
二人結為至交後,當時的趙知縣於乾隆31年(1766)賜「齒德可風」匾陳家懸掛,意指其「德高望重」之意,自此當地便稱陳宅為「德高厝」,之後下灣庄演變為「德高厝莊」。
直到道光年間,德高厝的由來原意可能已被遺忘,加上當時村莊周圍均種植刺竹,所以就將「德高厝」逐漸寫成台語的諧音「竹高厝」。
之後於日據大正八年(1919),台南市地方行政區域大幅調整,仁和里將被裁撤,里民為避免沿用200多年的仁和里被遺忘,遂將原里名冠在廟名之上,上帝廟改名為「仁和宮上帝廟」。
仁和宮上帝廟是目前台南市郊區創建於明鄭時期的古廟宇之一,雖經多次整修重建,已非當時舊貌,但廟內仍保留一些古物,如乾隆年間的石刻香爐等,殊堪珍貴。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0-9-18 18:55 編輯 》 |